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旅游专班(全域旅游、全域康养胜地)工作简报第103期
索引号: 47252039_7/2023-16801     发布机构: 松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4-24 10:59:45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松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办公室         2023年4月7日

本期目录:

1.莫靓在“书记与我面对面”交流会之茶商代表座谈会上强调:以“茶商满意”为导向 打造有烟火气的茶叶市场

2.松阳民宿招商推介会在沪举行

3.《丽水日报》整版刊发丨一场与艺术共舞的乡村美育

4.简讯

莫靓在“书记与我面对面”交流会之茶商代表座谈会上强调:以“茶商满意”为导向 打造有烟火气的茶叶市场

4月4日下午,县委书记莫靓主持召开“书记与我面对面”交流会之茶商代表座谈会。他强调,要以“茶商满意”为导向,聚焦市场提升,优化规划方案,打造有烟火气的茶叶市场。县领导廖宝云、彭敏、章哲、杨水文等参加。

图片1.png

会上,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浙南茶叶市场负责单位分别汇报了优化提升茶叶市场设计方案和规划方案;市场商铺、外地茶商、茶叶加工户、茶叶电商等市场主体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结合发展需求和规划方案,围绕茶叶市场提升作了交流发言。

图片2.png

听取发言后,莫靓指出,浙南茶叶市场发展的好坏事关松阳茶产业发展的兴衰。历经30年发展,浙南茶叶市场现已成为“中国绿茶第一市”。多年向好发展的同时,茶叶市场的交易环境、配套服务等基础条件逐渐难以满足当下及今后发展需求,迎来了亟需迭代升级的发展档口。在此背景下,既需要党委政府下定决心,谋划推进浙南茶叶市场优化提升,也需要广大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一同推动松阳茶叶市场向更好发展。

莫靓强调:推进茶叶市场优化提升和茶香小镇建设,要坚持以“茶商满意”为导向,更好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发展需求,助推茶叶市场做大做强,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处理好品质和数量的关系,大力推广有机茶种植,积极探索在“双碳”背景下的农业生态价值转换机制,发展“高端茶、有机茶”,走好绿色有机发展道路;处理好网上和网下的关系,加强与村集体经济的联系,加快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建设,做大茶叶电商供应链平台,促进传统线下交易和线上网络市场的融合发展,以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处理好传统和创新的关系,着眼市场未来发展,以开放包容的思路,思考谋划优化提升茶叶市场和茶香小镇的规划建设,推动茶叶市场迈向3.0版本升级;处理好人文和人才的关系,做好茶文化弘扬文章,培养更多茶产业人才,营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打造有烟火气的茶叶市场。

莫靓要求:茶产业链工作专班要深入调查研究,加强与市场管理方、设计单位间的密切沟通,广泛听取各类市场主体的意见建议,聚焦市场提升、交通改善等关键节点,不断优化提升茶叶市场规划方案,加快形成更好展示松阳形象、更接地气符合需求的规划方案。

(摘自松阳发布)

松阳民宿招商推介会在沪举行

3月31日下午,由松阳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年松阳民宿招商推介会在沪举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民宿行业代表,县领导梁海刚、章哲等出席。

图片3.png

本次推介会以“重逢秘境·拥抱美好”为主题,旨在宣传松阳、推介松阳,吸引符合松阳民宿发展定位的品牌和企业落户松阳,推进松阳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实现“中国古村民宿第一县”的目标。

图片4.png

县委副书记、县长梁海刚在致辞时表示,松阳民宿坚持品质化、在地化、市场化发展,一批网红精品民宿成为业界标杆和网红打卡地。当前,松阳正在举全县之力高质量推进“二次创业”,聚焦打造“中国古村民宿第一县”。可以说,松阳蓄势待发,已然是炙手可热的民宿投资创业宝地。期盼大家能够爱上松阳、融入松阳,在这方厚积薄发、商机无限的山水福地投资兴业、创业创新,与我们一道,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松阳共同打造山区富裕新引擎。

图片5.png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阮仪三在演讲时说,松阳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一直走在前列,通过对乡村古建的修缮利用,赋予老屋新的生命,让乡村的价值重新被发现,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村经济形态发生深刻调整,乡村文脉得到有效延续,乡村呈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

