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县农业农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聚焦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深入实施“1412”行动,全力推动“三农”工作提速竞跑。前三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5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居全市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34元、同比增长5.0%;低收入农户可支配收入16075元,同比增长12.6%。我县获评2023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优胜县,入选2024年度浙江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和美乡村“三大行动”试点县、国家级食用菌产业集群项目实施县、浙江省第二批乡村土特产精品培育试点,被评为“中国生态香茶之都”。
一、2024年前三季度工作总结
(一)增产保供扎实有力。
一是粮油扩面增产。完成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调整优化,通过部署发动、政策驱动、效益带动、技术推动,形成了全县上下、党政干群齐心协力抓粮食生产的良好局面,粮食种植面积11.64万亩,其中水稻5.5万亩、旱粮6.14万亩,油料1.14万亩,完成省市任务。
二是“菜篮子”产品稳中有增。蔬菜、水果、生猪全面增产,前三季度,生猪存栏6.36万头,同比增加27.78%;家禽存栏36.9万羽,累计出栏72.12万羽,同比增加39.26%。松阳鸡即将被纳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稳步提升。建成绿色农田3800亩,高标准农田6904亩,改造提升农田水利设施9055亩。新购置农机2070台(套),发放补贴560万元;老旧农机械报废解体28台,补偿(更新)27万元。
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保障。严把质量安全关,全年农产品相关检测近1万批次,合格率100%。加强农产品安全执法,县级联合执法2次,普法宣传活动3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
五是粮食生产体系完善。新建和改造农事服务点(中心)4个,完成全县15个农事服务点的布局建设,烘干机达73台,总批次烘干能力达1174吨,全面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二)特色产业强劲发展。
一是茶产业高效发展。前三季度,茶叶产量1.55万吨,产值18.46亿元,同比分别增加5.43%和6.41%。1-10月浙南茶叶市场交易量7.64万吨,交易额63.06亿元。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年底达145亿元。“松阳银猴”品牌价值31.81亿元,居丽水市第一;松阳香茶品牌价值45.26亿元,进入2024中国茶区域公共品牌TOP50。持续开展茶园“肥药双控”试验、生态有机茶谷建设、新申报有机茶711亩。与浙江农业农林大学共建茶产业研究院,打造新时代校地合作的示范样板,让更多的合作成果惠及松阳百姓。茶文化日渐形成,以屿山空新式茶饮和老街烤茶为代表的特色茶馆为松阳老街营造了茶氛围,浓厚了茶元素。随着新式茶饮的畅销,我县茶叶深加工企业生意火爆,尤其是刀切龙井的供应量比去年增加60%。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项目完成验收。
二是食用菌产业“异菌突起”。前三季度,食用菌生产规模达7200万袋,同比增长20%,亩均产值5万元,居全省前列。入选国家级食用菌产业集群项目实施县,争取第一批中央扶持资金2100万元,4个子项目有序推进。农产品(鲜香菇)冷链物流中心(浙西南特色农产品现代化集散交易中心)建设稳步推进。2024年新布局20亩以上食用菌生产示范(稻菌轮作)基地5个,整合财政资金700余万元,扶持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新增食用菌生产基地220多亩。松阳香菇被列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开展菇棚整治工作,菇棚居住人员户数724户,已签约整改户数325户,完成整治户数146户,拆除清理恢复面积12854.53平方米。
三是中药材产业初具规模。规模化中药材基地建设快速发展,已建成规模种植基地94个,1.69万亩。前三季度中药材产量840吨,产值252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4%和18.4%。重点培育“江南药谷”和“黄精小苑”基地。象溪镇“江南药谷”倾力打造中医药(三叶青)科普、科研、科创、共富等板块,已累计签约落地各类项目11个(其中种植项目8个,科研项目1个,药旅项目2个),签订土地经营使用权流转合同面积1700多亩。玉岩镇“黄精小苑”基地重点打造千亩黄精全产业链基地,种植基地16个,面积1920亩,已建成黄精加工共享车间,总投资约300万元。我县首批中药材种植保险落地生效,实现签单保费49.38万元。
四是民宿产业创新发展。现有持证民宿456家,床位5720张,从业人员2000余人,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年营收超1.5亿元,成功创建了三都-四都农家乐民宿产业集聚区。2024年,聚焦完善民宿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民宿充电桩项目、四都民宿集聚区项目、大东坝大乐之野民宿配电项目建设。理清农业农村、文旅、民宿专班以及民宿协会职责,制定”中国古村民宿第一县”工作清单,明确各部门职责。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推进松阳民宿管家特色人才培育,通过赛训结合方式,举办松阳县首届民宿管家职业技能大赛,形成民宿管家人才品牌发展梯队。
(三)“千万工程”持续深化。
一是实施“三大”行动。编制《松阳县开展省级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和美乡村三大行动试点实施方案(2024-2027年)》和各项行动细化方案共5份,累计拆除违法建筑、不协调建筑等13.41万平方米,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改点位10741个、农房改造432栋、村道提升21个村任务,实现“连片拆、连片建、连片整”的预期目标。8月27日,全市美丽大花园品质提升专项行动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二是推进和美乡村示范建设。推进“红绿融合”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项目建设,完成总体进度60%。板桥乡桐榔村崇觉罗汉茶加工坊项目申报市级验收。完成30个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验收,优化升级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2个点位,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和处置体系建设。
三是开展未来乡村创建。叶村乡横坑村、河头村入选第四批未来乡村创建村,横坑村列入第十二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浙里未来乡村在线”平台数据录入率100%。建成上安村、雅溪口村、东坞村、沿坑岭头村四个乡村数字生活馆,并申报开展省级检查验收工作。通过环境整治、谋划项目、争取资金,助力李山头村打造“千万工程”提质试点,申报2025年未来乡村。
(四)强村富民稳步推进。
