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之窗 >> 松阳县人大 >> 代表风采
代表风采|潘国强:当好村民“代言人” 建设富美大毛科
(发布日期:2024-05-29 10:45:21  作者:  责任编辑:松阳人大点击数:

在大毛科茶叶共富工坊内,一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茶叶加工设备和直播间内,“这个月的订单量比以往几个月翻倍,必须手脚麻利”,板桥畲族乡人大代表、大毛科村党支部书记潘国强对打包的村民说道。

自从当选为人大代表以来,潘国强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他深知代表身份饱含人民期望,肩负人民重托,主动听民情、传民声、解民困,自觉做建言献策、服务发展、联系群众和干事创业的表率,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铿锵誓言。围绕谋项目、强产业、促发展,加快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在潘国强和全村共同努力下,2023年,大毛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29.7万元,比上年度增加了46%。坐拥云雾、湖景、星海、梯田、茶山、冬雪等独特景观的畲乡古村,正如板桥诗人周权笔下“空山晴滴翠,远水绿生烟”般焕发新机

一、履行代表职责,升级产业致富路潘国强秉承“项目为王”的理念,把产业发展作为大毛科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引进培育,有效促进集体增收。第一,盘活闲置房产,开辟发展“新空间”。为活化利用好角边自然村多年闲置的村集体用房,潘国强提出了建设茶叶共富工坊的想法,并带领村集体成立松阳县大毛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引入茶叶加工厂机器设备、茶叶生产SC认证和直播基地打造。通过公开招商,与此山茶叶有限公司以“租金+股份分红”的模式开展合作。每年增加经营性收入10.8万元。第二,锚定畲药产业,抢占发展“新赛道”。潘国强深知大毛科的山地立地条件十分适宜种植油茶,如何让油茶林的收益最大化?在收集村民心声,并结合实际考察后,潘国强率先与景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松阳县崇觉九蒸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的订单化运营模式,实现林下套种黄精药材种植580亩,促进林下套种产业发展,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带动农户就业50余人,人均年增收万余元。

二、强化为民意识,铺就生态致富路。潘国强立足大毛科村优良的生态条件、自然景观和特色民族风情,大力开发村寨文旅资源。通过走访麒上村、麒麟湖,潘国强提交了大毛科村庄环境整治提升的建议,经乡人大交办、督办,争取到了近300万元项目资金,完成了麒上景区道路拓宽硬化、灯光亮化、古树公园、公墓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麒上传统村落、麒麟湖、露营基地、观星平台整体提升,更加彰显畲乡特色和乡土风味。今年4月,大毛科村入选浙江省首批幸福河湖建设高品质水美乡村。依托“一村一山一湖”的独特景致,潘国强提出打造“茶语间”“星空下”“云端上”“山野中”等多个旅游场景,推动麒上村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发掘发扬特色民俗节庆活动,大毛科麒麟湖边每年举办云林茶会,扩大麒上3A景区知名度。2023年作为主会场承办“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得到新华网、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浏览量突破130万次,实现了“文化出圈”。云歌会后,不少省内外游客慕名来到麒上村,乡村旅游带来的惠民富民效益日益显现。

三、发挥代表作用,壮大特色产业路。通过整合本村丰富优淳的香茶、香榧、香油和土蜂蜜等农特产品,融入“畲乡有味、板桥有礼”区域公共品牌,潘国强带头推动村民发展“三香一蜜”产业。一是推动茶产业发展延链增效,持续深化与中国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建联建,发挥好科技特派员的作用,破解茶产业制约因素,走出“茶科技赋能、茶文化铸魂、茶产业提振”的富民强村新路径,规模化培育1222亩有机茶园。二是推动油茶种植产能升级,培育1559亩高山原生态山茶油基地,并鼓励林下套种,种植小香勾、多花黄精、三叶青等畲医药面积200亩,今年还将新增400亩。三是推动扶贫蜂项目发挥实效,鼓励青年返乡创业,发挥“领雁”作用,培育扶贫蜂“保育员”,实现扶贫蜂代养,土蜂蜜代售,既解决了农户缺乏养殖技术的问题,又解决了蜂蜜的销路问题,让低收入农户“零成本”投入,“零风险”增收。

接下来,潘国强表示将继续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招商引资,带头开展“双招双引”,持续提高麒上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旅游业态,将大毛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