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斋坛乡:钓蛙比赛开赛 助力“稻+”
增收新模式
近日,斋坛乡在京梁村“稻+”共富基地举行生态蛙垂钓比赛。
稻在田中长,蛙在稻间鸣……,放眼望去,青青稻苗的四周有一米宽的田埂,密密麻麻的黑斑蛙藏身于稻苗的庇护之下。此次比赛的共富基地采用“稻蛙共生”循环生态种养模式,通过水稻种植和黑斑蛙养殖的组合开发利用,提高稻田综合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稻田里投放的黑斑蛙爱吃虫,不用再施农药,黑斑蛙的粪便又是天然的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保证水稻生长环境,能够实现“双丰收”。
游客们用简易垂钓工具在田边进行钓蛙比赛,孩子们尤其兴奋,他们用竹竿系线绑棉花作饵,甩入田里,静候黑斑蛙上钩,享受这份特别的垂钓乐趣。
近年来,斋坛乡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因地制宜探索“稻+”增收新模式,发展“稻+蛙”“稻+虾”“稻+鳖”等“稻+”特色生态产业模式共计100余亩。除钓蛙外,还开设有钓虾、钓鳖等垂钓项目,同时增加木耳采摘、蓝莓采摘等研学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农耕体验,持续推进耕地综合效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