一是壮大村集体经济。1-10月份,全县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5911万元,经营性收入8960万元。探索村企联建模式,21个村集体与县强村公司共同投资成立浙西南冷链物流中心运营(松阳)有限公司,自筹2310万元,建设松阳县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一期)项目,预计可实现村集体年增收450万元,今年已实现分红86.6万元。通过增收共富项目、村级工程“集体建”给强村公司和村集体带来收益2560万元。完成安吉飞地项目投资6075万元,年收益10%。已投资“飞地”项目1.66亿元,为村集体增收4770余万元。
二是推进“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全力推进“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引导高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农民向松古平原集聚。完成搬迁152户500人,争取省、市农民异地搬迁补助资金1361万元。
三是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紧紧围绕“农民收入来源更加多元,收入结构逐步优化”的目标,制作农民收入、低收入农户收入工作思维导图,熟悉工作流程;努力推动“两项收入”提质增效。全年累计安排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和区域协调资金1.8亿元用于发展强村富民产业项目125个;发展“一户一窝鸡”庭院经济650户、户均增收1200元;安排低收入农户公益性爱心岗位232个,发放补助资金89.15万。随着冷链物流项目、光伏发电项目、来料加工点位等建成,将会从提供工作岗位、提高农产品价格转向提高分红收益促进农户增收。
(五)村集体建设逐步规范。
一是全面开展“三清一促”专项行动。出台《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三清一促”专项行动整治“三资”管理突出问题的工作方案》,摸清底数清单,下发问题整改提示函13份。已完成整改29类问题,追缴村集体租金279.8万元。已化解村集体债务1266万元,负债化解率36.0%。
二是规范村级“三资”管理。按照“五年两轮审”的要求,审计68个村,6家乡镇强村公司。统一组织村集体大额闲置资金竞争性存放,目前大额闲置资金存放约1个亿。组织全县50名村级报账员轮训,提升业务水平。
三是强化清廉村居建设。2024年申报清廉村居县示范村31个,对清廉村居名单动态调整,取消5个已认定的示范村。全县193个行政村达到清廉村居标准,占比95.07%。
(六)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制定《松阳县实施“新农人”培育“阳光雨露”行动若干举措(2024-2027年)》,拟出台一揽子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大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新培育农创客189人、2人获得2023年度丽水市“十佳引领性农创客”和“新锐农创客”称号;乡村实用技术人才878人、乡村数字化人才180人;“松阳茶师”“松阳工匠”等乡土人才品牌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农民培训促共富品牌,6人获评省级“乡村工匠”,建成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工作室1个;成功争取浙农新才工作站,获扶持资金100万元,培育“浙农英才”精英人才4人、青年人才2人。新申报一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浙江正德和食品有限公司)。
(七)存在问题。
一是“两非”监管难度大。全县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涉及16个乡镇(街道),面广量大,功能区内种植管护、“非粮化、非农化”新增等问题监管压力较大。
二是农产品品牌溢价低。特色农产品的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数量较少、知名度低,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力不足。
三是农民持续增收较难。农村产业“造血”功能和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农民增收渠道相对单一。
二、特色亮点工作
1.松阳县入选国家级食用菌产业集群项目实施县,争取第一批中央扶持资金2100万元。
2.松阳香菇被列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3.闽岩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获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实现农产品出口企业“零突破”。
4.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联合公布了2023年度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情况评估结果,我县“红色玉枫菇香柿溢”项目评价结果为A等次。
5.松阳香茶品牌价值45.26亿元,荣登2024中国茶品牌TOP50排名第27位;松阳银猴品牌价值31.81亿元,居丽水市首位,全省第七位,全国第五十一位。
6.经全国生态食材评定中心审定,松阳县被评为“中国生态香茶之都”。
7.经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组织评审,“松阳茶”被评为“气候好产品”。
8.“松阳鸡”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现场核验和审定鉴定。
9.浙江茶香牧业有限公司无疫小区示范创建通过省级非洲猪瘟“无疫小区”评审。
10.被列为2024年水稻机插作业补贴试点县。
11.松阳县入选浙江省第二批乡村土特产精品培育试点,争取省级资金1000万元。
12.获评2023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优胜县。
13.松阳县入选浙江省2024年度和美乡村“三大行动”试点县(市、区)。
14.叶村乡横坑村、河头村入选第四批未来乡村创建村,叶村乡横坑村列入第十二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
15.获评2023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优胜县。
16.松阳县打造“客货邮融合+”打通山区共富“最后一公里”入选浙江省2023年度乡村振兴最佳创新实践案例(城乡融合发展案例)。
17.松阳县新兴镇成功申报浙江省2024年度革命老区乡镇红色乡村振兴试点项目。
18.松阳县被列入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报改革试点。
19.建成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工作室1个;成功争取浙农英才工作站,获扶持资金100万元。
20.三个品牌入选2024年浙江省农业品牌目录名单,松阳银猴入选“农业品牌目录区域公用品牌”,葉法善、正德和入选“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品牌”。
21.农产品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入选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 2025年度重大建设项目清单(农业农村优先领域)。
22.松阳县松古盆地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纳入2024年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典型案例(产业立园类案例)。
23.松阳县行政执法队荣获丽水市农业执法业务素养比武团体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