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主流媒体社长总编松阳采访活动”采访团聚焦探访“艺术乡村”膳垄村,探寻现代艺术与传统乡村融为一体的“文兴松阳”密码。
当古香古色的村庄遇到了艺术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看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主流媒体社长总编松阳采访活动”采访团来到位于松阳大山深处的叶村乡膳垄村。膳垄村古朴宁静,呈阶梯式依山而建,形如鳝鱼,因此得名“膳垄”。村庄沿着山势分布在溪流的两侧,大多为黑瓦黄墙,古朴厚重。立于竹山之中,宛若游龙的玖层云水美术馆,吸引了采访团的注意。
六年前,松阳启动“艺术助推乡村振兴——百名艺术家入驻乡村计划”,面向全国各地艺术家广发“英雄帖”,挖掘有情怀的艺术家人才入驻,推动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艺术助推传统村落的发展。玖层云水美术馆馆长杨洋就是从那时来到了松阳。
玖层美术馆的建筑源自村中一座破旧老屋,经过改建后焕然一新。美术馆的外墙是黄墙黑瓦,内部装饰以石头为主,与古村的自然肌理相互融合。美术馆屋顶则依靠山势,将传统木拱桥的平行边约束、等跨度、等矢高的形态,发展为非平行边约束、变跨度、变矢高的编木拱屋架,而这项技术的原型,可见于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
行走在“龙脊”之下,采访团和杨洋交流着对艺术乡建的理解。叶村乡借力玖层云水美术馆文化综合体项目,争取到了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资金2000万元。而这笔钱,被用于提升横坑、南岱两地的公共基础设施,并以膳垄村为中心点,探索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特色生态农业的农文旅融合之路。
除了玖层云水美术馆外,植物艺术空间、摄影馆、竹制品共富工坊等一批公共艺术空间,让一个不起眼的“空心村”,变身为一座“大美术馆”,重新焕发生机。
围绕“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理念,松阳县叶村乡在岱头、南岱、斗米岙、膳垄、横坑 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片区打造国家传统村落公园艺术集聚片区,建成多个公共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共享空间,举办当代艺术展、大地艺术节、艺术展览、艺术沙龙、艺术雅集等各类艺术活动,艺术写生培训、艺术展陈等文化业态,既深刻保持传统乡村文明的原真性,又开放兼收现代新型社区的创造性,为全国艺术乡建提供一个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范本。
未来,叶村乡还将进一步整合艺术资源,将横坑竹艺村、岱头水稻基地、南岱问山美术馆、斗米岙艺术村等点位串点成面,并加强与枫坪乡、竹源乡“艺同富”党建联建,积极探索“党支部+强村公司+艺术品合作社”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