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松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政务公开>>松阳动态>>部门动态

“档案开放审核”中解读新中国第一次卫生革命

时间:2024-06-06 10:13:10 来源:松阳县档案馆 作者:王香花 点击数:

这是1956年7月松阳县人民委员会同意周时年等5人成立玉岩区中医联合诊所的批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这份68年前的向世人开放。翻阅封存已久的档案,仿佛穿过时光的记忆,沿着历史的足迹,找寻新中国成立初期,医疗资源严重缺乏,松阳卫生工作前行的脚步,感受医药人员砥砺奋进的初心,再现党中央对卫生事业的重视与支持、关注与期望,凝聚全行业的精气神。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群众贫病交加的状况急需政策指导。1950年8月7日至19日,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召开,“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成为卫生工作的三大原则,奠定了新中国卫生工作的基础。

松阳解放后,原县卫生院由县政府接管,改称县人民政府卫生院,既作为医疗机构,又作为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县委、县政府重视人民健康,认真贯彻执行“面向工农兵,与预防相结合”的工作方针。1950年县医务工作者协会成立,1952年7月改组为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将分散的个体医务工作者组织起来,各尽所能,救死扶伤。县卫生院经过核实,为117名具有行医能力的个体医生发放开业执照,为新开设的2家西药诊所核发营业执照。县内大多数中、西医药人员开始在药店坐堂行医。

为促进医疗机构向农村延伸、发展,1952年8月,江南、江北、古市、玉岩、靖居等5个区分别成立卫生所。与此同时,一些乡镇聘用个体中西医药师,建立联合诊所及其分诊所、医疗站,方便群众就近就医。由此,全县医疗组织体系初步建立,农村医疗网点逐步健全,医疗条件得到改善。

解放前的松阳,天花、流脑、赤痢、疟疾、麻疹、乙肝、丝虫病、钩虫病、蛔虫病等传染性、地方性疫病时常肆虐,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特别是1942年8月,侵华日军盘踞松阳期间,实施“细菌战”,致使鼠疫、霍乱、伤寒、炭疽等疫菌蔓延成灾,经久不绝。1950年,县卫生院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进行疫苗预防注射。1953年,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各区、乡镇和企事业单位相应成立爱卫会,户户订立爱国卫生公约,每年春、冬季节开展以消灭老鼠、跳蚤为主要任务的大扫除,夏、秋季节开展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主要目的大扫除,铲除蚊、蝇、蚤、鼠藏身孳生之处,净化卫生环境,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同年,县卫生院院部另设卫生防疫股和医疗防疫股,细化防疫专业分工。1954年4月,县、区乡均成立防疫委员会,行政村成立防疫小组。1956年,县政府又把卫生防疫职能从县卫生院剥离出来,成立松阳县卫生防疫站。全县卫生防疫工作逐步正常化、制度化、专业化,有效防范了天花、麻疹、丝虫病等疾病的发生。

妇女、儿童健康方面,1953年4月松阳县妇幼保健部成立,1954年9月并入县卫生院,1956年4月恢复设立松阳县妇幼保健部,后改为松阳县妇幼保健站。妇保站指导广大妇女做好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四期”卫生,降低妇科病的发病率,在城镇实行住院接生,在农村推行新法接生。每年国际儿童节,妇保站开展儿童健康检查,接种牛痘、卡介苗,服药驱蛔等工作。县卫生部门不断加强妇幼保健专业组织,增强妇幼保健专业力量,使全县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是新中国卫生工作建设的四大方针,不仅为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被部分学者称为“新中国第一次卫生革命”。




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