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档案馆围绕“松古留芳”核心理念,强化照片视频档案在文化传承和记录历史中的重要性和特色使命,“四力并举”打造具有松阳特色的档案文化品牌。
多渠道引流,注入馆藏“新活力”。巧借力提效率,县“两办”于2021年9月发文加强音像档案管理,明确了音像档案归档责任和归档方式、归档范围、规范著录。各单位及时整理音像档案每年3月移交县档案馆,两年来共接收照片近万张、视频300余个。广征集效果佳,面向全社会发布征集公告,征集老照片2559张,反映松阳重大发展历程的照片2万余张,县域内各革命旧址、遗址、纪念设施等图照400张,黄南水库项目移民照片档案1万多张、音视频档案1.78T。
多角度挖掘,增添文化“新潜力”。建立“松阳红色档案”“媒体看松阳”“千村档案”“松阳地情资料”(宗谱、高腔、芳溪堰、志鉴)等专题数据库,收集档案3000多条。在全市率先完成“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两项专题档案数据库,收集疫情防控专项档案4.65万件,脱贫攻坚档案涉9289卷5366件、278张照片。申报省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专项资金,修复、仿真省档案文献遗产——松阳芳溪堰水利档案,为松阳县水利档案馆注入灵魂。水利档案馆于2023年7月一开馆就迅速吸引公众目光,成为网红打卡点,据悉,这是浙江省首个县级水利档案展陈馆。
多方面资政、发挥档案“新魅力”。积极资政辅政,在各领域植入档案文化,镇馆之宝芳溪堰水利档案助力松阳县“松古灌区”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编印《余姚一松阳山海协作20周年记事》,助力松阳-余姚山海协作挂职干部团队获评2022年度“感动余姚”新闻人物称号、松阳县获2023年山海协作省级奖励资金4800万元。参与松阳之窗、水利博物馆等展馆设计讨论、档案提供、布展、评审60余次。
多维度宣传、提升档案“传播力”。充分利用浙江电视台品牌效应和平台优势,拍摄5期“跟着档案去旅行”松阳专题片,推介松阳档案、文化和旅游。借助浙江在线云平台,展示“档案见证松阳小康路”“档案话百年 松阳革命遗址图文展”“践行‘八八战略’ 山海协作共富”3期图片展。牵手融媒体,在《新松阳》报、“掌上松阳APP”“松阳新闻”“松阳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开设《党史百年 松阳百事》等6个专题,累计发表200多期文章及音视频。信息宣传工作连续三年在全市档案系统第一,累计刊发稿件1000余篇,省级以上200余篇,学习强国80余篇,14个编研成果、论文获省、市、县优秀荣誉及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