图片6.png

会上,开始吧、借宿创始人徐建军以《民宿的危机与进化》为题,分享了自身对民宿行业发展的思考。

图片7.png

而在“松阳会客厅”环节,梁海刚、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名誉院长陶鑫良先生、借宿文旅联合创始人CEO李政羲、大乐之野创始人CEO吉晓祥、既下山创始人赖国平等领导和嘉宾则围绕助推松阳民宿产业发展等内容开展了圆桌论坛,畅谈对松阳民宿今后发展的思考和展望。

图片8.png

现场还进行了松阳民宿资源推介,从自然禀赋、营商环境、优惠政策等方面集中推介松阳古村落和项目资源。

近年来,松阳通过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拯救老屋”行动,利用本土、原生态、低碳环保材质改造传统民居,并对其进行活化利用,“老屋+民宿”的模式吸引了一大批优质民宿品牌选址和落户松阳。随着内外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松阳愈发展现出其投资价值!未来的松阳充满机遇、潜力无限。

(摘自松阳发布)

《丽水日报》整版刊发丨一场与艺术共舞的乡村美育

4月6日《丽水日报》整版刊发题为《一场与艺术共舞的乡村美育》的报道,点赞松阳“艺术乡建”。

《丽水日报》刊发全文

这是一场长达5年,甚至布局更早、延续更久的“艺术乡建”。

2018年5月,中国美院副教授夏克梁,将自己的艺术工作室建在了中国传统村落——松阳叶村乡南岱村,开启了一场艺术家与乡村的深度对话。

“乡村价值”在这场对话中变得越来越具体——远离闹市的“南岱问山”写生基地,并没有因路途遥远而影响其作为“艺术创作目的地”在绘画圈里的热度;在昔日无人问津的横坑村膳垄自然村,乡村美术馆、博物馆不间断举办的艺术展,让村民将“看展”视为生活的乐趣之一。

图片9.png

随着艺术因子持续“种”进乡村,叶村乡的产业发展也逐渐步入正轨,开始反哺村民。

从最初对“啥叫艺术”的朴素追问,到现在对各种艺术形式习以为常,叶村人在5年间补上了一堂“美学专业课”,而艺术家们则在这个地处偏远的山乡里,实现了对艺术可能性的不断挖潜。

这条非常规的“艺术赋能,向美而行”发展之路,源于“广阔天地”中的创造力与生命力。事实上,对乡村价值的重新定位与创造性开采,足以成为振兴乡村的一个有力支点。

塑形

当以艺术眼光审视乡村时,古村落和老房子被遮蔽的价值就开始显现出来。

在叶村,许多村庄都因“拯救老屋行动”而被重新着墨润色、焕发生机,南岱村便是其一。

位于南岱西南角的夏克梁艺术家工作室,由老屋改造而成,在保留原有建筑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微改造,精提升”,通过重新设计来呈现传统风貌,内部配备了办公、茶室、接待等完整的功能区,二楼则是独立美术馆,可以办展、组织艺术交流会。

一夜春风,吹得千树万树梨花开。以夏克梁艺术家工作室为起点,各类公共文化空间在叶村遍地开花,目前已有不少画家、诗人、摄影家等“隐居”在此,公共文化空间大量出现在田间地头,以南岱、横坑为核心的“艺术部落”基本成型。

图片10.png

名家大师、艺术地标的加持,将源源不断的人气引入叶村乡,这里不仅成为艺术家的“栖息地”,更成为展示当代艺术的美学空间。比如今年1月松阳县举办的浙江省版画展,就选在南岱问山美术馆开幕,在主办方看来,把艺术创作置于乡村的各个角落,让人们跟随艺术作品造访村落、感受乡土文化,才是艺术感染力的最直观呈现。

这种看似超前的思路,并非无源之水。去年12月,浙江展览馆与叶村乡正式“牵手”打造“艺术乡建”实践基地,按照“全年不间断、月月有展陈”的要求,今年的展事至少有12项,其中既有国家级、省级的高规格大展,也有主题各异的沙龙、雅集。

艺术家为什么喜欢乡村?“乡村与艺术,在气质上天然适配,以艺术之美呈现乡村生活,总能不经意地触动内心,勾起乡愁。而人们早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景象,也总能在艺术化的表达中自出新意。”与艺术家打交道久了,叶村乡宣传委员王芬天把自己视为“桥梁”,牵线搭桥的过程中,她对艺术乡建的理解也变得深刻。

