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我县各行政执法部门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行为,县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创新工作方式,科学谋划《松阳县涉企分级分类行政检查机制》,着力破解随意执法、选择性执法、重复执法、频繁检查等问题,做到“无事不扰”,减少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明确“分级分类”依据,建立健全行政检查机制。根据行业领域特点、企业信用等级、守法情况、违法风险和社会评价等因素,对行政区域内的园区企业和规上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并明确不同等级和类别的企业检查频次、检查方式及具体要求,避免“一刀切”的执法方式。
二是推行“五色”工作法,实施分类分级差异化执法。推行“五色”工作法,根据企业性质,合理划分不同等级类别,并用五种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识,在检查方式、抽查比例和频次等方面实施分级分类差异化执法,确保执法更具针对性、有效性。
三是加强信息归纳与共享,动态调整执法分类分级。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企业的信用状况、守法情况等因素,及时调整分类分级信息和执法过程中的信用信息,确保执法定位的精准性。此外,筛选梳理园区企业和规上企业历年数据,为机制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数据支持,助力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