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弦歌不辍,文化薪火相传。松阳县政协与丽水学院松阳校区合作开展“民间艺术交流活动”,礼赞政协的方言快板、政协委员自编自演的情景剧、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高腔表演等开场节目,赢得活动现场的政协委员和民间文艺创作者、收集者、研究者们阵阵喝彩。
“今天的表演节目精彩绝伦,尽显创意,我们此前为抢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所做的努力没有白费。”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县政协委员、松阳高腔“花旦”唯一传承人吴永明认为,以“非遗+”理念做深保护传承跨界融合文章,任重道远,他会继续携手志同道合者积极探索,打响国潮文化IP品牌,让珍贵的民间文化焕发更多生命力。
近年来,为推动民间文化繁荣发展,松阳政协不断发力,在助力培育非遗特色村、创建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成立全市首家非遗保护协会、创新推出松阳高腔红色革命题材剧目、研发民间艺术文创产品、征编出版《松阳高腔文化丛书》等方面,积极贡献政协智慧和政协力量,不断挖掘松阳特色民间艺术的时代价值与实现途径。
“加大与高校、院团的合作,增强校地文化交流。”县政协委员、丽水市中等专科学校教务处主任吴伟松建议,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更好地培养后备传承力量;丰富活动载体,激发青少年学生学习兴趣,继而自觉主动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县政协委员、松阳县兰雪印苑文化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晓霞认为,乡村是艺术的沃土,应当充分利用乡村闲置资源打造精品文化旅游项目,让游客在欣赏乡村美景的同时,近距离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继而达到“引流量、聚人气、促消费”的目的。
县政协委员、松阳县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潘锦胜提议,探索开展“非遗+”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模式,打造国潮夜市,培育沉浸式文旅体验场所,让群众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蓝才旺说,民间艺术只有代代相传,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精彩;让民间的好故事以最美的戏曲姿态出现在舞台上、出现在群众身边,是非常有效果的方式;松阳政协将持续在文化传承、非遗保护、乡村振兴等方面展现政协担当。
“挖掘与传承松阳民间非物质文化资源,创新实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工程,坚定群众文化自信,是松阳历届政协一以贯之的重要任务。”松阳政协主席廖宝云表示,松阳政协将不遗余力凝聚社会合力,努力把更多的不可能变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