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西屏街道工作委员会 西屏街道办事处关于出台西屏街道城乡“三治一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00266472_4/2023-20285     发布机构: 西屏街道     发布时间: 2023-11-14 11:34:26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为全面深化“千万工程”,提升全街道城乡品质,彰显“魅力西屏”文化特色,以最优美环境、最文明新风迎接亚运盛会,对西屏街道城乡环境实现长效管护,结合西屏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深化“千万工程”“八八战略”为引领,结合《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迎亚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及我县省示范文明县城创建目标,在全街道深入开展城乡治脏治乱治差和城乡品质提升(简称“三治一提升”)行动。

二、基本原则

1.整体联动。成立西屏街道城乡“三治一提升”工作专班,加强组织领导,依据专班工作机制加强街道、村两级联动,协调推进。

2.属地负责。各村(社)为行动责任主体和行动实施主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抓好落实。

3.突出重点。重点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三大革命”、美丽田园行动。

4.长效管理。健全体系,治标治本,全年整治,持续巩固,杜绝反弹。

5.只减不增。注重问题导向,“三治一提升”行动主要对街道区域城乡环境“脏、乱、差”做减法,不做额外的景观提升及节点改造。

三、目标任务

1.总体目标

以“干净、整洁、有序、养颜”为标准,全面清除城乡环境“脏乱差”,街道区域内城乡范围内无积存垃圾、无脏乱棚架、无乱建设施、无失管农田、无秸秆焚烧,推进田园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根本性改观。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落实管理体制,强化考核督查,突出管理实效。建立健全领导督办、村(社)为主体、全民参与的管理体系。

2.任务重点

(1)农村人居环境提升

一是美化村庄环境。全面提升村域范围内房前屋后、农户庭院、村内沟塘、村道沿线环境。推进“三大革命”,提高农户垃圾分类准确率,加强分类收集站点建设,抓好站点运维安全管理,创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

二是加强田园整治。清除田园果园茶园、鱼塘周边各类积存垃圾,进一步净化田园空间环境。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思路开展“肥药双控”行动;提高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利用)率,分类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加强禁养区养殖行为清理整顿、敏感区域规模养殖场臭气治理等工作。结合田长制加强巡查,杜绝非粮化非农化,或者撂荒地现象。

三是实施“三沿”整治。加强“沿线、沿路、沿水”环境整治力度,以“衢宁铁路、溧宁高速、S222省道、松阴溪”及景区沿线为重点,持续开展环境专项提升行动,全面清除、整改其周边“废旧广告牌、抛荒地、枯死树木、乱堆乱放、简易棚、建筑垃圾”等现象。

四是实施“四乱”整治。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的建筑、物品,拆除违章建筑、破损废弃房屋等。

(2)城区风貌品质提升,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抓

一是加强城中村环境卫生治理。强化城中村环境卫生管理,将9个城中村、6个社区卫生保洁工作,按照县城标准统一管理,提升环境卫生整体水平。理顺管理体制,开展城中村日常保洁“日巡查+月考核”,确保城中村保洁工作及时监管,形成长效机制。

二是加强住宅小区整体环境治理。规范物业服务企业履约行为,加强住宅小区管理工作,以“干净、有序、文明”为目标,重点对保洁卫生、绿化管理、垃圾分类、小区公共区域乱堆放以及业主居民习惯等方面强化整治。倡议业主积极参加环境整治工作,做好房前屋后和小区公共区域的自我清理工作,打造“最美庭院”。

三是加强建筑工地环境治理。切实加强建设工地的规范管理,保持工地内整洁卫生,场地平整。在建工地全部按标准设置工地围挡,围挡高度和材质符合相关要求。工地出入口做好硬化铺装,设置车辆冲洗设施。有条件的工地以及扬尘较大的工地,通过设置围挡水雾、雾炮机等进行除尘降尘。

四是加强公共区域环境治理。对茶叶市场、菜市场、农贸市场、农民集市、共用广场等大型公共区域进行环境治理行动,提高公共区域卫生保洁频率,对区域卫生死角进行重点整改。

四、工作步骤

1.前期准备阶段(2023年7月1日—7月31日)

