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裕溪乡人民政府政务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索引号: 00266478_3/2017-00969     发布机构:      发布时间: 2017-03-09 00:00:00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汇总2016年度裕溪乡的政务公开年度报告编制而成。报告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政务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务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7个部分。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611日起至20161231日止。本报告全文在裕溪乡人民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网站公布,欢迎查阅。如对本报告有疑问,可与裕溪乡政务信息公开办公室联系(地址:裕溪乡人民政府,邮编:323401,电话:8094039)。

一、概述

1.强化组织领导。

为使政务公开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我乡着眼于建立政务公开长效机制,使政务公开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加强和完善领导机制,充实和调整政务公开工作领导落实政务公开的各项要求。

2.规范建设,提高政务公开质量。

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事项,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我们主要做到“三个更加”:一是公开的内容更加充实。丰富政务公开的内容,多种渠道促进政务公开。二是公开的时间更加及时。针对公开项目的不同情况,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三是公开重点更加突出。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事项公开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从信息公开、电子政务和便民服务三个方面入手,加大推行政务公开的力度。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和做法的同时,促进政务公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乡还按照上级部门相关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编制具体公开项目目录,方便群众查阅。

3.用好载体,完善政务公开形式。

在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栏这一公开形式的基础上,按照便利、实用、有效的原则,认真创新政务公开的新载体、新形式,使政务公开的形式呈现灵活多样。一是依托政务信息公开网为政务信息公开和发布的主要渠道,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网上政务公开。把网站列为公开信息的重要途径,开设了信息公开指南、机构职能、政策文件、规划计划、业务工作、人事信息、公开年报、帮助指南等专栏,将公开信息编制公开目录,逐一上网发布。二是充分利用乡便民服务中心、乡公开栏、各村三务公开栏等形式向社会公开,为群众提供常年的便利服务,让各项工作置于“阳光”下。

二、主动公开情况

(一)主动公开的数量:2016年度主动公开68条;

(二)主动公开的主要类别:机构设置、领导分工、工作规则、乡镇文件、法律法规、规划纲要、工作报告、工作动态、行政执法、应急管理、公告通告、任免文件等;

(三)主动公开的途径:政府网站。

三、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

(一)申请情况:2016年,我乡未接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需要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

(二)处理情况:2016年,我乡已答复信息0件、待答复信息0件。

四、政务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6年度我乡政务公开未发现收费和减免情况。

五、因政务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6年度我乡未发现因政务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六、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2016年我乡政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是信息公开人员专业不强。二是政务公开方式创新力度不够。三是政务公开工作监督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督促检查,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

2.进一步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合理利用政府网站、乡村公开栏、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多渠道进行政务信息公开,进一步充实信息公开内容,及时更新平台信息。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重点,不断充实完善政务信息,及时更新平台信息,保证信息公开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3.畅通互动渠道,倾听网民意见和建议,善于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灵活传递政务信息,增强政务公开的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4.在政务公开工作中接地气、广泛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并根据合理意见查缺补漏,进一步改进工作,不断提升政务公开水平。

七、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一)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无

(二)2016年政务公开情况统计表


附件2

 

2016年政务公开情况统计表

 

统 计 指 标

单位

统计数

一、主动公开情况

——

68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68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0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0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68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68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二、回应解读情况

——

0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0

  (一)收到申请数

 

     1.当面申请数

 

     2.传真申请数

 

     3.网络申请数

 

     4.信函申请数

 

  (二)申请办结数

 

     1.按时办结数

 

     2.延期办结数

 

  (三)申请答复数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2.同意公开答复数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涉及商业秘密

 

       涉及个人隐私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
               稳定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四、行政复议数量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二)被依法纠错数

 

  (三)其他情形数

 

五、行政诉讼数量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二)被依法纠错数

 

  (三)其他情形数

 

六、举报投诉数量

0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万元

0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1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1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1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
             人员数)

0

     2.兼职人员数

1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
          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万元

0.5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1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1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人次

25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