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松阳政协联合县残联、医保局、民政局、卫健局等单位开展“残疾人托养及健康养老服务情况”专题调研,就如何破解残疾人托养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托养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欠佳、社会力量参与度不足等问题进行专题协商。
近年来,松阳县扎实开展残疾人帮扶工作,成立残疾人之家帮扶就业基地,实施残疾人创业贷款贴息、助学补助、家居环境改造提升、职业技能培训、体育人才定向培养等措施,大大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
在实地参观和了解县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怡欣养老中心、小月芽康复中心、残疾人之家等残疾人托养机构运营管理情况后,委员们与各参加单位分管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探讨。
“接收无人照料和缺乏照料的残疾人,给予康复和医疗帮助,使他们生活有保障,这项工作需要政府支持,更需要社会的大力帮助。”县政协社会法治委员会主任宋苏君抛砖引玉,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托养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更多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的建议。
县政协委员、县委政法委政治处主任叶建辉提议,加强对服务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培训,提高护理团队的专业技能水平;提供多元化托养方式,缓解重度残疾人及其亲属的照护难题。
“可以培训残疾人亲属做护工。”县政协委员、县侨联主席卢寿亮认为,这样既保证了残疾人的照料质量,也解决了家庭成员的就业问题,可以实现“托养一人,解脱一家,脱贫一户,温暖一方”的美好愿景。
县政协委员、华茗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丽水分公司经理郑宙婧提议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场景应用,促进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全链智治”,利用数字化改革创新助力残疾人全面发展,确保残疾人在共同富裕新征程中“一个也不掉队”。
针对委员提议,各参加单位分管负责人给予回应,承诺整合多方资源,聚焦“共富”做好全链条服务,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需要我们格外关心、关注。”县政协副主席任军伟指出,要大力营造关爱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持续提升残疾人群体幸福感与获得感,助力建设更具活力的“温暖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