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新老浙南茶叶市场过渡工作的建议
索引号:     发布机构: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04 10:20:00

文号: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政协十届三次会议重点提案答复表

答复类别:A

提案人

妇联界别活动组 

提案号

86号

提案案由:关于做好新老浙南茶叶市场过渡工作的建议

妇联界别活动组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做好新老浙南茶叶市场过渡工作的建议》,由县委书记莫靓领办,交由县市场监管局主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建议办理过程

今年4月领办该提案后,我局局党组高度重视,在党组会上进行专题研究,成立由局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建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目标明确、责任具体、工作有效”工作要求,确定建议案办理分管领导及责任科室,确保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建议案办理过程中,我局分别于5月20日、5月27日、6月16日与政协委员开展主题为《关于做好新老浙南茶叶市场过渡工作的建议》的协商,并于7月4日专门召集提案人召开面商会,面对面沟通交流提案事项的相关内容,虚心听取意见建议,共同会商提案事项的办理。

二、提案办理意见

浙南茶叶市场是涵盖交易、物流、电子商务、检测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茶叶交易专业市场。市场联结我县茶园15.32万亩,辐射和带动浙江省内及全国主要产茶地福建、湖北、江西、安徽、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市1000余万亩茶园,惠及茶农300余万,销售网络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2003年起,浙南茶叶市场先后荣获全国重点茶市、中国商品市场百强、全国诚信示范市场、农业部定点市场、省重点市场、省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五化商品交易市场、省服务业重点企业等多张“金名片”,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认定为“中国绿茶第一市”,是全国最大的绿茶产地市场、全国绿茶价格指数发布地。2023年,实现交易总量8.17万吨,交易总额67.21亿元,交易总量、交易总额连续多年领跑全国同类市场。

(一)做优市场服务,提质增效壮大浙南茶叶市场品牌效应

1.靠前谋划市场增量。我局多次与市场举办方会商,了解到出于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市场稳定性的考虑,目前浙南茶叶市场由于资金、规划或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原因,暂时不会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对浙南茶叶市场功能区调整的目标已纳入新茶叶市场建设中,新市场规划面积41.62公顷,是原市场的6倍,开辟茶叶展示展销区、大宗茶叶批发集散区、冷库冷链区、物流仓储区、包材设计集聚区、电商直播区等功能区。打造全国知名的全品类、全时段茶叶集散中心,全国知名的茶叶仓储中心、电商发展中心、供应链中心,覆盖吃、住、游、购、娱全过程消费链条。

2.大力提升茶叶品质。针对本县地域特点,聚焦茶叶安全领域,以浙南茶叶市场为重点区域,制定专项抽检计划,以市场内的茶农、茶商及周边经营户销售的茶叶为重点目标,根据不同品种茶叶的季节性特点,每年完成茶叶专项抽检500批次,以发现问题为目标,严厉打击农药残留、非法添加等违法生产经营行为。2023年开展茶叶专项抽检,其中有6批次不合格,均立案查处。今年以来已开展茶叶专项抽检110批次,检测结果均合格。此外,我局持续推进初制茶厂规范整治提升工作,推进茶叶加工企业的整体提升。现有赤寿乡娄塘茶叶加工集聚区和西屏街道竹客口村茶叶加工小微园,成功培育振通宏、香惠等超亿元龙头企业。推动“有机茶谷”项目落地,鼓励悠谷春、绿茗峰茶叶企业打造有机茶品牌。鼓励引导茶叶企业开展SC取证及有机茶基地培育、认证,茶叶生产企业2023年新增取证8家,今年新增4家,全县现有取证企业共计46家。

3.聚力提升品牌价值。制定《地理标志产品·松阳茶》市级地方标准,提升区域公用品牌的核心价值。全面推进“松阳茶叶在线”场景应用,推行茶园肥药减量增效,茶叶茶青交易双卡溯源,保障茶叶品质安全。在浙南茶叶市场设立知识产权咨询服务点,针对企业商标注册、地理标志授权许可等工作进行指导,开展执法案例进市场,切实提高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意识。部署开展“雷霆”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结合茶叶过度包装等问题整治,加大对县域范围内茶叶企业地理标志使用的检查力度。在日常执法检查的同时,加大对松阳茶区域公用品牌的宣传,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请地理标志授权许可使用。

