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赤寿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学习并落实党的二十大等各项会议精神,按时按点、高效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任务计划。现将赤寿乡2022年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做到“五全面”,坚决推进党建工作
(一)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组织全乡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提高党员思想觉悟,提升党员干部服务水平;深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建强农村基层组织体系,提升村“两委”干部队伍治理能力,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认真实施发展党员规范提质若干举措;持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深化优良党风建设。
(二)全面贯彻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党委主体责任,强化班子成员意识形态“一岗双责”;通过“线下文化礼堂+线上学习平台”的双线举措,宣传党中央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各项工作指示;加强舆情管控,宣扬好人好事,传递积极能量,促进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三)全面抓好从严治党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严肃查处乡村两级党员干部腐败违纪的作风问题,立案4起,处分党员1人,约谈提醒15人;切实加强村干部教育整顿工作,强调正风肃纪,规范乡村两级干部的整体作风。
(四)全面落实党管武装工作。坚持党管武装原则,不断增强“党指挥枪”的政治意识。在乡域范围内积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整合民兵队伍,组建全新的赤寿乡综合应急队伍,进一步增强建设国防后备力量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今年以来,我乡共有6人被批准入伍,其中大学毕业生4名,大学新生2名。
(五)全面推进统战服务工作。将统战工作纳入乡党委年度工作计划,持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的大统战格局,推动统战工作一盘棋统筹谋划、一体化系统推进;发挥统一战线作用,支持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平安稳定、助教解困等,引领乡贤建言献策、回归投资创业、带动村民致富,共同构建和谐富美社会。
二、做实“三生态”,保持经济发展势头
(一)生态农业高效发展。一是切实加强生态农业主体培育,现已达成新培育县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家的目标。二是高效完成建设用地复垦收尾工作,于今年3月份已全面完成,历时40天,复垦地块17个,总面积达24.98亩,且所有地块均已通过竣工验收。三是有序推进“非粮化”整治优化工作。通过重点部署,强化“统筹、整合、联动”理念,科学制定处置措施,细化各项工作举措,迅速、有序地向既定目标迈步。截至目前,“非粮化”合同签约面积累计完成3525.5亩,垦造补入130亩,并通过省里验收,发放资金4486万余元,完成早稻播种面积557亩、中稻播种面积2502.7亩,确保耕种管护及粮食生产的安全稳定。四是大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截至10月底,全乡各村集体收入共计1070.18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570.51万元。
(二)生态工业势头良好。今年,我乡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完成3家不锈钢企业烟气处置改造项目,顺利实施产业园天然气供气提升改造;招引1500万元完成松阳县环洁不锈钢处理有限公司改造项目,引进了江西爱科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5200万元对浙江荣兴活性炭有限公司进行增资重组;推动了5家规上工业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革,深化了生态工业园区属地管理,开展了企业的安全、环保等工业的监管,促使全乡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6.88亿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长5.7%;全力以赴做好西拓前置工作,完成区域范围内政策处理3299.5亩,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任务。
(三)生态旅游有序推进。今年以来,我乡秉持着深化全域旅游的理念,结合当下实际情况,积极摸索新形势下旅游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旅游+”新方式,丰富旅游产品,发展多样业态,延续旅游业强劲的发展势头。据统计,由于疫情影响,截至10月底,全乡接待游客7.5万余人次,同比去年下降1.2%,而全乡旅游收入共计1526.2万元,同比去年增长17.9%。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方面,我乡正推进陇川、半古月、红连等3个村创建A级景区村、赤岸村提升创建2A级景区村,通过结合民生实事项目,利用村存量资源,实施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计划,旨在提升基础设施条件,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其中,拯救老屋南方培训基地展示馆及半古月文化礼堂已成为我县新一批示范点培育地。
三、做精“三环境”,加强美丽乡村建设
(一)卫生环境显著优化。为改善村居卫生环境,我乡基于金、银、铁扫把评选机制,进一步优化管理制度,落实监督任务,组织乡纪委、组织办、农办、人大代表等人员定期开展各村环境卫生检查,逐月点评并通报排名,在各村之间就保持环境卫生方面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逐步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乡村环境。
(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一是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全乡实施挂图作战,首创松材线虫病防治攻坚“三色图”,以此方法及时掌握采伐队除治人员安排情况和除治进度,迅速完成松材线虫病疫木采伐6418.5吨并通过验收;二是全力推进“无违建县”创建工作。到十月底,已拆除违章建筑4280㎡(占全年任务数61.1﹪),继续消除存量违法建筑;完成“两违”处置37宗,占地3686.57㎡,建筑15411.73㎡,回购款241963.08元;已交罚款13宗,占地1164.86㎡,建筑5145㎡,收缴回购款39773.4元。尤其是以推进红连无违建示范乡村创建为点,带动全乡有效遏制乱搭乱建等现象的举措已取得明显成效,进一步改善了田园乡村面貌。
(三)文明环境不断提升。开展送春联,送书画等“文化慧民大拜年”活动;全力抓好以界首村、赤岸村为示范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的创建工作;化站与乡农办、科协、综治中心联合举办各类文体24场,科技类培训12场,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图片展24场。受教育达10000人多次,乡村文化氛围愈加浓厚,人民的生活丰富度愈加饱满。
四、做好“四个力”,促进社会事业进步
(一)奋力推进健康松阳。我乡始终坚持卫健工作向纵深发展,切实保障了民众的生命财产。一是常态化抓实抓细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今年上半年,我乡严格落实重点人员和来(返)松采茶工管控工作,发放了防控知识和最新政策宣传资料7500余份,地毯式排摸重点地区来(返)乡人员2203人,采茶工660人,其中135人按要求严格执行管控。除此之外,我乡严格落实了高速卡口值班制度和核酸小屋执勤制度,并顺利完成了赤寿乡无疫乡镇创建和8个行政村无疫村创建,进一步筑牢疫情防控基层堡垒。二是全面推进健康素养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围绕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等主题对7个行政村开展专题讲座及健康服务14场次。三是圆满完成各项省市民生实事项目。截至10月底,完成359名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完成为2名60周岁以上老年痴呆症患者配置防走失黄手环民生实事项目;完成“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306人;完成“6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接种23价肺炎疫苗”270人,完成流感疫苗接种305人;完成老年困难群体免费白内障手术6人。
