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工作计划
索引号: 00266429_x/2022-19659     发布机构: 松阳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23-12-25 09:41:22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将立足松阳“三农”基础和优势,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有关三农工作决策部署,紧盯“指标和项目”两项重点,创新工作思路、全员加速奔跑,全力做好“五化”农业、“五色”乡村、“五促”共富三篇大文章,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引领山区人民共建共同富裕美好社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紧盯指标和项目两项重点

1.紧盯农业核心指标。重点关注四项核心指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指数。做好“两项收入”各项工作,保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平稳增长,进一步做优强村公司平台,确保村集体经济高位增长。明年重点指标预期目标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5%以上、村集体经济发展指数全市前三。还要持续关注省对26县考核;市对县考核;省对县、市对县共富考核;省对县、市对县乡村振兴考核等其它考核指标,其中涉及多单位、多业务的,采取专班制,一周一碰,有问题的由专班派单,要求一周内整改,争取指标全面争先进位。

2.紧盯农业重点项目。一是做好在建项目推进。加快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智能采茶机器人”、省级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吨粮田”改造、茶园碳汇交易、粮食烘干中心等项目进度。二是做好重大项目谋划。谋划松阳县未来乡村、未来农田、有机茶谷项目并积极争取专项债;谋划浙西南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并积极争取金融债。三是争取更多项目落地。持续做好一产项目招商引资,时刻关注中央和省级部门竞争性试点项目,积极争取2023年省级乡村振兴综合试点项目(已申报象溪镇民族共富乡村振兴综合试点,已参与省级评审,若申报成功可获省补资金3000万元)、2023年省级“农业双强”项目(已申报8个农业“双强”项目,其中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项目2个,农艺农机融合示范试验基地项目5个,良种繁育基地项目1个,总投资6532.7万元,申请省级补助2083.5万元)等,近期拟赴省厅对接。

二、做好“五化、五色、五促”文章

(一)围绕农业发展增韧性、更优质,做好“五化”(非粮化、产业化、科技化、品质化、组织化)文章

1.非粮化整治。一是完善基础设施。组织实施粮功区改造提升项目,多渠道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二是强化监管督查。发挥乡村振兴专班效能,组建“非粮化”督察组,针对“插花田”现象、资金使用、种植管护等多方面内容,持续开展督查。三是促进农民增收。推广稻耳轮作、稻鳖种养等多种粮经种植模式。每月推送园区用工信息,组织实施共富项目,推动来料加工、共富工坊建设,多渠道解决涉非农民的收入问题。

2.产业化发展。一是巩固茶产业。充分发挥产业链“链长制”机制优势,围绕“做好一个规划、出台一个政策、做强一个品牌、提升一个市场、推进一个项目、建好一个平台”,做优做强茶产业。二是发展特色产业。①食用菌产业:逐步扩大稻耳轮作面积,同时通过打造现代菇棚、建设冷链物流中心和菌棒加工厂、引进精深加工厂等,形成菌类产业全闭环。②畜牧业:加快推动青莲牧业产能释放,力争全县生猪存栏达到4.6万头、生猪产能增加5%以上,能繁母猪稳定在0.38万头,积极招引青莲的粽子、肉包或香肠生产线入驻松阳,力争生猪养殖、加工、销售实现全链条闭环。③中药材产业:种植面积目前1.6万亩左右,下步结合中药材产业链“链长制”,重点发展林下种植,逐步扩面。④水产养殖业:关注石斑鱼、石蛙、溪鱼、薄壳田螺等养殖,产量稳定在2700吨以上。⑤蔬菜产业:播种面积稳定在7万亩左右。重点关注预制菜(中央厨房)、水培种植产业引进。三是做优民宿业。我县有民宿526家(受疫情影响目前真正营业的只有150家左右),近期拟赴上海招商推介。下步将按照“制定一个规划,拟定一项政策,列出一张工作清单,建立一个招商资源项目库,成立一个队伍”的“五个一”要求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3.科技化赋能。一是向科技要空间。继续加强与中茶所、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推荐浙江香巴佬食品有限公司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局牵头)。二是向机械要动力。重点推进“智能采茶机”项目研发攻坚,推广山区丘陵小型机械,争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3%以上。三是向数字要未来。做好“松阳茶叶在线”平台建设,发展数字农业,支持茶香牧业生猪数字牧场申报未来牧场。

4.品质化升级。一是深化“肥药两制”改革。培育壮大肥药两制试点主体,强化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确保实现肥药双减5%以上。二是推进绿色技术应用。提升水稻、玉米、茶枝、甘蔗等废弃秸秆综合利用率,做好废旧农膜和肥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率,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三是探索农业减排固碳。深化“茶园碳汇”研究,力争在明年5月底实现茶园碳汇交易第一单。

5.组织化培育。一是经营主体组织化。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拟申报浙江乡巴佬食品有限公司、浙江卧龙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二是生产经营组织化。结合农业标准地改革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巩固提升茶叶、香榧、茶油、食用菌产业农合联。三是农业服务组织化。结合“双强”项目申报建设现代农事服务中心,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围绕农村建设向未来、更和美,做好“五色”(复原古色、擦亮底色、传承红色、铺展绿色、描绘蓝色)文章

1.复原古色,打造古韵乡村。依托松阳丰富古村资源,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重点做好第九批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验收、第十批实施以及第十一批规划工作。

2.擦亮底色,打造洁净乡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覆盖率、农村公厕管护规范化率均已达100%。下步持续开展农村“三大革命”,做好垃圾分类、农村公厕服务提升工作,落实保洁专项资金和每月检查制度,计划明年累计创成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村13个。

3.传承红色,打造红色乡村。加强党建统领,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深化“四治融合”,打造清廉村居。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用好本土红色资源,带动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

4.铺展绿色,打造花园乡村。聚力创建精品花园乡村,计划明年累计创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8个、特色精品村23个、花园乡村精品村12个。争创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

5.描绘蓝色,打造未来乡村。启动全域未来乡村建设,第一批试点陈家铺村(已认定)、第二批茶排村(已认定)、沿坑岭头村(待认定),开展第三批试点建设(已申报象溪镇雅溪口村、新兴镇横溪村、古市镇八都村)。

(三)围绕农民生活有奔头、更幸福,做好“五促”(产业促农、就业促农、帮扶促农、搬迁促农、改革促农)文章

1.产业促农。持续发展壮大香茶、香榧、香油、香菇“四香”生态富民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发挥乡贤能人、种养大户助农增收“领头雁”作用,继续要求每个乡镇(街道)谋划实施共富产业项目,辐射带动农户发展畜禽养殖、高山蔬菜等产业。

2.就业促农。通过春茶采摘期、“集体建”等优先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加强农民培训,增强致富技能。计划培育农创客100名,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600人次。

3.帮扶促农。继续做好低保、“雨露计划”、光伏项目分红资金发放,深化干部结对帮扶。统筹整合各部门慈善捐款,动员乡贤、爱心企业捐资捐物用于帮扶低收入农户。

4.搬迁促农。做好底数排摸和动员宣传,倒排时间、压茬推进,做好迁入社区管理和服务,计划全年搬迁1000人。

5.改革促农。推行集体土地入市,全面推广村级工程“集体建”,抓好省级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和农房盘活应用场景建设,将闲置资源资产转化成经济增长点。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