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松阳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主线,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持续推动居民收入协同增长,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实现稳步提升。
一、居民收入基本情况
(一)收入平稳增长,农村快于城镇。
2023年松阳全体居民收入39129元,同比增长7.6%(名义增长,下同),增幅位居全市第1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155元,同比增长6.5%,增幅位居全市第1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27元,同比增长8.7%,增幅位居全市第2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2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93。
(二)收入水平稍有进步,但仍居全市中下游。
2023年松阳县全体居民收入水平较2022年前移1位,从连续9年的全市末位前进到第8位,稍有进步。但全体、城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仍居全市中下游。全体、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分别为39129元、53155元、27527元,分别为全市平均水平的82.9%、90.7%、89.3%,收入水平分别位居全市第8位、第7位和第8位(具体见表1:2023年丽水市各县(市)居民收入情况表)。
二、居民收入特点
(一)收入增速加快,增速位次前移。
2023年松阳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6%,增速较前三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分别较前三季度加快0.5和0.7个百分点。从位次看,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市第1位,较前三季度前移1位。其中: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居全市第1位,较前三季度前移1位;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居全市第2位,较前三季度前移2位。
(二)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增速稍快于城镇。
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7.8%,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8.4%,依然为增收的最大动力源。其中城镇和农村分别增长7.5%和7.8%,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快0.2个百分点。随着我县将“共富工坊”纳入“二次创业”、建设现代化“田园松阳”发展全局,聚力打造“共富工坊”山区样板,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加上农村地区就业人员务工工资标准不断提高,共同带动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
(三)经营净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增速明显快于城镇。
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增长7.4%,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8.4%,其中城镇和农村分别增长4.5%和9.4%。从增速上看,农村居民经营性净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城镇,高出4.9个百分点,是拉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最大支撑,对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率高达49.9%。一方面,茶叶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农民增收;另一方面,电商兴农,助农增收的各项举措落实到位,如《松阳县支持电子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等政策落地,进一步优化县域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推进我县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2023年在全省率先建立首家茶叶电商供应链实体—“百年茶仓”,创造了诸如“飞龙”、“忆田小叶”等诸多日均销售额达100万元的茶叶电商大咖,拼多多茶叶电商前10名有7位来自松阳,助力富农增收驶上“快车道”。
(四)财产净收入稳步增长,改革红利激发活力。
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增长7.0%,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8.0%。其中城镇和农村分别增长6.1%和9.5%,农村居民财产净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快3.4个百分点,主要是深入推进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村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全县推广股份合作、委托流转等方式加快农村地区承包地流转,有效带动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提高。
(五)转移净收入较快增长,兜底保障稳健增长。
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增长7.5%,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5.2%,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分别增长6.3%和10.2%。全县持续出台助农强农相关扶持政策,且政策补助及优惠力度不断加大,养老金和最低生活保障维持正常增长机制,多项政策带动转移净收入稳健增长。
三、居民消费支出较快增长
2023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663元,同比增长9.2%,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市第3。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6246元,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0563元,增长12.7%,比城镇居民高6.1个百分点,反映出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在逐步提升,农村消费市场潜力释放相对较快。
四、值得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存在问题:从2023年各个季度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来看,呈现“低开高走”的趋势,排名也是逐季提升(具体见表2:2023年松阳县各个季度城乡居民收入相关数据情况表),表明我县居民持续增收基础不够牢固,导致出现居民增收趋势不够平稳,季度间波动幅度较大的现象。从收入的结构来看,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作为居民增收主要动力的长期趋势并未改变,但受限于产业层次偏低,农村居民更是多数以种植业为主,存在“靠天吃饭”的特性,产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同时,就业人员增收渠道存在不稳定性,尤其是农村居民就业层次和薪酬水平偏低,就业的不稳定因素更多,因此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增长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巩固。
相关建议:一方面,要稳岗就业促增收。一是继续做好援企稳岗行动,扩大就业容量。二是针对重点人群,大学生、农民工、困难群体等提供更多就业创业平台,确保就业稳定。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和经营压力,进一步释放小微企业吸纳居民就业“蓄水池”作用。另一方面,多措并举拓宽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渠道。推进茶叶、食用菌、粮食等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培育羊肚菌、工业辣椒、预制菜等新兴产业,并推进香菇、鲜笋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附加产值,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松阳县统计局 张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