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第三十三条: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应当强化政治监督,重点监督党组织、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以下情况:(一)对党忠诚,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决策部署,践行“两个维护”的情况。(二)坚定理想信念宗旨,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入党誓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情况。(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情况。(四)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担当作为的情况。政治监督应当突出“关键少数”,重点加强对“一把手”、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委员的监督。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今年以来,松阳县纪委监委认真落实上级纪委监委关于做好“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 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专项整治监督工作要求,以政治监督推动工作作为根本遵循,助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构建“一体化”监督格局,叠加监督效应
“针对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实行‘5个常态化监督组+4个片区监督组+X个机动监督组’全覆盖监督,通过‘日督查、日报告、日汇总’工作机制,督促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属地责任、监管责任。”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到。针对监督力量分散、监督任务繁重等实际情况,县纪委监委立足实际,攥指成拳,整合各方监督力量,统筹构建“一体化”监督格局。
建立“室组地”联动协同机制。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监督体系,将全县19个乡镇(街道)划分为4个协作片区,统筹委机关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街道)纪(工)委监察办、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力量开展协同监督,形成监督合力。今年以来,疫情防控专项监督共出动1687人次,检查点位3143个,推动问题整改1345个。建立“组组”牵头配合机制。在县纪委常委会领导下,由党风政风监督室抓总,建立“1个派驻组牵头+X个派驻组配合落实”的工作机制,将“稳经济、保安全”具体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派驻纪检监察组,以“牵头+配合”形式开展监督工作,压实工作职责。建立“纪委+专班”内外联通机制。畅通纪检监察机关与县执行力建设专班工作配合渠道,依托全县“1+4+10”工作体系具体任务,由县执行力建设专班运用“红黄”亮灯督办或“红黄”亮牌警示等督察督办举措强化日常监管,县纪委监委同步跟进一体监督。截至目前,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对24个亮灯亮牌工作开展跟进监督,推动问题整改14个。
▲联合县执行力建设专班开展项目施工情况督查
运用“清单化”管理体系,指明监督方向
“自监督清单制定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提质扩面工作被列为监督内容,县纪委监委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派驻组织部纪检监察组的同志多次督促我们围绕6大工作重点,抓实抓细整改落实……”县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以统筹监督为抓手,实现政治监督工作清单化、项目化、节点化、责任化。
制定全县工作方案。制定《松阳县纪委县监委2022年度政治监督工作实施方案》和《松阳县经济稳进提质八大攻坚行动监督安排表》,将共同富裕四个区建设、监督保障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常态化疫情防控监督等作为政治监督重点内容,统筹部署、强化监督。制定监督任务清单。督促“防稳保”各项工作牵头单位逐一对照任务,“条目式”列出监督工作清单,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目标任务、目前进度、监督情况和整改情况等,并将监督任务纳入全县“1+4+10”工作体系,确保各级各部门同向发力,目前共制定12张清单、137项子任务。制定“小切口”监督清单。针对政治监督题大面广的现状,紧盯疫情防控、环境保护、粮食安全、民生等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隐患,看背后是否存在监管不严、制约缺失、有制度不执行、权力设租寻租等问题,精准找到“小切口”,制定10个主题监督清单开展专项监督。
▲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
建立“专业化”攻坚机制,找准问题症结
“国家出台了新的留抵退税政策,税务部门仔细地向我们解释了政策,退税申请操作也简单,隔天我们就收到了退税,效率非常高!”日前,县纪委监委联合县税务局对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开展监督检查,一公司负责人介绍了企业退税情况。县纪委监委全面分析研判协同监督事项,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专业特长,找准问题症结,有效推动大监督工作实现“专业化”提升。
紧盯涉企政策落实情况,多部门联动监督。聚焦涉及资金管理使用、助企服务等关键领域开展监督,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审计、公安等部门职能优势,健全联动办案机制、问题线索会商机制和信息通报制度,合力解决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到位等问题。紧盯区域发展薄弱环节,靶向式精准监督。建立“发现问题、交办问题、督促整改、回访落实”的闭环监督管理机制,精准发现问题并开展靶向治疗。如将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工作列为派驻纪检监察组靶向监督的重点,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单位出台《松阳县山海协作援建项目(资金)筛选工作办法》。紧盯群众急难愁盼,主题式立体监督。要求乡镇(街道)纪检监察组织围绕“非粮化”整治、民生资金、征地拆迁、旧村改造等领域,通过“一月一监督、一季一整治、一轮一点评”方式开展精准监督。今年以来,共收集全县村(社)监督选题1712个,开展纵向监督8期,推动问题整改164个。
▲联合县税务局开展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专项监督检查
开展“精准化”问责整改,推动作风转变
依托松阳新闻、清风松阳等“线上”媒体,对问责典型案例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线下”印发通报至70余家县直单位和19个乡镇(街道)……“线上线下”联动开展警示教育,形成震慑。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监督检查,开展“精准化”问责整改,以“硬约束”优化“软环境”,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开展“一把手”电视问政。会同县委宣传部、综合行政执法局等职能部门,按时间节点对重点工作进度滞后的单位“一把手”进行电视问政,问明滞后原因,明确整改计划,接受社会监督。今年以来,已聚焦项目建设、“两路两侧”违建整治等3个突出问题开展“一把手”电视问政,拍摄“松州聚焦”节目2期,推动相关问题整改到位。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在日常监督公共安全、社会矛盾防范化解等问题基础上,重点紧盯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追踪整改落实到位、取得实效。严肃监督执纪问责。重点查纠全县干部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在“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各项任务中不正确履行职责、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问责。今年以来,共发出通报16期,问责单位1个,干部35名。
(党风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