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松阳政协协商文化“五进”润民生
发布时间:2025-02-17 11:39:22信息来源:松阳县政协办

每逢周三下午,松阳县三都乡松庄村的“三乡人共享客厅”便热闹非凡。

原乡人、新乡人、归乡人围坐一堂,手捧热茶,你一言我一语,共商村事。村民宋奶奶指着墙上一幅色彩斑斓的涂鸦画,笑盈盈地说:“没想到我这乡下老太的画,还能印在农产品的包装上,一年还能分到几千块钱!”

这幅画背后,正是松阳县政协深入推进协商文化“五进”(进机关、进学校、进村社、进企业、进网络)的生动缩影。  

松庄村曾是偏远空心村,青壮年外流,老屋凋零。2020年,民宿品牌“桃野”入驻,游客涌入,新老村民矛盾却随之而来。上海投资者孙女士改造老屋时,因拆除方案与原住民产生分歧,工程一度停滞。问题被搬上每周三的议事会,双方一边品茶一边坦诚交流,达成共识:“老房子的灵魂不能丢!”最终,改造方案兼顾保护与创新,老屋变身网红民宿,孙女士还带动更多投资者进村。  

民宿带来人气,村庄发展步入快车道。新乡人提议将村民涂鸦印上农产品包装,归乡人牵线销售渠道,原乡人严把质量关。如今,村口美术馆陈列着近百幅村民画作,老人家们白天作画,晚上在民宿音乐会唱山歌,年增收超千元。“以前觉得‘协商’是干部的事,现在才知道,咱老百姓的意见真管用!”宋奶奶的语气里满是自豪。  

在“三乡人”议事机制推动下,松庄村从“空心村”跃升为“艺术村”,非遗竹编工坊、织造艺术中心相继落成,村集体年收入突破百万元。这一模式已复制到全县65个传统村落,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松阳县政协借鉴“三乡人”经验,推动协商文化延伸至乡村、学校、医院、企业等,打造了12个基层协商品牌,让“有事好商量”融入百姓生活。  

在新兴镇上安村,村民围坐“茶香议站”,以茶为媒议出“金点子”。通过数十次协商,村里拆除违建、发展有机茶、建设花园庭院,还创立“茶工超市”,为茶企和茶农牵线搭桥。“以前各干各的,现在遇事先商量,心齐了,村子美了,钱包更鼓了!”村党支部书记袁启章说。目前,类似议站已覆盖全县98个村,助力茶产业年产值增长15%。  

在丽水农林技师学院,一场关于食堂菜价的专题议事会让学生们印象深刻。食堂负责人晒出成本清单,学生代表提出方案,最终达成“不涨价、保质量”共识。“协商让师生心贴得更近!”该校校长吴建伟说。如今,教学计划、宿舍管理等事项均须经过学生代表协商,校园满意度提升至95%。  

松阳县家居装修产业曾因同质化竞争陷入混乱。县政协委员、县装饰装修家居建材商会会长李胜武引入政协协商机制,组织商户共议定价、资源共享。“遇事先商量,生意越做越顺!”商户季葱爱说。2023年,该商会获评全国“四好”商会,市场年交易额突破3亿元。  

如今,在松阳的田间地头、校园医院、企业车间,协商文化如春风化雨,润泽民生。正如松阳县政协主席廖宝云说的,“哪里有群众烦心事,哪里就是协商主阵地。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五进’品牌,让协商文化成为松阳‘二次创业’的加速器!”  


  
【推荐】 【打印】 【关闭】
主办:丽水市松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浙ICP备06037381号-1
技术支持:浙江万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 33112402000040号  网站标识码:3311240009
Copyright @ 2016 www.songyang.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