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年度丽水市乡镇(街道)政治生态排行榜评选结果揭晓,我县古市镇、安民乡成功登上优胜榜。
丽水市乡镇(街道)政治生态排行榜评选由市纪委市监委牵头举办,通过县级比选、信息公开、联合评审、部门测评、社会调查等环节,评出年度全市乡镇(街道)政治生态优胜榜20强,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起来看古市镇、安民乡打造山清水秀政治生态的具体做法!
古 市 镇
清风涌动 发展扬帆
政治生态赋能千年古城复兴
古市镇是全国重点镇、省级中心镇,居丽水四大古镇之首,为“丽水之始、处州之根”。近年来,镇党委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高扬“丽水之干”奋斗旗帜,注重以史为鉴、传承创新推动党风、政风、民风与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进。
着力扎紧“制度篱笆”
古市虽地处溪边,但有的地区自古缺水,村民自发轮值,看护水源,这给予后人饮水思源、源头管控的深刻启发。如今在财务管理方面,也举一反三,通过制度管控,累计梳理风险点385个,制定防控措施401条,完善制度18项,2018年以来共清理收回挂账历史欠款1063万元。2021年,成为全市唯一的省级乡镇财政内部控制指引建设试点镇。
着力打造“清廉村居”
作为江南叶氏、赖氏等大姓发源地,古市注重“四治”融合,将“忠孝、诚信、廉洁治家”等族规家训融入村规民约,创新实施“倡廉、接廉、收廉、质廉、晒廉”等行动,在全县率先推出《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建立“廉情档案”近千份。岗下村成为全县首个清廉村居示范点,古市医院清廉建设亮点纷呈。
着力弘扬“干事文化”
古市虽自古富庶,但也不缺拼搏精神。奋进新时代,古市始终坚持“见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打破科室壁垒,实行重点工作专班攻坚和师徒“青蓝”结对,推动镇村干部携手奔跑、争先创优。2021年,主动承接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任务 ,“非粮化”整治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等工作均走在全县前列。
着力引导“向阳而生”
清代《镇志》写到:“市内民情浑厚,邻里互相扶持。”描述的就是古市淳朴民风。近年来,古市依然春风化雨,在持续打响“亲加公”老娘舅矛调、薪火园丁志愿服务等公益品牌的同时,建成漫画馆及培训基地,以本地漫画家、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原型熊顿顽强抗癌经历传递乐观向上的精神。期间,还涌现出了全国道德模范李菊妹,她用“该是人家的,就是人家的”的真诚和朴素,赋予古城明亮和温度。
着力推动“共富安民”
早在宋朝,古市就首创“义役”模式并在全国推广(大致意思就是在需要劳役的年代,大家自发有田出田、有力出力,共担责任)。如今,古市依然注重整合资源、发动群众,共建家园、共享成果。比如寺口村,原本是后进整转村,通过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发动8个村集体联建茶青市场,三年还清近500万元的负债,并实现每年有固定高水平经营性收入。十五里村,今年成立了全县首个村集体全资控股企业,并与成熟市场主体合作,盘活百亩荒地,建成乐成长亲子乐园,试营业半个月就实现营收5万元。
今后,古市也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2006年到古市调研时的谆谆嘱托,从严抓班子、带队伍,持续优化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全力保障、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安 民 乡
赓续红色血脉 涵养政治生态
打造“红绿”融合山区示范样板
1981年元旦,卧病在床的粟裕将军嘱托时任安民乡安岱后村支书陈秉良:“在农业生产战线上作出新的成绩”。40年后(2021年6月21日),粟裕将军长孙粟志军来到安岱后,鼓励安民守好红色根脉、共促革命老区振兴。多年来,安民乡积极弘扬和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以红色铁军之气筑政治生态之魂,着力打造“红绿”融合山区示范样板。
传承红色基因,以红色筑忠诚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安民是革命老根据地乡,也是浙西南革命根据地中心据点,安民赓续陈凤生、陈丹山忠诚于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红色血脉。打造以红军主会场,红军桥,粟裕、刘英旧居等20多处革命遗址群,开设“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的红色教学新模式,拍摄《红色浙西南》《箬寮风雷》等红色剧目,组建红色讲解员队伍,开展“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活动,传承忠诚为党、服务为民的初心,激发党员干部前赴后继、争先图强的决心。
营造清廉氛围,以红色聚民心
浙西南革命精神已成为激励安民人坚定理想信念、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安民构建集明权、防控、监测、预警为一体的“廉情地图”,2021年累计开展监督18次,督促整改问题46个,推进人、财、物等制度管理规范化。安民打造乡村联合参与的村务问诊模式,精准破解村级治理难题,召开现场问诊会10场,提出并解答质询问题37个,推动落实民生实事25件,打破干群之间“隔阂”。推行“庭院式微宣讲”,把会议开到村民家门口,党员干部主动面对面、心贴心上门宣讲党的政策、化解村民纠纷、探讨村级项目,共商事业发展,推动省级美丽城镇创建等8个项目在基层无障碍施工。
勇于开拓创新,以红色促发展
安民树立“小乡也有大志气、小乡也能做标杆”的自信,加快红绿价值转化,构建县域城乡、松遂龙、浙西南地区等多维度区域合作机制。打造“听红军故事、重走红军路、唱响红军歌、品尝红军饭”红色旅游路线10条,接待学员1.8万余人,实现经营收入150万元。投资3500万元先后建成红色教育培训中心、“爱莲堂”廉政教育基地、古法造纸工坊等项目。成功引进李坑村休闲旅游、苏马坪石斑鱼养殖观光、蜜蜂养殖研学等特色产业,累计吸引投资1000余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带动村集体年增收40余万元,带动周边村民致富。
安民通过赓续红色根脉,弘扬践行“精耕勤学、开放融合、争先图强”的新时代松阳精神,实现红绿融合发展。
乡村颜值更靓。创成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省级休闲乡村、省森林康养名镇。
群众幸福感更强。产业从原来单一的传统农业发展到现在的乡村旅游、民宿经济、文化影视、电商经济等,去年以来全乡共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经营收入近千万元。
上级关注度更高。2019年以来,在人民网、中央电视台、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60余篇,人民日报社、国家发改委等单位先后到安民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2020年5月,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到安民乡调研时强调:“让革命老区有更多人来、产业兴旺起来,就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是安民的产业卖点,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是安民的发展保障。安民将牢记嘱托,打造红色文化引领推动绿色发展,山区共同富裕的县域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