(二)强化内外联动,延伸茶叶地瓜藤蔓壮大市场发展根系

1.主动公开收费标准。深入市场,收集整理市场业主意见建议,并对场内收费事项进行汇总统计,形成建议清单反馈给市场举办方,市场举办方听取并吸纳市场业主的合理建议,已对相关内容进行整改(如采取收费事前公示、与业主委员会提前沟通收费事项等措施公开透明收费项目)。同时督促业主委员会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及时主动向市场举办方反映市场业主的需求,确保业主的声音被充分听取和尊重,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2.提供补贴吸引客商。为进一步推动松阳茶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促进茶产业链的持续发展,我局联合县乡村振兴服务集团制定了《食宿消费券发放使用办法》,发放50万元食宿消费券。消费券主要面向前来浙南茶叶市场采购的茶叶采购大商、参加2024年松阳茶产业发展大会的外地客商等,为茶商在松阳期间的食宿费用提供实质性补贴,进一步激发采购热情与积极性。召开以“万商聚松阳 香茶响天下”为主题的松阳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会上,公布并表彰了“茶十佳”系列评选结果,评选出“十佳外地采购商”“十佳外创茶先锋”“十佳风云茶商”等奖项共计56人,以荣誉奖项为杠杆,有效营造了茶产业内外联动、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3.建设“松阳茶师”队伍。实施“松阳茶师”百千万培养工程,是松阳茶产业突破土地和人力资源瓶颈的重要路径,带动“松阳茶”走出松阳唱响松阳,推动茶产业跳出松阳发展松阳,打造“走全国、种全国、卖全国”模式升级版。“松阳茶师”在四川、贵州、江西等地建立茶叶基地10万亩;开办茶叶加工厂100家,总产值2.5亿元,80%的茶叶回松销售;开设外地松阳茶营销店200家,销售额4亿元。随着“走全国、种全国、卖全国”茶产业总部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推进,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茶叶保健品、茶叶食品、茶餐饮、茶乡旅游等相结合的茶业全产业链,有效地推进了茶产业转型升级。

(三)强化执法监管,规范市场交易秩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1.专项检查,多维治理规范场内直播。我局指导市场举办方制定了《浙南茶叶市场直播制度》,对场内直播团队开展入场登记备案、明确直播要求、违规惩处等相关内容,规范市场内的直播营销行为。今年以来,我局于茶叶交易高峰时期,对茶叶市场内的19家直播团队开展专项检查及约谈工作,对市场店铺中在售茶叶的标签和电商宣传页面及高频次违法行为,如虚假宣传、过度包装等,进行逐一检查,并责令立即整改。今年4月以来,开展网络直播营销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理工作,对全县网络直播行为开展重拳整治,截至目前,已立案11件,结案5起,移送公安1起,处罚5.97万元。

2.全时监管,重拳打击优化营商环境。我局依照“四个严禁”督促市场举办方落实场内环境管理及氛围营造,严禁抽烟、乱扔垃圾、乱吐痰、茶叶落地打包等不文明行为;全时入驻联合市场举办方重拳打击“封面茶”,通过定期巡场抽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等方式,严肃杜绝掺陈掺末等不诚信经营行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采购商放心采购。自春茶上市以来,共开展“封面茶”专项检查4起,协调处置交易纠纷6起。

3.深度调研,聚焦民情做好市场过渡。为更好发挥茶叶市场的集散和窗口功能,松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市场的转型发展,我局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市场调研,聚焦新老市场过渡广泛征求意见,收集社情民意,并形成《关于浙南茶叶市场迁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调研报告,为县委县政府规划新茶叶市场建设提供参考。积极推介新市场,在松阳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我局对新扩建茶叶市场项目进行了解读和推介,就浙南茶叶市场发展概况、新茶叶市场建设规划情况等方面作详细介绍,为浙南茶叶市场的迁建工作预热暖场,提升新茶叶市场的影响力和知晓度。

(四)下步工作

1.强化驻场管理规范场内交易秩序。常态化开展浙南茶叶市场驻场管理,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监管服务,指导市场做好规范化运营。提升交易诚信体系,加大对“封面茶”等不诚信交易行为的监管与打击力度,确保市场茶叶的真实品质。通过检测手段与严格的质量追溯系统,从源头上保障茶叶的品质,维护市场的纯净与诚信。指导市场运营主体建立茶农茶商信用体系,制定市场准入机制,在市场不诚信交易者,首次发现予以警告,再次发现列入市场准入黑名单。

2.强化规范建设促进市场提档升级。为提升市场安全规范管理水平,2024年我局开展了浙南茶叶市场食品安全规范化建设工作,下步,我局将结合市场实际,根据方案和重点任务清单,细化工作任务,逐条对照评价细则查找薄弱环节,倒排时间,确保浙南茶叶市场AA级创建工作顺利完成。

3.强化调研走访助力市场平稳过渡。我局将协助县委县政府做好新旧市场过渡过程中相关工作,利用自身的职能优势,做好过渡时期的市场秩序管理、社情民意收集、新市场品牌打造等相关工作,确保新老市场平稳、顺利过渡。

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及浙南茶叶市场发展的关心与支持!

承办

负责人

黄黎伟

承办人

余松  

联系电话

8063314

松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7月22日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