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溪乡2022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
完成情况的报告
2023年2月7日在樟溪乡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落实环境状况和环境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制度》规定,向大会报告我乡2022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请予审议。
2022年以来,乡人民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领导下,在县环保局的指导下,在乡人大主席团的监督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贯彻落实环保基本国策,认真执行环保法律、法规,以节能减排为中心,始终把环保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树立“抓好环保为经济,发展经济为环保”的大局观,全面开展环保工作,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狠抓生态环保各项工作,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一是实行党政领导一岗双责。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成立樟溪乡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下设环保员。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樟溪乡环保工作,环保办负责抓工作落实,各村成立相应的环保工作小组。同时结合各项环保工作,成立河长制。我乡结合美丽乡镇创建工作,深入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乡党委、政府定期召开环保工作会议,部署环保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打赢环保攻坚战。
二是做好上级环保督察工作。中央环保督察和省级环保督察期间,为更好落实迎接环保督察工作,我乡结合实际从农村环境卫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河道保洁、农村饮用水安全、秸秆禁烧、企业环保等方面入手,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积极配合做好迎检工作。整体环境保持较好,今年未发生环保信访事件。
三是积极配合县级工作部署。针对红糖工坊甘蔗渣乱堆放、清理不及时问题。今年乡政府出资金与樟溪有礼合作社签订合同,规范科学的整改了这一问题,得到群众肯定:针对樟溪乡瑞丰毛竹专业合作社噪音、烟尘影响群众生活事件,我乡高度重视,立即协同县环保局进行调查处置,一是完善锅炉烟气污染治理设施,确保烟气达标排放;二是在生产车间建设噪声污染防治设施,防止噪声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以上整改项目都已达到检测标准。
四是深化环保工作宣传。利用微信、短信、宣传册、横幅等宣传推广媒介,大力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了“环境保护日”“全民清洁日”“全域清洁活动”“小城镇整治每周行动”等整治活动,加强环境整治保护,做好环保工作宣传,形成环境保护共识。
二、环境保护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是水污染防治情况。水源安全关系到全乡千家万户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健康,我乡积极做好辖区内饮用水源保护与管理工作,开展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建立饮用水源日常巡查机制,全年没有出现饮用水源被污染现象。一是全面开展剿灭劣五类水工作。针对排查出的2处小池塘2条小沟小渠整治点,采取挂牌销号的方式,要求各村限期整改。由乡分管领导和联系领导领衔,研究整改方案,并绘制了整改攻坚作战图。经过努力,整改点完成整改。全乡8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纳管处理,2022年对樟村1号、5号、兴村5个终端进行了提升改造。全乡农污设施统一由县运维公司运维保养。
二是抓好项目建设,开展兰家、谷山垄等水塘清淤整治工作;推进农村户厕改造、污水治理工作,农村改厕率超过98%,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
二是大气污染防治情况。加强空气治理,建立巡查机制,各环境监管三级网格员定期开展辖区秸秆禁烧巡查。加强宣传,通过发放至农户一封信、宣传车、标语等形式进行禁烧宣传,使广大农户知道焚烧秸秆是违法的。加大处罚力度。2022年共处罚违法焚烧秸秆案件10起,口头告诫12起,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不敢烧的氛围。抓好禁烧日常巡查工作,乡里将秸秆禁烧日常巡逻工作进行了外包,要求在高峰期每天有6至8人,平常2至3人进行巡查,发现火点及时扑灭。
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与赛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乡里委托第三方统计收集田间地头的秸秆,统一清运到赛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用于生物发电,从源头上减少了秸秆焚烧现象。加强管理和监督,制定综合利用实施方案,落实日常监管责任制,与村签定责任状。召开禁烧工作研究部署会和综合工作专项会议,逐户分发公开信。通过流动宣传车、橱窗板报等加强宣传,公开举报电话,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露天焚烧火点明显下降,秸秆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
三是土壤污染防治和垃圾处置情况。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整治,加强使用低毒农药的宣传,积极推广自然农法、原种农业种植。在全乡区域推广农药化肥废弃物回收工作共计玻璃类305.35公斤,纸类、锡类、塑料类共计1214.55公斤。全乡垃圾清运实施市场化运作,基本实现日产日清。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工作,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同时加大垃圾箱配备、垃圾清运处理等方面投入,规范垃圾分类工作,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是环境综合整治情况。2022年,我乡建立了村环境卫生检查制度,每月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检查,并进行打分排名,各村保洁经费按环境卫生名次分等级发放。结合美丽乡镇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力溪村、兴村村、肖周村等的环境卫生提升工作,拆除露天粪坑、简易棚厕,清理卫生死角,营造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乡村氛围,卫生整洁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良好生活习惯。
五是生态环保责任落实情况。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之路,把生态环保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纳入今年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的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统一思想,明确分工;健全各行政村环境监管网格组织,以村书记为网格长、村副主任为副网格长定期组织开展环境监管巡查,各村均按要求安装了网格化公示牌,公布了投诉电话,全面压实工作职责,努力抓好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河道保洁机制,推广河长手机APP,进一步落实河长制工作,确保乡级7条河道、县级1条河道河长巡查工作全复盖。
三、存在问题和差距
一是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覆盖面不广,方式方法不多,公众对环保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入,有些人对环保防治工作不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人民群众保护环境的主动性有待加强。
二是农户农药化肥使用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仍然存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还需加大联合整治力度、严格执法。
三是基层环保工作能力建设还有待加强。主要体现在环保组织机构建设迟缓,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基本空白,基层干部无执法资格,在执法力度上大打折扣。
四、下步工作安排
生态不仅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是一个观念意识的问题,生态建设需要资金的投入、机制的落实和长效的管理三者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生态经济的发展。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生态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始终把领导重视、提高认识作为工作的重点来对待,抓住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结合点,把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作为重要载体,把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切入点,通过生态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营造氛围,扎实工作。加大宣传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使干部群众统一思想、上下一心、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顾全大局,增强生态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群众都积极参与到生态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加强环保整合整治,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确实做好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同时,乡政府与各村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形成抓到底的工作格局。
3.建立机制,加强督查。生态建设不是朝夕之策,而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动态工作,生态建设的指标和目标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不断成熟的,因此,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向更高的目标前进,要结合阶段性工作完善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要经常不断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和生态文化素质,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学习、培训,使其适应不断完善的生态建设。
4.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生态建设牵涉到多个部门,我乡将全力配合环保部门开展有关环境保护活动,通过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尽可能为生态建设争取更大的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