开展调查摸底、曝光露丑,全面梳理县域范围内各类环

境问题;制定西屏街道城乡“三治一提升”方案,组建“三治一提升”行动专班,制定系列政策文件和实施意见,明确考评办法和奖惩机制。

2.集中攻坚阶段(2023年8月1日—10月31日)

在街道范围内全面开展城乡“三治一提升”行动,街道村庄要全覆盖,开展实时动态督导,通报批评,加强整改。对街道村(社)、沿路沿线重点村进行重点整治,查出问题立行立改,目标到10月底全部重点村均达到优秀标准(考核评分80分以上)。

3.巩固提升阶段(2023年11月1日之后)

认真总结“三治一提升”行动成果,树立打造一批典型村庄和示范线路。常态化每月检查、整改,适时开展专项督查,实现城乡环境长效管护。进一步做好深化文章,推进城乡环境大提升。

五、工作要求

(一)健全工作机制。成立西屏街道城乡“三治一提升”工作专班。加强组织领导,依据专班工作机制加强街道村两级对接沟通。工作专班实施“一周一报、一月一督一考评、一季一晒”工作行动机制。建立环境卫生整改点位督办制度,并动态跟踪、及时销号,按时总结完成情况。每月由专班组长召集例会通报工作进展和监督检查情况,每季度由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召集会议晾晒季度行动情况。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评价机制,形成总结报告、环境整治经验。街道纪委不定期对“三治一提升”行动进行专项督查。

(二)明确工作职责。一是各科室要明确责任职责,协同推进。专班办公室要做好牵头抓总、综合协调、政策制定、督查检查、通报排名等工作;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要做好城区的品质提升工作,含社区、城中村、建筑工地的检查和考核工作;做好“三改一拆”与行动的有机结合,负责专班交办“三改一拆”问题的专项整改;街道纪委要做好督查、约谈、问责等工作;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要做好枯死树木整治砍伐工作及水库的水系环境整治工作;街道治水办要做好松阴溪流域及支流水系环境整治工作;街道妇联要组织妇女做好“洁净家庭”工作;团委要发动“小青松志愿服务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二是各村(社)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做好辖区村庄和沿线“三治一提升”整治工作管理,村(社)两委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发挥好基层党组织作用,全面开展“三治一提升”工作,对有能力、敢作为、出成效的村干部进行奖励,针对搞应付、不作为、乱作为的村干部进行惩戒,考评结果和晾晒结果与村干部工作绩效挂钩。

(三)注重工作结合。要做好与中心工作的结合,把“三治一提升”行动与深化“千万工程”、“三大革命”、洁净家庭工作等有机结合。注重与村庄拆违、全域土地整治、大搬快聚工作相结合,废旧房屋拆除后的土地可视情立项为建设用地复垦,按标准发放复垦工作经费。村(社)党组织应结合每月15日的党建活动进行“全民清洁日”行动。要做好与和美乡村示范县创建的结合,把“三治一提升”行动与和美乡村、未来乡村、传统村落等建设相结合,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


附件1:西屏街道城乡“三治一提升”工作专班方案

附件2:西屏街道城乡“三治一提升”考核办法


附件1:

西屏街道城乡“三治一提升”工作专班方案

一、领导小组

组长:潘旭辉

副组长:叶 凌  谢秀峰  吴荣鹏   杨  扬  王金法  马志强 叶陈伟李红艳潘关根叶剑周方波温作源

成员单位:街道纪委、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团委、妇联。

二、专班办公室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办公室,叶凌任专班办公室主任,王金法、叶陈伟、潘关根、周方波、温作源任办公室副主任,成员为翁慧辉、阙姜琦、潘建辉、徐仁伟、叶志峰、董丽华。

专班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环境督导组、宣传晾晒组3个功能组。

1.综合协调组:牵头制定城乡“三治一提升”工作计划;建立工作体系,组织召开工作会议;承担任务分解、工作协调、会议组织、材料起草等日常工作,保障工作经费、统筹协调其他各功能组开展工作。(牵头领导:叶凌,组员:翁慧辉、叶有娣)

