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索引号: 00266439_6/2025-00752     发布机构: 县科技局     发布时间: 2025-02-13 14:59:29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2024年,松阳县科技局牢固树立“小县也有大科技、山区县更需要创新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方向,以三个“一号工程”持续推动“二次创业”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科技创新核心指标完成情况

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024年1-12月松阳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28.4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8.4%。

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024年1-12月松阳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达12.8亿元,同比增长31.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2%。

3.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2024年1-12月,全县规上企业研发费用支出达7.0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

4.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本年度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6家。

5.省级企业研究院(研发中心):本年度入选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省高企研发中心4家。

6.“绿谷精英”项目落地数:截至目前,本年度共落地“绿谷精英”项目12个。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尖兵领雁”项目、县本级项目有序推进。有序实施茶肉制品、非粮化和智能工厂等3个“尖兵”“领雁”项目,茶肉制品项目已倒排验收计划准备明年验收工作,非粮化和智能工厂两个项目已通过省科技厅中期检查;新申报项目“不锈钢酸洗工艺优化及高氮废水高效生物脱氮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已纳入2025年度“尖兵领雁+X”科技计划拟立项项目清单;已组织专家验收12个县本级项目。

2.有序推进浙江中医药大学松阳研究院实体化运营。浙江中医药大学松阳研究院等四大主导产业科创平台有序运行,目前研究院已培育金线莲、铁皮石斛、独蒜兰、野山参等共计3000余瓶,收集本地植物中药材标本1360余种,获得中药材加工、病虫害防治、产品外观等专利4项,成功申报林木覆盆子新品种-古德覆1号。今年8月,研究院与多家药企成功申报丽水中医药健康联合体。与浙江康恩贝中药有限公司开展洋常春藤资源收集、选育及种植技术合作。初步建成GMP保健食品中试车间,开展组培实验室改扩建工作。智能大棚科研基地已完成95%建设,大棚整体框架已建设完成。

3.深化省科技特派团试点县建设。组织实施省科技特派团试点,依托科技特派员专家团人才科技资源,聚力不锈钢管、中医药两大产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实施省“尖兵”“领雁”项目“智能工厂精益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强化政策激励支撑,在全市范围率先印发《科技赋能不锈钢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4.科技招商工作稳进提质。2024年科技局紧盯招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截至目前共招引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3个,已经落地1个。

二、特色亮点工作

1.党建引领建强高素质专业化科技干部队伍。不断提升科技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开展科技大讲堂31期,从省对县重点考核指标,市对县人才科技创新指标等多维度,全员学指标、人人懂指标。成功举办县人才科技特派员及科技业务骨干培训班,全面加强全县科技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

2.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有序推进。聚焦人才队伍,大力引育符合我县产业布局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今年新入选“绿谷精英”人才6名,落地项目12个。

3.科创平台建设质效不断提升。不断加强党在科技创新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凝聚科创平台党员人才力量,促进科创平台间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建立松阳县科创平台临时党支部,联合四大产业链专班临时党支部,共同开展党建联建活动,推动松阳县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4.科技特派员选派机制再创新。2024年,派驻我县第十六批省科技特派员22名,第八批市派科技特派员5名,市派工业特派员1名,县派特派员(省级专家)3名及人才科技特派员30名,实现了全县所有乡镇街道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全县规上工业企业人才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并创新选派夫妻特派员、父子特派员模式。另有“茶叶病虫绿色防控及污染物阻控”和“松阳甲鱼(中华鳖)产业振兴服务”2个省科技特派员结对服务团队。科技强农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从农业为主向工业、中医药等主导产业延伸转变,从原来聚焦茶产业和“非粮化整治优化”,拓展到食用菌产业链。持续开发稻+耳、稻+蟹、稻+蛙、稻+鳖等10种“稻+”模式。

5.科技成果转化局面进一步开拓。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机构落地,成功申报认定丽水市不锈钢管产业成果转化加速器以及丽水市新材料(不锈钢)创新联合体。聚焦深化产学研合作交流,组织省科技特派团、省特科院等专家团队,实地走访服务不锈钢管产业链企业50余次,新增技术需求10项,召开成果推介会3场,累计匹配转化成果24项,引进产业链项目7个。聚焦优质项目,充分发挥省科技特派团试点县等优势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共组织申报省“尖兵”“领雁”科技攻关项目3个,市县联动及创新联合体项目3个。

6.防震减灾科普六进工作获省地震局领导批示肯定。多举措带动科普宣传走深走实,首次组织人员报名参加省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2名参赛选手在市级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中荣获二等奖。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推陈出新,防震减灾科普六进工作获省地震局领导批示肯定。

三、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我局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实施科技强县、人才强县战略,高质量推进“三支队伍”建设,加快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因地制宜探索一条山区县科技赋能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之路。

(一)2025年科技创新核心指标

1.2025年,松阳县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到6.8亿元,占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95%。

2.2025年,松阳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8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

3.2025年,松阳县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家。

4.2025年,松阳县新落地“绿谷精英”人才项目5个。

(二)2025年重点任务及工作举措

1.高标准落实科技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为主线,通过“科技大讲堂+党课+警示教育+谈心谈话”四轮驱动,建设以新时代好干部为标准的高素质科技干部队伍,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力量,以高质量党建工作促进科技业务取得新突破。

2.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高水平建设创新强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贯彻落实“三个一号工程”,牵头推进县域“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为主抓手,重点围绕“人才集聚地、科创策源地、发展赋能地”定位,加快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努力在科技创新环节实现新突破,促进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服务链深度融合。

3.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力打好高新产业指标攻坚战。积极用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部门会商制度,与统计、发改、招商等单位做好项目备案前期的研判工作,确保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应统尽统。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以上。

4.加大科创企业培育力度,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实施“挖掘、培育、申报、服务”的全链条帮扶模式,做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细化服务、做好跟踪。“一对一,面对面”指导县域企业开展高企、科小申报后续工作,2025年力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家。

5.发挥特派团试点县优势,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贯彻落实《浙江省科技成果转移支付专项实施方案》《丽水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抓好省科技特派团试点机遇,承接“浙丽转”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强化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借力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高校院所,申报实施好“尖兵”“领雁”、创新联合体等省市重点科技项目,加速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落地松阳。

6.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聚焦乡村振兴推进科技强农。坚持“产业定位科技,科技索引人才,人才支撑产业”,实施好第十六批省派科技特派员和第八批市派科技特派员项目,进一步促进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的沟通交流、互通协作、联动服务。围绕茶叶、食用菌、中医药等领域,实施好“尖兵”“领雁”等省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持续推动“‘非粮化’改造下功能型抗旱水稻新品种培育及高效生态种养业的技术攻关与推广示范项目”,建立“稻+渔”生态种养示范基地和功能稻提质增效种粮示范基地各1个。

7.稳步提升防震减灾工作水平。持续健全防震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完善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强化震情跟踪和群测群防。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落实台站运维建设及观测环境保护。强化重大工程地震灾害风险防范,深化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日常开展防震减灾执法检查,对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做到应评尽评,确保各类建设工程严格执行抗震设防要求。继续以“五进”宣传体系为支撑,持续推动防震减灾科普走深走实,结合全国科普日、唐山地震纪念日、国际减灾日等重点时段多形式开展科普宣传,加强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和传播师培训,拓展科普传播能力。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