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教育局2024年抓基层党建和人才科技教育工作的落实情况
索引号: 00266437_x/2024-19664     发布机构: 松阳县教育局     发布时间: 2024-06-12 19:41:37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2024年上半年,县教育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及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县两会精神,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始终聚焦立德树人之根本,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进一步深化教育关键领域改革,统筹推动各级各类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发展,跑出教育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以更高站位抓政治建设。扎实开展教育系统党纪学习教育及廉洁教育系列活动,为全系统党员配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近1300册,各党支部结合实际制定学习计划,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支部书记讲纪律党课等形式开展学习。同时依托云端学送学上门等方式,推动离退休党员学习的有效覆盖。深入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深化清廉学校建设,古市镇中小学校入选第三批浙江省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

(二)以更实举措抓意识形态。始终秉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细化责任分工,制定明确的工作职责清单,严格实施年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的报备机制,增强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意识,构建完善的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关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点问题和风险点,通过党委会、交心谈话等方式定期进行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的分析评估,识别并分析思想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针对重大事件、情况、社会情绪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进行针对性引导,保证思想意识形态安全。

(三)以更严作风抓师资建设。将党规党纪、师德师风等内容纳入“松童向善·德师崇阳”幼教杯2024年全县幼儿园副园长及中层干部能力大比武。加大优质人才供给力度,2024年以来共引进教育人才38人,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6人,全面提升专业化师资储备水平。组织开展教育系统后备干部提升培训“百人千场”名师专家送教下乡观摩活动,共有304名教师参加。全县33个名师工作室开展常规系列培训,推选22名骨干校长、名师参加浙丽双名培训,推选7人参加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预选。,39人参加;组织公办民办幼儿园非编教师素养提升培训,271人参加;组织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39人参加全国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培训班。”

(四)以更高标准抓教育发展。2023年省三项监测指标领跑前列,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A等,全省第23;基础教育生态监测全省第7;教育工作满意度调查全省第16。2024年松阳县获评首批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入选省级深化校园足球改革试点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全域教共体(集团化)办学试点工作,实现义务教育全域均衡可及和优质资源共享。截至目前,建成融合性教育集团1对,共建型教育集团2对,共建型教共体5对,跨地区教共体9个。乡村学校占比100%,融合共建型占比100%,共享学校占比100%。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一是全面从严治党存在薄弱环节。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紧迫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到位,主体责任意识、“一岗双责”意识不强,敢管敢严的主观自觉仍有差距,在工程项目建设、教学设施采购、食堂管理等工作还存在短板。二是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招才引智“速度”亟需加快,教师队伍“引才难、留才难”问题较为凸显,招引机制不够灵活、通道不够畅通,集聚人才能力较为弱小。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比例低,在人才总量和密度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三是教育改革有待深化。教育局是典型的小机关大系统,牵涉面广、社会关注度高,面对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存在办法不多、措施不硬、锐气不足、顾虑较多等问题,导致部分教育改革难以推进。

(二)原因分析

一是管党治党责任没有落实到位。党员干部的常态化督促上用力使劲不够,管党治党责任没有彻底落实到基层最末梢。二是构建大党建格局还不够。在教育提质、项目建设等阶段性重点工作占用时间比较多,导致在谋划党建品牌、清廉品牌建设工作上存在不足,有辨识度的党建品牌创建不够突出。三是斗争意识和斗精神还不够。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找到基础教育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结合点,如何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助力产业发展、助力技能提升等方面问题还没透彻研究,融会贯通。

三、下一步目标举措

一是着力在强化党建引领上抓长效。持之以恒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确保主题教育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全面实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选优配齐配强学校领导班子。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校外培训机构落实党建入章和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拓展深化党建“三比三争”品牌创建、培树活动,积极开展清廉学校示范校创建。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层层落实意识形态“一岗双责”责任,持续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阵地管理,维护网络安全。

二是着力在教师队伍提质上蓄后劲。聚焦教师专业发展,做精做细职后培训,借助绿谷双名工程、名师工作室、借智办学等平台,促进高端名师培养对象的专业发展。充分利用省对山区26县的特级、正高教师评审支持政策,争取2024年在入选省级人才(“国千省万”培养计划)方面有突破。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畅通青年教师成才通道,加强思政课教师、中小学班主任和德育教师、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师德师风建设,针对酒驾醉驾顽瘴痼疾,落实“五个一律”,确保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酒驾醉驾“零发生”。深化教师人事管理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动态调整和管理机制,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长县域内流动机制试点工作。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中学紧缺学科师资建设,逐步配齐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

三是着力在教育质量提升上下功夫。实施“学前优享”工程,全力推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巩固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小学强基”“初中壮腰”工程,积极开展教育山海协作,深化校际结对帮扶合作,持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全面推进“县中崛起”,在推进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的基础上,系统谋划、深度实施培优扩面专项行动,对标省内优质高中,强化目标导向,拓宽升学途径,深化强基计划、农村专项、三位一体等高校招生制度研究,不断提升本科率、C9+2院校录取率。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完善技能培训体系,推进普职融通健康发展。发力冲刺丽水农林技师学院摘筹,持续加强硬件投入、师资培养、招生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浙江开放大学松阳学院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培育新时代工匠中的主平台作用,加强社区教育和培训工作。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