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教育局2024年工作计划
索引号: 00266437_x/2024-19661     发布机构: 松阳县教育局     发布时间: 2024-06-12 19:37:10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一)着力在强化党建引领上抓长效。加强党的二十大学习,全力开展符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且彰显松阳教育特色的主题宣传活动,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压实管党治党责任链条,落实好重大事项监督闭环管理机制,规范教育系统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风险防控。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各校领导干部对职责范围内意识形态工作直接抓、亲自抓,持续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阵地管理,做好网络清朗行动,坚决不给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全面实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选优配齐配强学校领导班子。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加强民办幼儿园党建工作,拓展深化党建“三比三争”品牌创建、培树活动,积极开展清廉学校示范校创建。

(二)着力在教师队伍提质上蓄后劲。全力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正面激励清单和负面管理清单制度。针对酒驾醉驾顽瘴痼疾,落实“五个一律”,努力达成2024年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酒驾醉驾“零发生”目标。实施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工程,将教师学历纳入学校年度考核,通过招引人才、教师在职学历提升等途径,努力完成“十四五”规划初中8%、高中20%的目标。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中学紧缺学科师资建设,积极争取发达地区的优秀教师到我县学校支教。拓展教师队伍培养培训新思路,借助绿谷双名工程、名师工作室、借智办学等平台,选派校长和骨干教师参加为期三年的绿谷双名工程培训项目,促进高端名师培养对象的专业发展。推进教师资源配置优化和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师准进淘汰制度,消除教育隐形缺编现象,逐步配齐幼儿园公办教师编制。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营造尊师重教、尊师重道社会风尚,以教师之强支撑教育之强。

(三)着力在教育质量提升上下功夫。全力推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直面普及普惠县创建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加大民办低散园、薄弱园整治力度,解决公办园劳动合同制教师工资低与、民办园教师工资待遇等短板,确保第三实验幼儿园2024年春季开园招生。系统实施“小学强基”、“初中壮腰”工程,积极开展教育山海协作,深化校际结对帮扶合作,持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全面推进“县中崛起”,在推进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的基础上,系统谋划、深度实施培优扩面专项行动,对标省内优质高中,强化目标导向,拓宽升学途径,深化强基计划、农村专项、三位一体等高校招生制度研究,不断提升本科出口率、C9+2院校录取率。加强职业教育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完善技能培训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完善技能培训体系,推进普职融通健康发展。全力保障丽水农林技师学院(筹)摘筹工作顺利推进,持续加强硬件投入、师资培养、招生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浙江开放大学松阳学院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培育新时代工匠中的作用,加强社区教育和培训工作,完成成人初高中学历提升328人、大专及以上学历822人的目标,推动95%以上乡镇(街道)建有老年学校,35%以上村(社区)建有老年学堂。推动特殊教育优质发展,继续推进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

(四)着力在五育并举上聚合力。加快推动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系统设计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小学阶段注重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注重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注重提升政治素养,推动学段衔接、相互配合、内外协调。加强法治宣教工作,积极做好各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工作,用心办好1会1操、5大联赛。不折不扣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确保优良率、合格率达到各类考核指标要求。积极做好全县“绿谷之春·文艺”“绿谷之春·美术”两大赛事选拔。深入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田园教育”研学活动。持续推进中小学生健康促进行动,强化落实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确保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更加注重健康人格培养,加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B级资格证书培训工作,全面启动“快乐星期三”活动,中小学生“课间十分钟”活动。

(五)着力在优质资源供给上深作为。积极争取各项专项资金,优化各项教育资金的使用,确保“两个只增不减”。落实生均财政拨款制度,确保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不低于省定标准。从服务县域发展的长远目标考虑,谋深谋细今后五年十年县域教育布局,推进建设南城实验小学、叶村幼儿园等续建项目,谋划培智学校迁建、丽水农林技师学院技师校区等项目。加快实施校舍安全、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不断缩小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以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全域教共体(集团化)办学省级试点为载体,进一步建立建强以五大中心镇为核心的区域性教共体,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快省现代化学校创建,做好2024年争创省现代化学校摸底工作。制订激励政策,激发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力量,解决农村优质师资不足、城乡教师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进一步加大慈善援教项目力度,多渠道充实山区艺术教师队伍。

(六)着力在教育综合改革上再提速。聚焦智慧赋能,用好松阳教育数字化改革试点特色项目“青体测”,落地贯通“田园优学 学在松阳”项目。深化省评价改革项目试点工作,运用好教育现代化指数、教育生态监测等手段,探索建立现代化教育评价体系。发挥督导作用,规范设置教育督导机构岗位,完善督学责任区和挂牌督导制度,加强对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自我监测与把脉,有计划、分步骤补齐短板弱项。巩固深化“双减”成果,落实课程教学改革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将校外培训机构纳入“大综合一体化”监管。

(七)着力在安全稳定上固根基。压紧压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统筹做好预防校园欺凌、防电信诈骗、防溺水、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专项工作,上好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深入开展“护校安园”、“护苗行动”等专项行动。提升校园安防能力和水平,开展教育系统安保技防大提升。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和信访工作,坚持早发现早处置。高度重视开学前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精准开展心理危机摸排对象的家访工作。切实加强中小学学籍管理,做好学生转学工作,确保“人籍一致”。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