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应念好“慎”字诀
文章来源:松阳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5-02-18 15:33:53 点击数:

《诗经》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道出了古人对慎终如始的敬畏。《尚书》“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的古训,提醒着掌权者须以“战战兢兢”之心对待手中权力。历史长河奔涌不息,“慎”字的回响始终激荡,无数仁人志士用他们的言行诠释了这一品格的深刻内涵。

清代“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任福建巡抚时,特意撰写《禁止馈送檄》,将“一丝一粒”与“民间膏血”等同视之。明代于谦巡抚河南时,每次进京“空囊以入”,留下“清风两袖朝天去”的佳话。东汉“强项令”董宣任洛阳令时,宁死不向权贵低头,用生命诠释“法度平如水”的为官之道。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时,坚持“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当代草鞋书记杨大可,担任重庆云阳村支书期间,始终把集体资产看作“碰不得的高压线”,带领村民发展特色农业闯出致富路……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唯有念好“慎”字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能筑牢防腐堤坝,永葆政治本色。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党员干部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和更加艰巨的任务,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考验。有的干部在“八小时之外”放松要求,在“朋友圈”中迷失方向,如重庆龙裕城乡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劲松,在调任国企后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频繁与商人老板交往,出入高档场所,逐渐被“围猎”,他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工程承揽等利益,单笔受贿从几万元上升到百余万元。有的干部在“第一次”时未能守住底线,最终滑向腐败深渊。如西宁市委原委员、常委、副书记汪山泉最初接受商人老板送的衣服、蔬菜等“小恩小惠”,逐渐发展到接受家具、装修,最终收受钱款和车辆。

这些教训警示我们,思想上松动一寸,行动上就会偏出一丈,慎独慎初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需要终身坚守的准则。党员干部当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无监督一个样。要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杜绝侥幸心理,防止迈出错误的第一步。在人际交往中,党员干部应择善而交,公私分明,净化“朋友圈”,结交爱民之友,秉公办事,公正廉洁。同时,要坚定为民谋利,遵守规章制度,守牢纪法底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要把党纪国法视为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做到行有所止,不逾矩、不出格。

总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员干部践行“慎”字诀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党员干部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挑战,不断提升个人品德和能力素质,在言行、用权、交友等方面时刻保持警惕,做到自律、自醒、自警,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