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枫坪村祥隆商号从松阳县城徐裕昌商号进货的记账书柬,是第五批浙江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清至民国松阳叶逢章家族档案》中参政经商系列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记录了两家商号之间的商业往来,还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习俗。通过这张书柬,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商号的运营模式,深入了解当时的经济活动情况和市场供需关系,为现代商业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叶逢章(1863—1943),官名叶斐然,号倬汉,枫坪乡枫坪村人,清国学生,清末民初松阳社会名流,曾任第一届松阳县议员,家族经营祥隆商号。书柬从右到左竖书,首列书有“光绪念(廿)五年(1899)吉立”,上下分别盖“己亥”“早晚时价□□”红章,次列盖“徐裕昌书柬”图章。
商号书柬通常由商人自己书写,用以记录交易详情,处理商业纠纷。这张商号书柬详细记录了两家商号每一笔交易的月份、商品种类、数量及价格等信息,基本按月结算,结算金额、收款金额均盖“裕昌钤记”防伪章,防伪纹雕饰精美。它不仅记录了叶逢章家族的商业活动历史,同时也反映了徐裕昌商号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功,展现其儒商风范,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情冷暖。书柬使用商码来记录商品单价和交易金额,不仅见证了商码计数的历史演变,还为研究古代商业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通过这张书柬,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商业运作模式。如火只(蜡烛)、洋火(火柴)、白冰、上方饼等商品的频繁交易,反映了这些商品在当时社会中的需求量和重要性。书柬的结算方式、防伪措施以及商码的使用,展示了当时商号的运营模式。这些模式不仅反映了当时商业活动的成熟度,也为现代商业活动提供历史借鉴,提醒现代商人对商业活动的财务和交易记录等进行系统管理,注重诚信和防伪,保障交易的公平和安全,注重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
这张光绪二十五年的书柬不仅是商业活动的记录,更是研究清末民初社会经济、文化习俗和商业运作模式的重要文献。它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历史信息,帮助更好地理解过去,并为现代商业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