图片12.png

在横坑村膳垄自然村,“横坑竹艺村”项目已进入建设尾声。作为特色文化村的2.0版本,“竹艺村”植入了美术馆、博物馆、展览厅等现代艺术元素,其中美术馆主体建筑沿坡地的起伏形成连续的空间,黄墙黛瓦、木质门廊、石头内饰的风格,与古村的自然肌理融为一体;大型竹艺装置艺术品在田间地头星罗棋布,成为古村的独特点缀……

“艺术介入乡村空间,应尽可能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和村民需求,实现艺术和乡村的相依、相融。”在竹艺村“村长”、玖层创始人杨洋看来,“艺术乡建”最直观的作用在于“为观者带来多重感官体验和精神满足”,需要就地取材的眼光和点石成金的项目执行力。与之相应的是,去年,依托竹林剧场等竹文化资源,“横坑竹艺村”项目成功申报全市艺术助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成为“应势而为”的范本。

注魂

初到横坑时,村民曾问杨洋:“搞艺术的城里人来村里干嘛?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如今,她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答案。

2019年起,因为要规划横坑竹艺村项目,杨洋一直生活在横坑,亲眼目睹艺术和乡村结合后的神奇“化学反应”。“一开始村民对我的到来保持观望,但随着前来写生创作的艺术家、大学生越来越多,村民们看着寂静的乡村热闹起来,非常高兴,也因此逐渐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有些老人常常带着纸笔来找我,想和画家们一起画画。”

“新村民”带来的艺术因子,把横坑人与艺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的生活也悄然发生改变。

环境的变化是最明显的。经过改造,曾经杂草丛生、堆满了石料废渣的小树林变成苔藓竹园,一处处竹艺造景让村子的边角区域焕然一新;穿过苔藓花园,便是老屋改造的植物艺术空间,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场所,而在过去,这座建筑曾是坍塌得只剩三面立墙的牛栏……

这些改变,60岁的村民周水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过去以养牛为生的他,现在对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开始有了更多期待,还当起了30多人的“带头大哥”,参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学着“用艺术装点生活”。

“你会发现,他们头脑很灵活,知道怎么把美感和实用性结合,比如园林造景、搭建艺术装置时,他们会考虑选哪种石凳坐着更舒适、更阴凉。建好后得到了夸奖,他们的自豪感也越来越强,开始主动和我们交流艺术感想。”杨洋说。

图片13.png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在叶村乡,一批又一批走进乡村的艺术家,在田间地头投入艺术创作,无形中营造了一场日渐兴盛的“文艺复兴”,而借助艺术浸润,越来越多村民开始理解并进一步诠释“诗和远方”。

在南岱村,村民对艺术家的创作报以最质朴的尊重。在艺术家画画、拍摄时,不断有村民驻足观看,久而久之,他们也试着“换一种视角欣赏家乡”。“老屋、古树、石桥……村里有哪些景色,我们最清楚,新来的艺术家团队到村里来,我们还会帮着推荐创作点位呢。”村民吴岳香说。从好奇到逐渐习惯艺术家进村创作,村民与艺术家建立起了彼此信任的良性互动。

艺术对村民的影响,还体现在生活方式上。“过去村里没什么娱乐活动,挺单调的。但现在有了美术馆,大家经常带着孩子去看展、看艺术家搞创作,孩子们可喜欢了。”吴岳香告诉记者,不少村民还以各类展陈空间为背景开起了直播,“感觉现在全国各地都有我们的朋友。”

显而易见,绿水青山“美丽颜值”涵养出的“精神内核”,正随着不断变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变得丰富多元,而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接纳性和包容力,也因艺术的到来得到了与时代相契合的诠释。

挖潜

“艺术乡建”的作用,不仅在于扮美乡村、涤荡人心,还在于激活沉睡的乡村文化资源,将其变成乡村发展的资产。

叶村乡的众多艺术家工作室,在疫情期间遭遇难题——艺术家无法经常来创作,工作室的利用率变得很低。如何破解?叶村人的选择有种“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智慧:由南岱村与丽水问山传媒文化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在原有的工作室基础上,打造集原乡民宿、写生创作、艺术培训、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南岱问山”写生基地项目,通过“保底+分红”的合作经营模式确保村庄每年可获得保底收益,如果现实收益超过了保底收益,还能将超出部分按持股比例进行分红。短短一年后,村集体已因此拿到了17万元经营性收益。

