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让山区群众告别饮水难喝上“放心水”
发布时间:2020-01-13 09:27:39 信息来源:县政协农资环委

让山区群众告别饮水难喝上“放心水”

——关于“推进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作”调研报告

水是生命的源泉,饮用水更是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坚持城乡同质标准,以水质和水量达标为出发点,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县级统管长效管护体制机制,逐步实现从“源头到龙头”的全链条监管体系,以此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使广大农村居民喝上更加方便、安全、稳定的饮用水,实现农村居民从“有水喝”至“喝好水”的转变。县政协将“推进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列入2019年度6+X重点协商课题,组织调研组开展专题调研。五月上旬以来,调研组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听取部门通报等方式开展了调查研究。经过充分的讨论分析,结合我县实际,提出相应意见和建议并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农村饮用水的基本情况

截至20195月,松阳县农村饮水工程受益总人口约21.36万人,已建成农村供水工程共有407处,农村饮水水源地为497处,纳入《浙江省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计划(20182020年)》需提升改造共10.4万人。

据统计,全县农村饮水供水总规模为12.35m?/d。其中,200m?/d以上供水工程有9处(包括松古平原一体化供水管网延伸工程、遂昌水厂供水工程),供水总规模为10.88 m?/d 200m?/d以下供水工程共有398处,供水总规模为1.47m?/d

由县城水厂管网延伸一体化供水的共有132个行政村(其中,有3个新村及瓦厂村没有列入松阳401个行政村;有3个村由遂昌县水厂供水),受益人口8.36万人;乡、镇区域连片集中供水共建成9个区域集中供水站,受益行政村62个,受益人口3.53万人;单村集中供水受益行政村207个,受益人口9.47万人。

497处饮水水源地中,从供水类型看,县城水厂一体化供水2处(含遂昌供水1处),区域集中供水水源地11处,单村集中供水水源地484处。从水源类型看,属于水库水或山塘水的有13处,其余为河道水。

二、农村饮用水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工程建设标准低,安全保障率不高

1.工程建设标准偏低。我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始于2003年,受工艺技术以及使用管材品质的影响,普遍建设标准偏低。经过多年的运行,出现了水管材料老化、蓄水池漏水情况,缺水、断水等问题时有发生;采用的缓稀释消毒器消毒方式无法实现精准投药、自动投药,管理难度大;水厂建设标准低,大多数采用简易围栏和雨棚防护,厂内杂物随意堆放、杂草丛生,外观形象较差。

2.一些区域水源无保证。受地形地貌等客观因素影响,如玉岩、象溪、石仓等区域集中供水工程因条件限制,采用打井、溪流上修建简易堰坝等方式取水,未建水源工程,抗旱能力差,一到持续少雨天气,就出现缺水断水现象。加上随着近年新农村建设和民宿旅游业发展,导致农村用水人口增加,供水保障愈加困难。

(二)运行管护不到位,设施运转不正常

1.管护人员素质不高。饮用水净化消毒工作专业性强,运维管理工作繁琐。据调查,目前农村饮用水管护人员多为就近村庄人员,人员数量多,文化水平低,管理难度大。在行政村调整前,207个行政村中每个供水站均有一名管护人员,多由年纪大、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担任,或者是网格员兼任。据统计,全县约有396名管护人员, 85%以上只有初中以下文凭,技能上难以胜任日常管护工作。

2.运行维护不到位。据调查,前几年水利部门配备的26处净化消毒设施,由于长期缺少维护,有16处设备已损坏不能运行。在剩余10处可运行的设备中,现场还存在设备外壳锈蚀、闸阀破损漏水等现象。

(三)供水水质存在隐患

1.水源保护意识不强。农村饮用水水源点多面广,大多位于山上,保护难度大。据调查,目前已创建完成六都源水库、大东坝石仓源、象溪石马源等9个合格饮用水水源;依托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正在推进四都平田、三都乡松庄、安民安岱后农村单村供水水源地保护工作。但大多数单村供水工程没有划定保护范围,老百姓普遍缺乏保护意识,在上游施肥甚至打农药的事件时有发生。

2.净化消毒设施到位率低。据了解,目前我县207个村396个单村分散供水点中,仅26个点位配有净化消毒设施,其余均由村级管护人员采用临时投药的消毒方式。由于受来水量和用水量变化影响,投药量难以准确计算,造成水质稳定性差、合格率低,也不能解决暴雨期间水质浑浊问题。据调查,在近期一次水质检测中,15个点位无一合格,主要超标指标为大肠杆菌和浑浊度。

3.水质检测设施不到位。因前几年水利部门重点在解决有水喝的问题,因此,水质检测多是由疾控部门每年按要求进行一次监测。据调查,我县目前农村供水工程除六都慧众水厂建有标准的水质化验室外,其余均没有建立化验室或是配备相关水质检测仪器,也没有按要求开展日常检测,造成农村饮用水的水质情况难以掌握。

(四)建管资金缺口较大

1.建设资金不足。我县目前需要解决的农村饮水工程大多地处山区,村庄分散、管线长、投资大。据目前实施情况测算,农村饮用水工程平均投资每人约1500元。目前需求建设资金主要由省水利厅补助为主,从最早的80/人,到160/人、270/人,到现在的432.5/人,缺口依旧较大(同期生活污水补助5000/户)。由于建设资金不充裕,造成了相关设施配套不到位。

2.建后管护经费不足。由于农村饮用水村庄分散、管线长、管道损坏率高、维修维护费用大,我县农村供水站水费收入和运行成本支出难以平衡,大部分都是支出大于收入。前几年管养经费主要来源是县财政安排的100万元资金,与近期测算每年运维费用1000万元相比,缺口很大。

