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标本兼治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向和目标要求。近年来,丽水不断创新防范举措、延伸监督触角、升级规范标准,全力打造医疗服务和医药购销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典型样本,以点带面推进清廉医院建设。
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2020年,市本级医院患者满意度达91.77分,门诊和住院患者廉洁满意度达99分,群众评价呈逐年提升态势。
源头治理 铲除腐败滋生土壤
“近年来,医药及器械采购回扣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市区两家三甲医院的麻醉科科长先后被查处,暴露出了医药购销领域腐败问题的易发多发性。”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做好案件查处“后半篇文章”,市卫生健康委会同驻卫健委纪检监察组,针对两家医院麻醉科暴露出来的问题,在两家医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典型样本建设,聚焦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全面排查医院临床科室职责、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廉政风险点,并从岗位、科室、单位三个层面分别制定防控措施,形成闭环管理。
去年,市中心医院根据麻醉科业务工作情况,在药品、耗材、设备采购等方面排查出廉政风险点96个,制定防控措施207条,并健全完善院级管理制度28个、科级管理制度9个。
今年来,市人民医院从最初单一的麻醉科廉政风险防控样本建设,扩展到以药械购销领域、医疗服务领域等9个重点部门、20个关键岗位,梳理出92个权力事项,建立9张风险清单,确保每个廉政风险点都查得准、控得牢、防得住。
“厘清底线,划出红线,强化日常监管,营造公开透明、崇廉尚洁的清新医风,才能推动医疗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堵漏补缺 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前不久,市中心医院纪检监察室发现,部分新药申请过程中科室医师参与度较低,于是立即向药学部发出“提醒单”,并在新药申请流程中增设“科室内部讨论”环节,确保新药申请流程合理合规。
药品、耗材、设备、科研、教育培训……建设医疗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典型样本,必须逐一堵住漏洞,决不能“牛栏关猫”“竹篮打水”。
针对药品采购中的廉政风险点,遂昌县人民医院成立了专职采购中心,对医疗设备和后勤固定资产采购、询价、招标等实行规范管控,将采购权从设备科和总务科中分离出来,推行“需求-采购-监督”三权分立机制,有效避免权力寻租、串标等问题。庆元县医院药事会组织对医共体758条药品目录重新进行遴选,并与通过药品目录的厂家或药械代表重新签订廉洁承诺书,发放联络员证,深入推进药械集中采购,最大限度降低医药购销领域廉政风险。
治理腐败,重在预防。一系列制度的出台和措施的推出,丽水卫健系统从深层次敲响“预警铃”,构建起清廉“防火墙”。
拓宽渠道 细化日常全程监管
今年,市卫生健康委从规范医疗主体行为入手,创新制定全面构建“亲清”医商关系和医患关系的两个《实施意见》,分别列出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让医商关系与医患关系更加清晰明了,“亲”“清”明白。
针对药品采购存在的廉政风险,丽水从“内防”和“外控”两方面着手,对药品采购员、保管员实行固定时间轮换和换岗制度,同时提高医药代表的准入要求,约束医药代表入院行为,避免“医”“商”违规接触。
市人民医院还自主研发了“智慧线上备案、接待”系统,推动药械购销运行在阳光下。“这套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备案手续不出门、远程申请不碰面、接待环节透明化等,通过大数据,我们还可以对医商交往进行全方位监察、分析,管住‘关键人’、管紧‘关键点’、管在‘关键时’。”该院纪检监察室负责人介绍,自今年6月份建立以来,已完成供应商注册187家,供应商代表备案413人次。
此外,丽水还积极探索推行“医廉码”制度,并在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系统全面开展收受回扣、“红包”专项整治活动和“无红包医院”创建活动,进一步拓宽群众监督渠道,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如作为市清廉医院建设试点,松阳县人民医院运用数字手段,开设“清廉码”监督平台,患者扫一扫“清廉码”,便可进行投诉举报,通过全社会共同监督,进一步推动清廉医院建设。今年来,松阳人民医院已收到线上投诉10起,通报批评医生4人、科室6个,4人被扣除医德考评分。
“医疗卫生事业事关民生福祉。下步,我们还将通过数字赋能、制度创新,继续深化医疗服务和医药购销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典型样本建设,并将建设成果应用到医疗卫生行业全领域,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丽水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