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局锚定乡村振兴“神农鼎”和县委县政府“1412”行动目标,以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为总抓手,加快发展品质新农业,建设和美新农村,培育创富新农人,努力绘就“村美、人和、业兴、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取得较好成效。一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22亿元,同比增长5.09%,排名全市第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16元,同比增长8.4%;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5158元,同比增长12.1%。
(一)大力发展品质新农业。粮食生产:截至目前,完成油料种植面积1.117万亩(其中油菜0.998万亩、花生0.108万亩、芝麻0.011万亩)、产量0.0264亿斤(油菜);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95万亩(其中小麦0.51万亩、水稻3.47万亩、大豆1.98万亩)。茶产业:1-5月,实现茶叶产量5515吨、产值10.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2%、3.01%;浙南茶叶市场交易量44767吨、交易额476790万元、交易均价106.5元/公斤。成功举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浙江茶叶主销市场形势分析会。稳步推进有机茶谷建设,安排区域协调资金1500万元,现已下达500万元;松阳香茶品牌价值达45.26亿元,荣登2024中国茶品牌TOP50排名第27位。食用菌产业:上半年实现规模1955.5万袋,产量2.2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45%、18.64%。我县入选国家级食用菌产业集群项目实施县,争取第一批中央扶持资金2100万元。闽岩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获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实现农产品出口企业“零突破”。松阳香菇被列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二)建设提升和美新农村。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叶村乡横坑村、河头村入选第四批未来乡村创建村,叶村乡横坑村列入第十二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推进30个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其中3个村正式投入运行。开展市级“云上四都”和美乡村示范带创建,省级“红绿融合”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主体工程已完工。启动田园风貌整治,制订《松阳县菇棚整治提升实施方案》,完成菇棚排摸统计,建立“一户一册”。完成农民异地搬迁131户351人,占全年任务70.2%,发放搬迁农户补助728.65万元。开展闲置资产资源排摸工作,完成“一镇、一乡、三重点村”(象溪镇、雅溪口村、山下阳村、黄南村)和樟溪、叶村两个试点乡镇的调查工作。
(三)拓展强村富民新路径。2024年以来,累计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智能化生态肉鸡养殖共富项目、共富农事服务中心、茶香小镇茶叶精深加工区建设项目等县级增收项目4个,赤寿乡楼塘村邻里中心物业楼项目、裕溪乡共富乡村试点项目等乡镇级共富项目23个,总投资2.87亿元,预计给村集体带来增收1530万元。已实施“集体建”项目57个,签订合同价2700万元,给强村公司和村集体带来收益324万。截至6月30日,全县村集体总收入1.065亿元,经营性收入5815万元;总收入3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行政村完成115个,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31个;19个乡镇(街道)强村公司1—6月上报利润3314万元。开展“庭院经济一户一窝鸡”试点活动,择优确定象溪镇、新兴镇进行试点实施,预计可带动户均年增收1000-1800元。安排低收入农户公益性爱心岗位232个,均已全部上岗。
(四)加快培育创富新农人。开设茶叶、食用菌、中药材、插秧机、植保无人机操作等专题培训,上半年已完成培训7个班次、360人次,完成农民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1万余人次。精心打造“松阳茶师”“松阳工匠”等乡土人才品牌,被省厅认定为农民培训促共富品牌。推荐9人申报省级“乡村工匠”,11人获评“市级乡村工匠”。设立农创客协会,新增农创客120人,累计达799人,获评丽水市十大引领性农创客及十大新锐农创客各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