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近年来,我县持续出台政策优化营商环境,经济实现较快发展,2023年GDP增长8.2%,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值,居全市首位。然而,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优无止境,在走访企业过程中,我们仍发现以下现象:
一是发现部分企业在上规过程中,仍存在“结果性”告知的现象;二是企业安全生产、消防等普法宣传主要以宣传法律条款为主,较为专业,企业接受度并不高;三是部分企业“存在因同一问题被县、市两级执法检查重复罚款,或在检查时没有提醒整改便直接处罚的情况。” 四是各部门、乡镇从事合法性审查工作人员中,法学专业或持有专业证书的人员比例较低,且集中在部门,基层专业人才缺乏。
为全面实施营商环境增值行动,打造最有获得感、安全感的创业环境,我建议:一是由“结果告知”向“过程服务”优化。如针对拟上规企业,由各相关部门组成服务组,按月通报企业相关数据指标,遇到难点堵点,由服务组帮扶解决,同样的,在企业遇到其他问题是也应该为企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二是由“普法宣传”向“精准服务”转变。全面推行“谁执法、谁普法”,制作“以案说法”推文或小视频等容易接受的形式宣传,结合企业实际难题,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辅导;三是由“督查处罚”向“事前提醒”优化。强化事前风险点提示,让企业知道法律的“底线”和“红线”。同时,建立“谁执法、谁指导”工作机制,提升企业整改实效和满意度;四是由“普通监管”向“专业执法”去提升。遴选优秀法学专业人才充实执法人员队伍,出台激励政策,积极引导在职干部考取行政执法资格证、法律职业资格证,建立“部门带乡镇”、“师徒结对”等模式,提升基层法务干部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