(五)乡村两级主体责任履职不到位

1.乡镇不够重视。20161111,松阳县水利局发布了《松阳县水利局关于公布全县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单位和责任人的通知》(松水利〔2016158号)文件,公布了全县313处饮水管理单位及乡镇村责任人。但前期各乡镇普遍对农村饮水工作不够重视,缺乏对农村饮水工作的指导和有效监督管理。

2.水费收缴率不高。据调查,目前我县农村饮用水水表入户率不到30%。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农民习惯了使用免费的山泉水或简易的自来水,对新建的饮用水工程要收取水费有抵触情绪,出现交费意识淡薄,自觉性低,甚至抵制。收缴水费困难较大的问题,给村级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带来极大不利。特别是在干旱时期,由于无节制的使用自来水,进一步加剧了部分山区农村饮用水水量的不足问题。

三、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的建议

(一)加快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

1.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加快单村工程建设进度,尽快完成三年建设任务。加快推进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在彻底解决松古平原各乡镇饮水问题同时,其他乡镇按照“能连则连”的原则,整合并联单村和联村供水工程,尽量减少单村供水、分散式供水,提高供水保证率。

2.配备先进的净化消毒设施。水质保障的核心是净化消毒设施。因此,建议中心村要全面尽快配套到位净化消毒设施,自然村要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根据人口情况尽量配备净化设施。同时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自动反冲洗、自动投药的净化消毒设施,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运维难度,实现精准管理。

3.建立实时监控系统。据了解,目前我县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850个,其中191个日处理30t以上的终端都已安装视频监控,可以实时了解运行工况。目前农村饮用水除六都、石仓、玉岩外,其余供水工程均没有安装视频监控。建议加以研究,根据供水量大小安装一批监控设施,在建设时一并予以落实。

(二)理顺管理机制,有效落实县级统管要求

1.建立一支县级专业化运维队伍。县水投集团作为县级统管机构,要承担起县级统管的责任,加强对专业化运维内容的直接管护,做好面上乡镇村运维内容的技术服务和检查。针对净水消毒设施运行管理专业性强的特点,县水投集团应采取委托第三方的方式,组建一支专业化管理队伍,专门负责设备运维、投药等工作,真正实现实质性的县级统管。可以按照分乡镇、分片,就近招聘一批素质强、威望高的农村老党员、老干部担任专职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管理、集中培训教育,确保人员专业技能。

2.建立乡镇农村饮用水管理机构。各乡(镇)、街道要成立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落实一名专职管理人员,实现机构实质性运转。切实负责起乡镇区域集中、单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以及日常安保巡查、村内管网检修、水费收缴等工作。

3.建立一支优秀的村级专管员队伍。村级饮用水专职管理人员是管好供水工程、实现长效运行的关键所在,借助目前全县行政村调整之机,各行政村应落实一名身强体健、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在村内威望高的老干部或村级网格员为农村供水工程日常管理人员。

(三)加强水质监测,保障饮用水安全

1.加强水源保护。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定措施,明确相关部门、乡镇村的职责,加强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相关设施进行定期巡查,打击保护区内游泳、垂钓、电鱼、毒鱼等污染或影响饮用水水质的行为,确保水源安全。

2.建立完善的水质检测系统。建立松阳县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中心。建议利用现有的六都慧众水厂水质化验室、农村生活污水化验室建立松阳县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中心,负责日常的水质检测和抽检工作。建立区域水质检测站。各乡镇集中水厂要尽可能配备必要的化验设备,建成水质化验室,在完成日常水质检测项的同时,负责周边区域的单村供水工程水质检测,降低取水样、送水样的费用。建成一批水质在线监测设施。重点单村供水工程要研究配套水质在线监测设施,对重点指标浑浊度、PH、余氯等进行在线监测,发现问题实现及时预警。

3.科学制定水质检测方案。合理确定水质检测指标及频次,并按期公布水质检测情况,确保供水水质安全达标,让老百姓喝上“健康水”。

(四)多手段多措施,提高水费收缴率

1.要全面安装水表。利用此次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建设的契机,加强宣传和思想工作力度,确保新建工程水表安装率达到100%。同时可以试点安装智能水表,通过预缴费用等方式解决恶意拖欠水费问题。

2.要合理确定供水价格。要按照“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各村应多方面征求意见,召开一揽子会议,合理确定供水价格。

3.水费收缴要与考核挂钩。要实现收支两条线,即所有的水费收缴后全部上缴县财政。县政府根据水费收缴率对村主要负责人、村级饮用水专管员进行考核,与其薪酬挂钩。水费收缴可以借鉴城市供水的方式,积极推行银行代扣划帐、年初预存水费等方式。

(五)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确保资金到位

1.整合落实建设资金。县财政应通过统筹整合省级专项水利发展资金、“两山一类”、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等,逐步落实建设资金到位;各村也应积极落实村级配套资金,合力保障工程建设资金。

2.专项落实运维资金。在全面实施县级统管后,预计每年需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供水工程运维,建议列入每年县财政预算。其中县级统管的第三方运维、水质检测、药剂采购等方面直接拨付到水投集团;乡村负责管理工程的运维资金,建议根据水费收缴率下达运维奖励资金。

(六)强化宣传引导,提升群众意识

加大农村供水工程的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及时发布相关政策知识、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成效等内容,提高农村群众对农村饮用水安全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为下步水费收缴、长效运维营造良好氛围。

  
【推荐】 【打印】 【关闭】
主办:丽水市松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浙ICP备06037381号-1
技术支持:浙江万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 33112402000040号  网站标识码:3311240009
Copyright @ 2016 www.songyang.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