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生态宜人,在松阳县枫坪乡山乍口村,坐落着一片石蛙养殖基地。石蛙肉质细嫩鲜美,市场价值高,乡贤李增富通过不断探索,带领周边群众走出一条致富新路,使石蛙变“金蛙”,也让枫坪乡增加了新的业态。
在4000平方米的石蛙养殖基地内,数十个养殖棚有序排列,池内山泉水汩汩流淌;石蛙三五成群,或趴在一起,或躲在石头下,只要人一靠近水池,石蛙就纷纷跳入清澈见底的水中……在黄粉虫孵化室内,一股温热的麦麸味扑面而来,一个个黑色的养殖箱在货架上整齐排放,作为石蛙口粮的黄粉虫在这些箱子里翻爬不停,快速地生长着。
李增富是枫坪乡山乍口村村民,曾常年在外拼搏,很少回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了规模化石蛙养殖,思维敏锐的他立马意识到石蛙养殖的广阔前景和市场潜力。“石蛙养殖对水质要求非常高,所以在选址上我也找过了很多地方,但是越看越是觉得枫坪的水质更好。”2023年10月,乡贤李增富在经过多地考察后,最终决定回到家乡开展石蛙养殖事业,在枫坪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托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建造石蛙养殖基地,开启了石蛙养殖的人生新篇章。
“过去我和老伴指着家里几亩地过日子,生活紧巴巴的。”山乍口村农户老刘高兴的说,“现在在增富的养殖基地帮帮忙,平时喂喂食、打扫卫生,活不重还可以照顾家,一个月也能拿两千多块钱。”不仅如此,该养殖基地每年还可为乡强村公司增收5万元。
与牛蛙和青蛙相比,石蛙的生长周期更长,基本上需要2到3年才可以上市。李增富将养殖池分为孵化池、幼蛙池和成蛙池,根据石蛙的大小,将它们分开来养,这样每年都有成蛙可销,利于资金回笼和周转。在政府的帮助和增富自身的努力之下,石蛙养殖基地现已初具规模,共计拥有种蛙1000斤,蝌蚪14万只。
李增富积极发挥乡贤带动作用,正着力在成蛙销售、幼蛙养殖、新技术开发等方面下功夫,探索“党支部+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既增加村民收入也能让村民学到石蛙养殖技术,带动周边村民创业的积极性。
乡贤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枫坪乡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乡贤热心公益,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纯净枫坪”。下一步,枫坪乡将继续聚焦乡村振兴,强化乡村人才支撑,引导乡贤“回巢”助力,努力构建乡贤人士“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带富”工作新格局,打造“同心共富·乡贤基地”,不断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