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松阳县婚俗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松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1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松阳县婚俗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为推进我县市级婚俗改革实验区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社会风尚,促进婚姻幸福、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根据《民政部关于开展婚俗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浙江省民政厅关于推进婚俗改革工作的通知》《丽水市婚俗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倡导全县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取向,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精神面貌。
二、目标任务
全面建立婚俗改革长效机制,县、乡镇(街道)、村(社)联动,深入推进婚俗改革。以弘扬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为主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化全周期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婚姻家庭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质量,促进和谐婚姻家庭建设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宣传倡导现代文明简约的婚礼仪式和优秀中华传统婚俗文化,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深入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家风带民风,不断提升群众婚姻家庭稳定性和幸福感。探索开展文明简约“甜蜜经济”试点,将婚俗改革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结婚+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工作内容
(一)深化全周期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深入贯彻落实《婚姻家庭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和服务工作指引(试行)》,持续完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深化县级婚姻家庭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健全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网络,增强服务的可及性和专业性。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设立婚姻家庭辅导驿站或者婚姻家庭辅导室,积极搭建多层次、广覆盖、便捷化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平台。统筹村(社区)、社会治理中心、社会组织等力量,推动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进家庭、进村社、进校园、进企业。线上线下深化婚前辅导、婚姻家庭关系调适和离婚冷静期辅导服务,构建全程无缝隙婚姻家庭“生命周期”服务链,形成“主动干预—跟踪辅导”的服务机制,提供长效、专业、精准服务。建立民政、司法、妇联、共青团、法院、检察院等多部门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探索“法律+婚姻家庭”“社工+婚姻家庭”“志愿服务+婚姻家庭”等服务模式,推动和谐婚姻家庭建设。加强婚姻家庭领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婚姻登记工作人员和婚姻家庭辅导员、志愿者考取婚姻家庭咨询师等职业技能证书,提高基层婚姻家庭辅导标准化、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二)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贯彻落实《户外结婚登记颁证基地建设和服务工作指引(试行)》,深化结婚颁证服务创新,设计符合婚俗改革精神的特色颁证词,加强室内颁证厅和户外结婚登记颁证基地规范化建设。健全特邀颁证师制度,健全完善由县领导、道德模范、文明家庭、金婚夫妇等组成的特邀颁证师嘉宾库,常态化开展“县领导颁证日”、集体颁证、个性化颁证、婚礼式颁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颁证仪式的教育意义。倡导和推广体现优秀中华文化的传统婚礼,组织举办集体婚礼、纪念婚礼、慈善婚礼等特色突出、文明节俭的现代婚礼。开展婚前教育,提倡适龄婚育、主动婚检、优生优育,为有需要的新人提供婚前孕前心理评估、心理调适以及婚前法律咨询等服务,增强当事人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联合共青团、妇联、工会等单位和组织,搭建联谊平台,丰富交往载体,开展公益婚恋交友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提增婚育意愿,提高人口发展质量。
(三)着力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打造环境优美、富涵文化、智能高效、群众满意的暖心服务婚姻登记机关。积极创建公园式综合性国家5A级婚姻登记机关,集婚姻登记、婚前教育、婚姻家庭辅导、婚姻文化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突出平台赋能,争创全省“十佳婚姻登记机关”。加强户外结婚登记颁证基地规范化建设,推动多场景的文明简约婚礼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有效覆盖、功能齐全、温馨便捷的婚俗改革大阵地。加强婚姻登记场所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婚姻家庭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健康文明、简约适度的婚俗文化。贯彻落实《婚俗文化展示馆建设工作指引(试行)》,推进婚姻文化展示厅、婚姻家庭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加强部门联动开展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的专项整治,形成制度性政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破除高价彩礼和婚宴随礼攀比等陈规陋习,降低婚育成本,助力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四)持续传承良好家风家教。把家风家教作为党员干部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党员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廉洁从政,引导党员干部家属成为廉洁家风建设的重要力量,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广泛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挖掘和弘扬传统家风家教家训文化,积极搭建示范平台,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引导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开展“五进”活动,联合宣传、共青团、妇联等部门,采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常态化开展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进家庭、进社区、进村庄、进校园、进企业活动,善于用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榜样来净化社会风气、感化邻里、和睦家庭。
