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按照“田园松阳”战略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突出生态特色,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要求,注重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加快社会经济转型发展。2013年全县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求进的良好发展态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环境保护不断加强。
一、综 合
据初步核算,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73.4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1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4.4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6.8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15.8%和8.0%。人均生产总值39694元(按年平均汇率6.1927折算为6410美元),比上年增长10.7%。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从上年的17.4:45.4:37.2调整为16.6:46.9:36.5。
年末全县就业人员13.30 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5.55万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200人,帮助1138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2013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5.9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9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9%和18.2%。财政支出18.25亿元,增长23.1%。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2013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13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8.1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0%,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10.80千公顷,增长1.2%;全年粮食总产量为5.49万吨,比上年增长3.4%(见表1)。油料种植面积1.57千公顷,下降3.5%;蔬菜种植面积4.20千公顷,增长3.0%;茶园采摘面积7.71千公顷,增长2.5%。全年茶叶产量与产值分别为1.10万吨和6.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4.5%。
表1 201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计量单位:万吨
产 品 名 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粮 食 油 料 其中:油菜籽 食 用 菌 其中:香菇 蔬 菜 茶 叶 水 果 肉 类 其中:猪牛羊肉 禽 蛋 | 5.49 0.32 0.28 0.50 0.44 12.09 1.10 5.10 1.53 1.38 0.11 | 3.4 4.6 3.4 9.0 3.5 7.4 2.3 0.0 8.7 8.7 15.5 |
年末全县就业人员13.30 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5.55万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200人,帮助1138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2013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5.9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9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9%和18.2%。财政支出18.25亿元,增长23.1%。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2013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13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8.1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0%,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10.80千公顷,增长1.2%;全年粮食总产量为5.49万吨,比上年增长3.4%(见表1)。油料种植面积1.57千公顷,下降3.5%;蔬菜种植面积4.20千公顷,增长3.0%;茶园采摘面积7.71千公顷,增长2.5%。全年茶叶产量与产值分别为1.10万吨和6.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4.5%。
表1 201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计量单位:万吨
产 品 名 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粮 食 油 料 其中:油菜籽 食 用 菌 其中:香菇 蔬 菜 茶 叶 水 果 肉 类 其中:猪牛羊肉 禽 蛋 | 5.49 0.32 0.28 0.50 0.44 12.09 1.10 5.10 1.53 1.38 0.11 | 3.4 4.6 3.4 9.0 3.5 7.4 2.3 0.0 8.7 8.7 15.5 |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41.53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国有投资27.79亿元,增长24.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6.9%。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0.58亿元,比上年下降66.3%;第二产业投资18.36亿元,增长21.2%,全部为工业投资;第三产业投资22.58亿元,增长35.3%。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81亿元,增长52.9%。
投资项目137个,比上年减少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84个,比上年增加25个。全年共完成项目投资36.85亿元,增长23.6%。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67亿元,增长25.0%。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7.62平方米,增长195.5%;销售额5.65亿元,增长183.9%。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0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13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17亿元,分别增长22.4%和7.2%。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亿元,增长18.6%。
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4.45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9.5%,增长16.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86亿元,增长15.0%。
2013年,进出口总额2.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出口2.05亿美元,增长21.4%,进口0.04亿美元(见表3)。
表3 2013年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
指 标 | 绝对数(亿美元) | 比上年增长(%) |
进出口总额 出口额 #一般贸易 #机械产品 轻工工艺 纺织服装 进口额 | 2.05 2.05 2.05 1.30 0.31 0.43 0.04 | 20.1 21.4 21.4 -0.7 557.3 29.1 -- |
亚洲和欧洲仍是我县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出口额比重达86.2%(见表4)。
表4 2013年对主要市场出口情况
国(地区)别 | 出口额(亿美元) | 比上年增长(%) |
亚 洲 #印度 #东盟 欧 洲 #欧盟 北美洲 #美国 | 1.01 0.31 0.30 0.76 0.29 0.19 0.19 | 11.6 -35.5 31.2 28.5 39.4 84.8 84.5 |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2013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55亿元,比上年增长4.8%。
全县公路货物周转量8108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0.2%;公路旅客周转量1216万人公里,下降0.4%。年末公交运营车辆10辆,年客运总量106万人次。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41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13亿元,增长14.4%,电信业务收入1.28亿元,增长6.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76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3.53万户,分别增长3.6%和1.1%;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为20.31部/百人和127.14部/百人。年末全县互联网用户数12.46万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48万户。
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旅游者141.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0%。旅游总收入6.15亿元,比上年增长39.3%。其中国内旅游者141.66万人次,增长43.0%;国内旅游收入6.09亿元,增长50.0%。入境旅游者0.06万人次,与上年持平;旅游外汇收入101.3万美元,增长4.6%。
七、金融和保险
201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1.1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7%,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90.92亿元,增长12.8%。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0.8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7%,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70.85亿元,增长13.9%。年末城乡居民本外币个人存款余额53.1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3%(见表5)。
