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松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政务公开>>松阳动态>>部门动态

千年古村落的坚守与复兴

时间:2024-08-28 11:16:24 来源:松阳县档案馆 作者:王香花 点击数:

这是一份2014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同意松阳县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的函》,为推进松阳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步伐提供重要支撑。

松阳建县于东汉建安四年(199),是丽水市最早的建制县,格局保存基本完整的村落是贯穿松阳1800多年耕读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松阳的特色文化。

古老就是财富。2006年,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明确将保护古村落的发展工作放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高度,突出古建筑保护工作。2011年,按照“保留农村文脉、注重传承历史建筑文化”的要求,积极推进“松阳古村落”品牌建设工作。2012年,围绕“修复优雅传统建筑、弘扬悠久传统文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营造悠闲生活方式”要求,全面普查全县历史文化村落资源,编制保护利用规划,制定《关于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打造“松阳古村落”品牌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设立专项保护基金,成立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松阳古村落》《松古村语》等书籍,推动“松阳古村落”品牌建设。

2012年7月,县委制定并实施《关于加快建设生活富裕家园秀美人文和谐田园松阳的决定》,探索具有松阳特色的加速崛起之路,建设田园乡村,开展古村保护行动。2013年3月,鲍朝火等10位代表在县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快四都下山脱贫,更好保护传统村落”的建议。8月,县委、县政府对传统村落进行评价认定;10月,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打造“松阳古村落”品牌的实施意见》。2014年1月,松阳古村落文化研究会成立,把保护复兴古村作为一场特殊战役,打响“松阳古村落”品牌,全面推进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和有机发展。与此同时,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活态传承的原则,努力“建设一个核心区、打造四条示范线、建设30个特色村”,重点围绕“画好一张蓝图、建立一支队伍、制定一套政策”,打造“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县”。

2015年9月,松阳制定《松阳县各城各镇名村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行动方案》(2015-2020年),利用传统村落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经济资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活态保护、有机发展”的理念,打造全国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发展示范样本,古城古村古建筑保护利用典范。建立与百姓互为支撑、和谐共处、有机融合的工商资本利益联结机制,对村落生态、经济、文化、人心实施系统修复,开展乡村文明复兴行动,留住历史文脉,从下山脱贫到上山致富,建成云端秘境、过云山居、飞茑集等一大批精品民宿,杨家堂村、桃野民宿等5个点位入选山区26县“百佳网红打卡点”,成为省“百县千宿”试点县。培育“民宿+农业、文化、康养、研学、电商”等新业态,打造云上平田、原乡上田等田园民宿综合体以及浙江非遗特色民宿鸣珂里。

2020年10月,松阳提出建设“国家传统村落公园”,坚持“活态保护、有机发展”理念,用好用活“跨山统筹、创新引领、问海借力”三把“金钥匙”,将散落在绿水青山间的传统村落整合起来、串珠成链,一体规划、一体管理、一体经营,采用“中医调理、针灸激活”方式,给村落适度刺激,逐渐恢复其生命力,采取最少、最自然、最不经意的人工干预,使传统村落向着“风貌完整、舒适宜居、富有活力、人文和谐”的目标发展。至2022年底,松阳有78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成为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验区、全国“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试点县、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还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代表团参加首届联合国人居大会。“拯救老屋行动”被列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松阳县委、县政府高质量推进现代化“田园松阳”建设中,将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传统村落纳入全县文化发展战略,古村落保护实践和经验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成为展示中国乡村独特韵味和乡村振兴战略成果的“重要窗口”,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时代画卷中,擘画“活态保护、有机发展”新篇章。




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