(五)推动婚俗改革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积极推进综合性婚姻登记机关、户外结婚登记颁证基地、婚俗文化展示馆、 文化礼堂、家宴中心等婚俗改革载体平台建设,努力为新时代文明简约婚礼仪式提供更多公益性的场所支持,提升服务品质,宣传文明简约观念,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婚俗文化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红色文化、现代文明等深度融合,增加优秀婚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努力将婚俗改革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深化婚登服务供给,结合5A婚姻登记机关创建,融入一站式的婚登衍生服务,为新人提供婚事简办、新办的贴心服务。深化“结婚+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串联县域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引导景区、民宿、餐饮、摄影等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甜蜜经济”的实现新路径。在实现全域婚俗改革、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婚姻家庭文化产业发展,引导理性消费、合理消费,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4年8月—2024年10月)
结合实际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建立组织领导架构,明确部门职责分工。
(二)全面实施阶段(2024年11月—2026年5月)
全面落实婚俗改革工作各项举措,各有关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紧扣任务节点,落实有关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作,按时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三)总结提升阶段(2026年6月—2026年8月)
按照省市民政部门要求,对婚俗改革工作进行自查总结,树立先进,形成特色亮点,形成长效化、常态化的婚俗改革工作机制。
五、保障措施
婚俗改革工作由县府办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县纪委监委机关、组织部、宣传部(文明办)、社会工作部、法院、检察院、财政局、民政局、司法局、市场监管局、文广旅体局、卫健局、教育局、总工会、团委、妇联、文联、融媒体中心、乡服集团、各乡镇(街道)等参与单位要加强沟通和协同配合,建立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统一指挥、协调有力的工作协调机制。要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及各类社会组织作用,培育先进典型,构建社会多方协同推进的参与机制。要加强婚嫁活动的事前引导、事中监督,规范群众的婚嫁行为,引导群众自我宣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推进移风易俗、婚事新办简办不断深入人心。
附件:松阳县婚俗改革工作职责分工
附件
松阳县婚俗改革工作职责分工
单位 | 职责分工 |
县府办 | 协调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开展婚俗改革工作。 |
县纪委监委机关 | 加强对党员干部操办婚宴喜事的监管,接受群众监督举报,及时查处党员干部相关违纪行为。 |
县委组织部 | 牵头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将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践行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评价、党员积分管理范围,组织签订党员干部廉洁操办婚宴喜庆事宜承诺书。 |
宣传部 (文明办) | 统筹指导婚俗改革的宣传工作,组织文明办、民政局、司法局、妇联、团委等部门共同开展宣传,大力宣传文明节俭婚事新风,对违规事件及时曝光,对正面典型及时褒扬、为婚俗改革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指导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开展移风易俗教育宣传工作;牵头开展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进家庭、进社区、进村庄、进校园、进企业活动;负责推出婚俗改革系列精神文化产品。 |
县委社会工作部 | 将婚事新办、喜事简办写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经费补贴、政策扶持等方式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专业人才发挥积极作用;搭建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在婚姻家庭辅导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
县财政局 | 统筹安排资金用于婚俗改革工作。 |
县融媒体中心 | 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深入宣传婚俗改革的重要意义和先进典型,营造浓厚氛围,加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 |
县民政局 | 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全县婚俗改革工作,按照国家5A级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加强婚姻登记机关场所和文化建设,丰富完善婚俗文化展示馆功能,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积极推动结婚颁证服务创新,提升婚姻颁证员技能水平,完善特邀颁证师颁证制度,建立健全地方领导、道德模范、文明家庭、金婚夫妇等特邀颁证师制度;建立完善离婚冷静期制度和婚姻家庭辅导长效机制;推动婚俗改革与甜蜜经济融合发展。 |
县法院 县检察院 县司法局 | 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婚姻家庭法律法规的宣传,做好婚姻家庭案件调解审理和当事人合法权益保护。 |
县总工会 团县委 县妇联 | 发挥工青妇团体志愿者的作用,在职工、青年、妇女等群体开展婚俗改革宣传教育,弘扬松阳优秀家风家训;组织开展“最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组织举办婚姻家庭辅导活动,牵头组织恋爱交友活动,牵头组织举办集体婚礼、纪念婚礼等。 |
县市场监管局 | 加强婚宴酒席食品安全、市场价格的监管,加强对农村家宴中心厨房建设规范化指导,加强对乡村厨师的食品安全培训和指导,引导酒店、农村家宴做好“反餐饮浪费”、“公筷公勺”等工作,推行文明简约婚庆套餐。 |
县文广旅体局 |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婚俗改革的宣传工作;发挥文化礼堂、书房、乡村博物馆引领作用,结合我县婚俗、民俗、非遗文化,整合文旅资源推出秘境松阳甜蜜之旅路线,积极引导属地举办吉祥喜庆又具有松阳特色的婚俗文化活动,推动婚俗改革和文旅产业共同发展。 |
县文联 | 推出婚纱摄影打卡点,推动婚俗改革和文旅产业共同发展。 |
县卫健局 | 创新婚育文化载体,宣传、引导新人适龄婚育、主动婚检、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为有需要的新人提供婚前孕前心理评估和婚前孕前心理调适服务,做好优生优育指导工作。 |
县教育局 | 配合开展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进家庭活动,加强文明教育,引导师生远离封建迷信和落后习俗。 |
乡服集团 | 探索婚嫁服务新业态,培育甜蜜经济产业。 |
各乡镇街道 | 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发挥村(社区)和党员带头作用;将移风易俗列入对各村(社区)年终考核重要内容,将婚俗改革相关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专项内容;加强对婚俗改革的集中宣传教育和引导,激发各村红白理事会积极主动参与婚事办理,通过教育、规劝等方式引导村民自觉遵守相关规定;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管理工作机制,深入持久地发动群众参与婚俗改革工作。 |
松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松阳县婚俗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黑章).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