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前三季度,松阳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7%(下同),增幅居全市第6。其中农业产值11.54亿元,增长5.7%;林业产值1.28亿元,下降6.2%;牧业产值1.66亿元,增长17.3%;渔业产值0.46亿元,增长6.9%。
一、种植业生产形势较好
蔬菜生产平稳增长。近年来,受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农户种植蔬菜积极性愈发高涨,蔬菜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增加。同时,许多农户已改种效益、产量较高的蔬菜品种。例如,从去年开始,我县山区农户开始种植小辣椒,今年批发价最高可达8元/斤,去年同期为5-6元/斤,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亩均效益可达25000元以上。前三季度,全县蔬菜产量9.12万吨,增长3.3%,产值1.31亿元,增长4.2%。
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我县松古盆地香菇料棒工厂化专业生产厂家的集聚配套,已形成年产3000万袋料棒生产能力,极大提升了香菇料棒生产质量,减轻了菇农劳动强度,菇农纷纷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以松古盆地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街道)的食用菌香菇产业集聚区。通过推广应用竹屑、茶树屑栽培香菇,推广浙新一号等新品种,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我县全面引进推广T2和七河9号等优良品种,优质菇比例提高6%左右,产量和效益得到全面提升。前三季度松阳县食用菌总产值达1.2亿元,同比增长2.8%。
茶叶生产实现较快增长。今年,我县乌牛早由于生长期延长,内含物积累充足,市场紧俏,上市价格同比增长30%左右。普通香茶上市提前,品质上升,市场售价略有上涨。精品茶进入生产期,市场售价明显高于普通茶。4、5月份气温较低,适合茶叶生长,二轮茶价格同比上升。7、8月份虽有高温干旱,但对我县茶叶生长影响有限。黄化类、白化类品种(7万亩)在种植时大多安装了棚架,寒冷时搭盖篷布御寒;高温时搭盖遮阳网降温。气象部门根据气象条件在7月18日和8月17日开展了两次人工降雨,有助于缓解旱情。同时,经过2年的发展,我县茶叶电商规模越来越大,2021年线上销售额20余亿元,同比增长100%。今年1-6月网络零售额16.92亿元,同比增长112.29%,增速居全市第一。我县茶叶从B端更多的走向了C端,即从市场批发直接到了消费者手中,溢价更多。前三季度,全县茶叶产量达1.35万吨,同比增长5.1%,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6.4%。
二、林业生产继续下降
前三季度,我县林业总产值1.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6.2%。其中林木的培育和种植产值1954万元;林产品产值8712万元,增长9.4%;竹木采运产值2087万元,下降31.6%,其主要原因是今年一季度鉴于松材线虫除治工作要求,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意见暂缓下达各乡镇采伐指标。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各乡镇采伐指标逐渐恢复,前三季度竹木采运产值降幅较一季度已大幅收窄。
三、畜牧业生产迅速增长
今年以来,得益于猪肉价格回升及生猪养殖场防疫条件改善等因素,部分养殖场完成补栏工作。同时,随着《松阳县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的出台,通过产能调控与市场调控、源头预警与终端预警相结合,建立了一套预警科学、响应及时、上下联动、分工明确的生猪产能调控机制。通过保持能繁母猪合理存栏水平,加快淘汰低产母猪,增加繁育性能较好母猪,确保了我县生猪优势产能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全县牧业总产值1.6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7.3%。其中生猪产值1.13亿元,增长12.6%。季末生猪存栏4.33万头,增长12.9%,其中能繁母猪存栏0.4万头,增长23.5%;肉猪出栏6.28万头,增长13.2%。
四、渔业生产转型升级
前三季度,全县渔业产量2039吨,增长6.2%,产值0.46亿元,增长6.9%。增长的主要因素为黄南水库的持续生产和梧桐源水库的新承包养殖。其中,梧桐源水库共有水面一千多亩,去年底进行了重新发包,改变了以前无人养、无人管的状态。今年以来新承包者加强了鱼苗投放和管理,促进了我县渔业产量的增加。另外,黄南水库有机鱼的认证也提高了松阳水库鱼的知名度和整体价格。
五、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
我县农业大而不精、大而不强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设施农业规模小,农业生产效率不高,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农业产业基础薄弱
我县城市化率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呈现大农村、大农民发展现状。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小而散、小而弱的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除了茶产业链条较为完整,其他如食用菌、畜牧、水产养殖等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六、建议措施
(一)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应尽可能的制定优惠政策,健全项目投融资专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业农村领域,实现政府、公众、企业共赢多赢局面。
(二)继续做优做强特色产业
聚焦做强优势、做大特色,全力培育茶叶、香榧、油茶、香菇“四香”产业,争取成为单条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全产业链。农业部门要积极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和生产基地,为农户提供面对面的生产技术指导服务,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统计局 叶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