当前位置: 松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政务公开>>松阳动态>>部门动态

从张景星的任命与辞呈看挺进师在松阳的发展态势

时间:2025-02-21 16:30:39 来源:松阳县档案馆 作者:王香 点击数:

松阳民间收藏爱好者孟浩珍藏的两份珍贵文书——乡绅张景星代理古市镇副镇长的委任状及其辞呈,为研究土地革命时期国民政府地方政权建设提供了极具史料价值的实物佐证。这些泛黄的文件从另一个侧面生动展现了1935年红军挺进师在浙西南开展土地革命的历史图景,更以鲜活的个体叙事填补了地方革命史微观研究的空白。通过解析这份跨越任职与请辞的完整行政档案,研究者得以窥见当时基层政权建设的具体运作机制,以及开明乡绅在革命洪流中的特殊历史角色,为深化浙西南革命史研究开辟了新的学术路径。

图一为国民党松阳县政府委任令,委任张景星代理本县古市镇副……令,由时任县长徐其惠签发,落款时间为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五月二十六日,并盖松阳县政府印。

图二为张景星再次向国民党松阳县县长徐其惠辞去古市镇副镇长职务的辞呈,长46cm、宽26cm,首页中间手书“暂存”二字,右上角“总务科第263号”和左下角收文时间均盖有工作人员私印。从内容可知,这是第二次辞呈,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次辞呈上交后,松阳县政府下发总字第九六号指令,指令内开呈悉内容:现值赤匪散窜邻境,古市地处重要,防务吃紧,所有一切防卫设计正须积极进行,该镇副勤能练达,本县长深资倚畀,所请辞职应毋庸议,委令一件随令发还,仰即查收并将就职日期具报备,查此令并发还委令一件等因奉此。第二部分为声叙辞职理由:星一向服务教界,奚能半途弃职以误教育,故特提请辞职。今复奖以勤能练达,恭读之下,惶愧无地。缘星本系异乡之人,新移斯土,地方事务既未沾染也无勤能之表现又欠经验,何有练达之可言,与其日后坐失职之罪,何若事前开让贤之路,耿耿此心,仰祈。落款为新委代理古市镇副镇长张景星,盖“张景星”私印,附缴委任令一件。

《松阳县志》(2020年版)记载,张景星(1899~1953),松阳山下阳人,北京大学政治经济系肄业,历充河南省棉产改进所、河南省第四区农林局、洛阳区植棉指导所主任等公职。时军阀阋墙,列强环伺,国势不振,民受其苦,于是心向三民主义,为国民党员。热心公益,直言无忌。历任国民党松阳县党部委员、宣传组长、学校教员。行宪后,为县议员、第一届县参议会代参议长及第二届县议会议长。

《东南日报》1935年7月1日第5张松阳通讯,“赤匪”粟刘残部自五月十七日窜扰松阳古市……与辞呈中“现值‘赤匪’散窜邻境”相吻合,当时正值1935年红军挺进师在师长粟裕、政委刘英率领下,进入浙江,长期行动,发动广泛的游击战争之时。挺进师在以仙霞岭为中心的浙西南地区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建立党组织,调动和牵制敌人,响应主力部队的行动,粉碎敌人“清剿”计划与五次“围剿”。1935年4月斋郎战斗胜利后,挺进师乘胜进击,反恶霸、打土豪、分田地。5月17日,挺进师进击松阳重镇古市,公开处决反动镇长叶传新、土豪张安南,随后到宣平、武义、汤溪、婺城、龙游、衢县等地游击除霸。据不完全统计,仅松阳就打击地主土豪159家,处决恶霸劣绅54人。广大群众眼看平时作威作福的反动阶级被打击,大为振奋,纷纷要求加入红军,革命形势如火如荼。

挺进师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在江山、浦城、龙泉、遂昌、松阳一带建立起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根据地的建立,不仅直接威慑到国民党的核心区域,成为楔入敌人腹地的红色堡垒,而且还使广大群众受到革命的洗礼。粟裕回忆指出,我军所到之处,都有大批群众跟着、簇拥着,复仇的呐喊声、胜利的欢呼声,山鸣谷应,日夜不绝。反动区、乡政权瓦解了,接着就建起农民、青年、妇女、赤卫队等各种革命群众组织。国民党官员如坐针毡、被动不堪,暴露了国民党当局统治的虚弱,才有了张景星竭力辞去古市镇副镇长之事。

从张景星的任命与辞呈可知,红军挺进师昼伏夜行、出没无常、声东击西,不断攻打国民党统治的重镇,搞得敌人风声鹤唳、惶惶不安,动摇了国民党松阳县反动当局及其乡镇政权的根基,从而使本地乡绅受到革命力量的震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贫苦大众所受的剥削和压迫,扩大了红军的影响。



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