(二)勠力确保民众安全。持续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及督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聘请专业人员定期对辖区内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共计88次,排除并整改隐患176处,形成闭环机制,完善了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此外,我乡还组织了企业员工职业健康培训和安全大培训,前后共计250余人次。在应急管理方面,强化提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多次参与县域范围内的救援活动。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我乡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社会协管工作,针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测达300批次。
(三)致力提升治理水平。全面配齐所需应急物资,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优化应急处置预案,切实提高队伍的应急处理能力;借助全科网格员和巡查队的力量,围绕平安建设狠抓社会治理、禁种铲毒、反邪教、防电信诈骗等专项工作,进一步健全社会治理运行机制。截至目前,我乡无人员进京上访,共接待信访投诉102 件(其中来信5件、来访4件、来电73件、网上投诉20件)全部办结,办结初信初访5件;充分发挥“老娘舅”作用,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年初至今完成调解矛盾纠纷44件,涉及金额898.2万元。
(四)全力开展民生工作。赤寿乡民政办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保民生、促稳定为己任,认真落实了每一项民政工作。春节期间开展了困难户慰问走访工作,发放慰问金16400元,截至目前,全乡共发放了救助款177100万元;持续深化低保动态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取消了17户的低保户,新增6户,提标45户,并为2名困难家庭的儿童办理了困境儿童生活补助;推进2户低保老人的善居工程项目建设,并完成门牌证办理285本。
五、做透“三不断”,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一)不断深化作风建设。严肃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建立负面清单,推进清政廉政,健全完善领导班子工作机制,深化“三重一大 ”事项集体研究制度,筑牢干部队伍的防腐底线。以高标准抓好“三服务”、建立“清单化”、“常态化”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干部政治素养、提振干部精神状态、提高干部服务水平。
(二)不断加强依法行政。一是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进一步提升科学决策水平。二是健全合法性审查制度,明确审查范围、内容、流程,全面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合同合法性审查和备案监督。三是深入贯彻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切实发挥法律顾问作用,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普法教育。四是坚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接受人大监督、群众监督和审计督查等,人大建议案全部完成办理和答复。
(三)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借助“四个平台”线上治理方式,形成“发现——上报——解决”的闭环管理体系,切实有效地解决乡域内发生的问题隐患;进一步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打造优质服务体系,推行乡村二级网上联动办事,开展门牌办理、养老认证等服务全覆盖,努力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的目标。
六、存在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困难和自身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压力。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还在,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难以解决,企业转型升级也处于瓶颈状态;现代农业发展态势较为缓慢,农民增收仍以传统茶叶种植、加工为主,拓展增收渠道有一定难度。
(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较为薄弱,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繁重。
(三)基础设施未能匹配需求。与教育、交通、文化、卫生等方面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环境卫生保障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数字化改革”建设还需加强。
(四)干部队伍建设仍需加强。目前,干部队伍尚存“等、靠、要”思想,尤其是主动作为、冲锋在前、唯旗是夺的争先意识不强;此外,干部的办事效率有待提高,处事灵活有待加强。
赤寿乡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为此,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扎实、有序做好以下三点工作:
一、确立一个中心,定基调
紧紧围绕拓展万亩工业平台,强化法治政府建设,解决好遗留问题,做好政策处理后续保障工作,确保矿地综合开发利用和工业平台的拓展顺利、平稳实施。
二、围绕两个方面,谋共富
一方面是着力于发展生态农业。依托市农科院,推进茶产业优化升级,创办茶产业共富工坊,借数字化改革之东风,依托短视频、电商等多种数字平台,带动茶叶、香榧等农产品销售,推动种植、加工、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的农产品全产业链向纵深化发展;持续加强“双招双引”力度,深化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发挥乡贤作用,写好“非粮化”整治优化后半篇文章,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完善水利、公路、机耕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统一管理制度,合理谋划布局,奠定粮功区改造提升项目的基调,为全力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夯实基础。另一方面是致力于建设生态工业。提高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常态化开展驻企服务,并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增强三服务本领,为企业顺利投产、安全生产等给予支持;政企联合为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实用人才,引导富余劳动力到企业就业,弘扬优秀人物事迹,带动群众致富增收;依托工业平台,发挥区位优势,优化强村公司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水平,拓宽业务渠道,如投资标准厂房、承包保洁项目等,将强村公司做大做强。
三、落实三个抓手,强自身
抓牢干部队伍锻造:坚持把培训供给与学习需求相结合,注重干部实践能力提升,通过“学实干”相结合,丰富干部阅历、开拓干部视野、发散干部思维、提升干部才干,同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推动新时代“赤寿铁军”队伍建设。
抓实重点项目建设:以“细化颗粒度”为宗旨,扎实推进义龙庆古公路、江北线、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垦造耕地、省美丽移民示范带项目申报、传统村落活化利用等项目。
抓细社会稳定工作:总结吸收2022年政策处理经验,持续优化、完善维护社会稳定协作机制,加强维稳情报信息研判预警,提升信访风险评估及化解能力,全面提高社会面整体防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