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松阳县建筑业运行情况简析
索引号: 00266443_3/2025-19217     发布机构: 县统计局     发布时间: 2025-02-24 16:19:30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今年以来,受房地产市场低迷、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全县建筑行业呈现下行趋势,总产值增速持续回落,建筑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一、基本情况

(一)建筑业总产值增长放缓。2024年,全县总承包和专业分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3.21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比前三季度、上半年、一季度分别回落4.7、5.2、7.1个百分点

分构成看,建筑工程产值下降,安装工程产值增速回落明显2024年,全建筑工程产值42.98亿元,同比下降0.3%,建筑工程产值占全建筑业总产值比重80.8%,拉全总产值增速0.2个百分点;安装工程产值7.87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回落28.4个百分点;其他产值2.36亿元,同比增长36.2%,增速回落1.0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除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房屋建筑业外,房屋建筑业、建筑业安装业、土木工程建筑业增速分别都有下降2024年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房屋建筑业总产值1.70亿元,同比增长21.8%,增速较前三季度扩大加快3.5个百分点;房屋建筑业产值24.20亿元,同比下降10.5%,降幅较前三季度扩大2.6个百分点;建筑安装业同比下降37.4%,降幅扩大10.4个百分点,土木工程建筑业产值27.18亿元,同比增长18.2%,增速回落8.7个百分点

(二)产值超亿元企业小幅增长。2024年,全县建筑业总产值亿元以上企业有18个,完成产值44.42亿元,同比增长1.8%;亿元以上企业占全县建筑业产值比重超八成,拉动全县建筑业总产值增速1.5个百分点。

(三)新增资质企业及迁入企业产值拉动明显2024年新增资质内企业9家,迁入企业2家(无上年同期数)。9家建筑业总产值完成产值0.79亿元,拉动全县建筑业总产值增速1.5个百分点;迁入企业2家企业产值0.68亿元,拉动全县建筑业总产值增速1.3个百分点。

(四)本年新开工房屋面积增速回落2024年,建筑企业新开工面积123.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3%,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49.8个百分点。签订合同额增速比前三季度下降4.1个百分点,其中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3.3%,增速比前三年季度回落8.9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一)高资质企业数量不多。2024,全县总承包和专业分包建筑业企业拥有一级资质的仅6家,占全部建筑业单位数比重12.7%,高资质企业数量较少,对全建筑业产值有较大影响

(二)签订合同额增速放缓。2024,全县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118.43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4.1个百分点。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70.09亿元,同比增长18.1%;本年新签合同额48.34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8.9个百分点

(三)企业效益不理想,房屋竣工大幅下降。2024年全县建筑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4.55亿元,同比增长12.3%。企业资金周转难度加大,全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7.81亿元,同比下降28.3%。分房屋建筑分类看:房屋竣工面积47.3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2%。其中,住宅房屋竣工面积8.0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9.0%;商业及服务用房屋竣工面积2.2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7.4%;办公用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降87.8%;其他房屋建筑物竣工面积同比下降62.0%。            

三、建议

(一)坚持“因企制宜”,带动行业整体竞争力提升。一是加强我高资质建筑业企业的培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全重大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适当优先考虑本信誉好、质量高、实力强的建筑业企业,积极推进我建筑业企业参与本重大项目建设施工,为促进我建筑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二是要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模式,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方向发展。鼓励中小建筑业企业在细分市场中寻找市场空间,重点培养专业水平高、经营特色明显的专业承包企业,主动分包大型总包企业不能短时间高效率完成的工程建筑业任务

(二)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建筑业产业发展迈向高质量。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优化专业类别结构和布局。提高智能建造和装配式建筑在全新建建筑工程中的比例,加强技术研发应用,提升各类施工机械器具的性能和效率,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进一步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业企业中的应用。支持有实力的建筑业企业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提升在我建设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三)积极帮助本地建筑企业“走出去”。在积极优化市场的同时,加强市场开拓,鼓励企业走向全国以及国际市场参与竞争,扩大省外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在加大企业对外推介的同时,积极帮助外出企业解决资金和人才短缺问题,积极争取更多的本地企业获得对外合作的机会。全力帮助解决影响建筑企业在外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其提高生存、发展和竞争能力营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