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丨周坌村政治生态的转与变
文章来源:清风松阳 发布时间:2022-11-30 09:24:56 点击数:

“这一大片拆除的地方,不久后将盖起崭新的楼房,这么多年来村民的心愿终于要实现了。”在西屏街道周坌村葛山头自然村,村民叶银娟指着已拆除的旧房现场,开心地向前来回访督查的县纪委监委干部说道。


说起周坌村这一两年的转变,叶银娟滔滔不绝,她说村民们不承想到,以前的落后村,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村民对发展充满了希望。

的确,2020年7月至2021年底,西屏街道党工委因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对下属村(社)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不到位,下辖5个行政村共10名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因严重违纪违法行为被县纪委监委立案审查调查,在社会上造成较大影响。2021年8月,松阳县纪委监委向西屏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此外,该街道还被列入2021年度全市乡镇(街道)政治生态末位榜。

其中,西屏街道周坌村原党支部书记谢某某、原村委会主任占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巨大,被开除党籍并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和三年四个月。周坌等村政治生态被亮“红灯”,若想村民对村干部重拾信心,亟需痛定思痛,强机制、严监管、优队伍。西屏街道党工委经过认真调研并充分征求意见,潘永鑫被推选出来主持周坌村工作。

“想改变村里的现状,首先要提高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度。”潘永鑫与其他村干部决定,从“三务”公开入手,把每个月的村级各项收支明细以及其它事项发到村干部群、党员群、村民群,接受大家的监督。村民有什么想法,随时可以向村“两委”干部反映,并能在规定时间得到回复。如此一来,村干部能主动听民意解民忧,村民也愿意说实情、讲实话,使得原本对村干部不信任、不理解的村民心里都有了一本“明白账”。心里的“疙瘩”解开了,村民说事、议事、评事成了该村的新风尚,干群关系明显好转。

除了“三务”公开,村级工程项目也是村民关注的重点。为规范化管理村级工程,西屏街道纪工委监察办探索推行村级工程监管“红黄绿”提醒机制,把村级工程报备是否规范、实施监管是否到位以及工程款支付是否严谨等内容,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标尺”。

从水泥路面硬化、修复,到排水工程施工,再到公益性公墓建设和235国道松阳段改建工程周坌区块顺利推进……一根根难啃的“骨头”啃下来了,一项项村民期盼的项目攻下来了, 一批批群众满意的工程落地了。“公平公正公开,质量高、造价低”,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私下纷纷评价现在村干部作风好、干劲足,村里“有救”了。

如今,该村政治生态逐步实现由“乱”而“治”、由“浊”向“清”的转变。“看到村干部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我自愿将分到的地基款无偿赠与村里,以表我对村里工作的支持。”在外工作的村民周笑浪给潘永鑫打电话时如此说道。今年8月底以来,周坌村“两委”决定从群众心心念念十多年但一直未能推进的旧村改造工作出发,以葛山头自然村为突破口,重新调整村庄规划,大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看到村干部为村里真用心、真担责,讲规矩、严纪律,村民主动配合拆迁,甚至自发地协助村里开展政策处理。村民思想上行动上的改变,也给了街道、村干部继续做实事的信心和勇气。

村民心中有杆秤,孰轻孰重分得清。正如在走访中村民丁明弟向纪检监察干部所说,干群一条心,乡村换新颜。周坌村,一个村庄的嬗变与新生,正持续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