2.环境督导组:对街道域城乡环境卫生、乱搭乱建进行检查、晾晒,动态跟踪、打分排名、发布整改、及时销号,不定期对各村(社)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检查。(牵头领导:杨扬,组员:潘建辉、叶志峰、李坤青、阙姜琦、陈雯)

3.宣传晾晒组:结合基层党建考核晾晒(支书三晒),开展“三治一提升”工作信息宣传,引导社会舆论。(牵头领导:叶陈伟,组员:周李宁、叶有娣、周晨诗)


附件2:

西屏街道城乡“三治一提升”考核细则

为认真贯彻落实西屏街道城乡“三治一提升”专项行动和落实“千万工程”行动部署,推动各村(社)扎实开展本次专项行动,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结合西屏街道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原则

坚持分级负责、突出重点、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二、考核对象

全街道22个行政村、7个社区,行政村按其特色及属性分为A类村9个(城中村)、B类村4个(沿路沿线重点村)、C类9个(其他村)。

三、考核方式

(一)村(社)每月自查。各村(社)每月对环境开展村开展2次自查及整改,自查整改情况报送街道专班。

(二)街道专班检查。每月由街道专班环境督导组联合县、街道两级“两代表一委员”组成考核组,度每月2次对各村社进行现场检查,现场打分。

(三)县专班例行检查。县专班环境督查组定期通过“明察暗访”的方式进行督查和抽查,现场打分。

(四)整改情况评分。各村(社)上报县、街道专班例行检查整改情况,由专班办公室组织评价,每处(每张照片)整改到位的不扣分,未整改的扣10分,总分100分,扣完为止;发布整改一周内未上报整改情况的即视为未整改。

四、检查打分

详见《西屏街道城乡“三治一提升”评分表(A类、B类、C类)》

五、评分办法

(一)行政村评分

根据村(社)自查、街道专班检查及整改情况结果对行政村进行综合评分,总分100分,总得分为:

村(社)自查*20% +街道专班检查*50% +整改情况*30%

采用倒扣制,每季度计算一次,年度分数为季度分数平均值。

1. 村自查

①主动发现问题。在每月上报的自查发现问题且整改完成率达95%以上的,不扣分;整改完成率95%以下每减少1%,扣1分。

②被动发现问题。被县级(街道)检查查出较为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且村(社)自查未发现的,如卫生死角、乱搭乱建之类的陈年垃圾,每发现一处,扣5分;未在一周内整改完毕的,额外扣5分。

2. 街道专班检查

街道专班每月组织专班人员及“两代表一委员”进行2次检查,按照《西屏街道城乡“三整治一提升”评分表》中进行打分。

3. 整改情况

整改情况评分包括县、直接打专班检查反馈的整改情况和村自查点位整改的情况,整改完成率95%以上的不扣分,整改完成率95%以下每减少1%,扣1份,整改期限为一周,如遇特殊情况暂不能整改的,需向专班办公室提交书面说明。

(二)行政村亮灯规则

1.在单次检查评分中高于(含)80分的行政村亮“绿灯”;

2.在单次检查评分中低于80分且高于(含)70分的行政村亮“黄灯”;

3.在单次检查评分中低于70分的行政村亮“红灯”。

4.附加规则。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所在行政村亮“红灯”:

①被各类媒体曝光卫生状况较差造成不良影响的;

②市级以上卫生督查发现情况较差、问题较多的;

③在“两代表一委员”特别考核中,排名靠后、状况较差的;

④同一问题经多次警告仍未整改的;

⑤影响检查人员公正检查的;

⑥其他对环境影响较严重的情形。

六、考核结果运用

1.问责。

①行政村亮“黄灯”的,街道对联系村干部、村主职干部进行口头询问,要求立行立改。

②行政村亮“红灯”的,街道对联系村干部、村主职干部进行口头效能告诫等处理,要求立行立改,处理结果报街道专班。

③行政村连续2个季度检查名列末5位的,对村主职干部视情作出停职检查、免职处理。

2.资金挂钩。每月、每季度排名将与村干部工作绩效及行政村保洁经费直接挂钩。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