图片14.png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用艺术引领的方式,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叶村乡相关负责人说,筛选的过程细致而严谨,按照打造“艺术部落”山区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南岱村依托艺术底蕴和生态条件,陆续招引了十多批文化产业类项目投资商到实地考察,最终的合作协议经过了“反复磋商,确保项目的可行性”。

要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艺术产业发展,只有一个方法——让艺术项目挣到更多的钱。

在横坑,竹子随处可见,六成村民熟谙竹编技艺,村里还建有知名的竹林剧场。为了带动村民致富,叶村乡通过“竹林剧场”等网红打卡点引流,并以文化柔性介入的方式包装“横坑竹艺村”,开发竹文创产业,建设竹制品共富工坊,优化产业结构,带动村民致富。

不仅如此,叶村乡还借力“玖层云水”美术馆文化综合体项目,争取到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资金2000万元。这笔钱将被用于提升横坑、南岱两地的公共基础设施,并以膳垄为中心点,探索一条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特色生态农业的农文旅融合之路,同时联通与斋坛、新兴、玉岩、竹源等乡镇的古村落游览系统,形成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发展的新片区。

今年,已在叶村乡扎下根来的“艺术乡建”,正在更大范围延伸根系。背靠与枫坪乡、竹源乡共同实现的“艺同富”党建联建,由强村公司注册成立的文化公司正在尝试通过艺术品交易、培训、民宿农家乐经营等业态互利互惠。本月中旬,首场艺术品拍卖活动将迈出“艺术乡建”版图拓展的第一步。

(摘自松阳新闻)

简讯:

部门信息

◆4月1日,文里·三庙文化驿站开展文艺赋美|第二届“诗咏共富 古韵茶香”著名诗人松阳采风活动名家讲座。

◆4月1日、2日,松阳县博物馆连续为松阳县水南幼儿园中班、小班学生举办“敲拓染 拾童趣”和“龙舟制作”点单式活动。

◆4月2日下午文化馆在文里三庙文化驿站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果制作体验活动。

◆4月3日,县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潘锦胜重点就当前品牌酒店创建及旅行社政策兑现工作,走访天元名都酒店、隐巷艺术酒店、天元旅游旅行社。

◆4月4日下午,松阳县图书馆在蜂巢-松荫里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春天的第一口青团”手工DIY活动,活动现场老师为学员介绍了清明的由来及青团的制作流程,大家在活动中感受浓浓的传统节日氛围。

◆4月6日上午,我县召开省级以上文保单位安全隐患排查自查自纠工作部署会议。县府办、县政府督查室、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建设局、县水利局、县文物局、县综合执法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县供电局、县气象局等单位分管领导及科室主要负责人,各乡镇(街道)有关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4月5-6日,县文广旅体局邀请三位省星评专家对松阳县天元名都酒店进行品质饭店申报指导,通过实地走访、台账检查、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对酒店申报品质饭店提出指导性意见。

◆4月6日下午,县文物局组织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三蔡氏民居、青云塔修缮工程进行竣工终验,省、市文物局专家、西屏街道领导、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参加。

◆4月6日下午,县文物局联合县督查室、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建设局、县水利局、县综合执法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县供电局、县气象局等单位对西屏街道开展省级以上文保单位安全隐患排查。

乡镇(街道)信息

◆4月2日,赤寿乡人民政府组织应急小分队,开展文物保护消防安全演练活动。

◆4月3日,县博物馆一行到赤寿乡界首村指导乡村博物馆建设。

◆4月3日下午,赤寿乡召开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整治工作部署会。会上分管领导传达了文件精神,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强化工作举措,全力打好整治攻坚战。

◆4月3日晚,樟溪乡召开2023年度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整治工作部署会。

◆4月6日,县文广旅体局一行到枫坪乡沿坑岭头村指导景区乡镇创建及星级民宿申报工作。

◆4月7日,县博物馆组织相关单位到古市镇省级文保单位刘氏祖居门楼文物安全隐患排查自查自纠走点。

◆4月7日,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副馆长杨岭一行到拯救老屋展示馆开展乡村博物馆提升指导工作。

松阳县旅游专班(全域旅游、全域康养胜地)工作简报 ( 第103期).pdf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