表5 2013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指 标 | 年末数(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各项存款余额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其中:人民币 各项贷款余额 其中:短期贷款 | 91.18 53.14 52.93 70.86 49.38 | 12.7 19.3 19.5 13.7 13.3 |
中长期贷款 | 21.05 | 14.8 |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2.22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98亿元,增长17.1%;人身险保费收入1.24亿元,增长3.7 %。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0.66亿元,增长18.8%亿元,其中:人身险赔付0.2亿元,增长97.5%;财产险赔付0.46亿元,增长1.4%。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3年,全县电大在校生1685人,全年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11人,全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6.2%。全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765人,在校生2163人,毕业生571人。普通高中招生929人,在校生3068人,毕业生1090人,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3.3%。初中招生2191人,在校生6843人,毕业生2143人,初中毕业升高中段的比例为97.2%。普通小学招生2232 人,在校生13320人,毕业生2212人;小学毕业生升学比例达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99.95%和100%。全县拥有幼儿园76所,在园幼儿6770人。
全年财政科技支出2780万元,比上年增长15.9%,占财政支出的1.5%。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546项,比上年增长2.17倍;专利申请授权量306项,比上年增长1.56倍,其中发明专利权5项,比上年增加3项。年末独立核算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数44个,从业人员929人,其中科技人员251人。2013年末,全县产品认证的企业2个,执行标准登记169项,采用国际标准的企业56个。被评为省、市级名牌产品个数分别为2个和18个。本年认定省科技型企业5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有文化站19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61.2千册,文博机构1个,馆藏文物1610件。文物保护点165个,县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省级名录8项。广播电台1座、电视发射和转播台1座。全县行政村的有线电视联网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数5.80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5.50万户。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电影下乡共放映0.18万场。综合档案馆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75个全宗,共计1.45万卷、3.61万件。
年末全县卫生机构113个(含诊所、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26个。床位数613个。卫生技术人员91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24人,注册护士401人.社区卫生服务站12个,社区责任医生210人。全年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为461人,死亡数为2人。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92.90/10万和0.84/10万。全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7‰。
2013年,全县运动健儿共取得市级以上奖牌42个,其中金牌22个、银牌20个。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23.97万人,比上年增长0.3%。其中,男性12.46万人,女性11.51万人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2.0%和48.0%。全年出生人口2545人,出生率10.6‰;死亡人口1652人,死亡率为6.9‰;全年净增人口722人,自然增长率为3.7‰。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3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325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7.6%和10.9%。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202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451元,实际增长分别为4.7%和15.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7.5%,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1%,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30辆,比上年增加3辆。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96万人(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的在岗及离退休人员);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0.84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19万人。农村合作医疗2013年末参合人数20.31万人,参保率95.9%。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4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职工1.23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3.42万人。全县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8所,福利院床位数976张,供养五保老人323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95.2%,城镇“三无”集中供养6人,供养率100%。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253人、农村居民7493人。慈善机构募集款494万元,慈善救助支出金额200.8万元。
十一、资源、环境和社会安全
2013年,全县水资源总量13.59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35.5%;全年降水量23.61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3.2%。平均温度18.4度,日照时数1597小时。全年总用水量691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0%。其中,生活用水2452万立方米,工业用水1132万立方米,农业用水3328万立方米。
全民义务植树60.5万株,全年造林面积798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75.2 %,木材蓄积量445.3万立方米,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6.21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33公顷,全年县城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占比95.0%,主要水系监测断面水质三类以上比例达100.0 %。全年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2.12亿元,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1.15亿元。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9.9%,与上年持平;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9.9 %,与上年持平。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32 起,比上年减少7起。死亡27人,下降3.6%。直接经济损失114.7万元,下降28.8%。其中:道路交通发生事故27起,死亡22人,直接经济损失10.7万元,分别下降6.9 %、12.0%、1.8%;工矿商贸企业事故发生5起,死亡5人 ,直接经济损失104万元,分别上升66.7%、66.7%和下降13.3%。全年发生森林火灾3起。
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2亿元,比上年下降43.1%。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6377公顷,比上年增长1.1倍。其中,绝收面积61.9公顷,下降89.1%。
注: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及率按常住人口计算。
4、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农业机械和专业合作社等数据来自县农业局,新农村建设数据来自县农村工作办公室,旅游数据来自县旅游局,外贸进出口数据来自县经济商务局,专利数量数据来自县科技局,质量检验、名牌数量来自县质量监督局,注册商标数据来自县工商局,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县电视台,档案数据来自县档案局,卫生、新农合数据来自县卫生局,社会服务、低保和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据来自县民政局,灌溉面积、水资源数据来自县水利局,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数据来自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县环保局,木材产量、林业、森林火灾数据来自县林业局,公路运输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移动电话、电话用户等通信数据来自市电信、移动公司,邮政业务总量数据来自市邮政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市保险协会,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博物馆、公共图书馆、体育数据来自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各类事故数据来自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县、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丽水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