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老龄化”,打造山区特色新型城镇化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助餐服务再扩面。推进全县域助餐服务一体化建设体系,构建以县级配送餐中心为核心,乡镇(街道)级配送中心站为枢纽,村级配送服务点为网底的“1+X+N”全县域助餐服务模式。制定出台《松阳全县域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推进公共服务跨山统筹一体化改革工作,今年在裕溪乡、枫坪乡改建两家乡镇级配送餐中心,实现全县域配送餐服务网络全覆盖。建设“配送餐+集中就餐”助餐服务网络,覆盖19个乡镇(街道)182余个村(社)。截止目前,已累计完成助餐配送餐服务38.5万余人次,惠及1000余位老人。二是推进乡村两级居家养老服务第三方一体化运营体系建设。今年以来我局针对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长效运营难、服务能力弱、管理水平低等问题,结合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第三方运营不规范问题整治,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将乡、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统一委托第三方专业化运营。先后出台了《松阳县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评估与补贴实施细则》《松阳县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运行评估和补贴工作指引》、《松阳县居家养老服务资金补助政策》,制定乡、村两级居家养老服务第三方运营推进方案,推进了城乡养老服务资源统筹、供需对接、综合服务。目前,全县19家乡镇(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70家村级照料中心已全部委托第三方专业团队运营,有效提升了乡、村两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管理服务水平。三是全面推进养老服务爱心卡。今年我县指标任务为出台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和养老服务“爱心卡”制度,完成“爱心卡”老年人年度开卡任务6000张。目前已联合县财政局正式印发《松阳县健全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的通知》,加快“爱心卡”方案实施。四是努力提升老年福利及品质服务。全面完成户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任务改造并通过验收;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我县任务为68万元,目前已申领优惠码44户,完成改造7户,已拨付资金11.937万元,完成进度17.55%,11月底预计全面完成改造任务。
(二)着力“兜底性”,持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一是进一步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截至目前,全县低收入对象为4535户7069人,其中:低保3688户5532人,低边在册649户1336人,特困供养人员201人。发放各类资金5435.8286万元。二是确定松阳县为浙江省级低保对象服务类救助项目试点县。9月18日,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松阳县为浙江省级低保对象服务类救助项目试点县,试点时间1年。松阳县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对象为重点,聚焦困难群众康复服务问题,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建立全县康复服务类社会救助清单,加快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规范运行,构建“动态监测、需求评估、资源匹配、精准服务、监管有力”的服务类社会救助运行机制,形成资源有效整合、供需精准匹配、流程标准规范、成效可感可及的服务类社会救助格局,为全省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提供松阳实践经验。三是以“善居+”为切入点打造社会救助运行新机制。我局深入践行“物质+服务”救助理念,2023年以“善居+”工程为切入点推进助联体品牌项目运维改革试点,通过整合政府+社会两方面的救助资源23项,联动乡、村两级救助服务站点对接项目需求,引导省妇女儿童保护基金会、余姚农商银行基金会等社会力量参与,累计完成220户善居工程,同步开展暖心陪伴等服务项目,链接服务项目14个,搭建了“力量联合,系统联通,工作联动,机制联建”救助运行新机制。通过新机制的运行,今年已实施助联体项目70个,投入资金800.5万元,联动15个部门,入驻社会组织10个,实现服务覆盖率92%。四是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取消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按照全面覆盖要求推进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建设,为因重病、重残、重大变故等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家庭和个人提供救助帮扶,打通了服务困难群众“最后一米”。截至当前,开展临时救助1001人次,支出资金127.2109万元。
· (三)加强“普惠性”,不断优化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一是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加强对全县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和服务,2024年至今共办理行政许可事项29 件,其中:登记成立社会组织5 件,变更登记 13件,注销登记 11件 ;受理年检239 家,通过年检239 家,年检率100%。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目前4A5A级社会组织达到25家。2021年以来存量“僵尸型”社会组织整治率已达100%。坚持依法行政,建立“红黑灰名单”管理制度,共有174家社会组织列入红名单,32家社会组织列入灰名单。二是规范区划地名管理。及时完成地名地址数据维护、界桩界线联检等日常工作。规范地名建设,编制具有松阳特色的地名规划,开展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专项行动,优化地名服务,推动地名文化多级共同治理,搭建“数字门牌•一码通”等智慧地名场景,建设“家门口码上办”,实现群众办事“零跑办”。三是持续深化殡葬改革。群众“身后事”基本服务免费,已完成制定出台文件《松阳县民政局关于印发松阳县实行群众身后事基本服务免费实施方案的通知》,落实遗体火化免费、遗体接运免费、遗体普通冷藏免费、遗体告别或守灵减费、骨灰盒免费、骨灰寄存免费六项基本服务免费。利用殡葬惠民政策画报和宣传册及国家宪法日、森林防火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主动宣传惠民殡葬政策,提高殡葬惠民政策的知晓率、惠及度和规范性。四是优化婚姻登记场所效能。新建5A婚登中心,探索开展县领导颁证制度,连续组织开展“520•集体婚礼”“七待有你·幸福朝夕”结婚登记集体颁证系列活动,积极推动甜蜜经济试点,推进“结婚+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松阳县为丽水市婚俗改革实验区试点地,试点时间2年。围绕市婚俗改革实验区试点创建工作,深化全周期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建设。五是推进救助站提升改造。
(四)聚力专项整治,确保民政领域风清气正。根据省市县部署,开展民政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重点聚焦养老、殡葬、社救领域,制定实施方案,强力推进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发现问题数8个,推动整改问题数8个。一是养老工作领域。着重围绕政策文件是否落地、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规范管理长效运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展检查,发现问题4个,涉及部分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提升;委托第三方运营不规范;第三方运营协议责权不明确;第三方运营服务不到位与群众需求有差距。二是殡葬工作领域。发现问题2个,涉及县殡仪馆未在显著位置公布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文件依据、减免政策、举报电话、服务流程和服务规范;县殡葬服务机构2名工作人员收取利事烟,2名工作人员已进行相应处罚;三是社会救济工作领域。围绕精准救助目标,全面排查和整治社会救助领域存在的问题,累计排查救助对象1500余户,新纳入符合条件对象241户,清退不符合条件对象305户。在推进专项整治行动过程中,发现问题2个,涉及部分工作人员对新政策理解不够深入;信息共享存在一定障碍。以上问题均已整改。
二、特色亮点工作
试点工作:
一是县级助联体项目纳入省民政厅2024年试点。以善居工程为切入点推进助联体品牌项目运维改革省级试点,通过整合残联、慈善等多部门资源,联动乡、村两级救助服务站点对接项目需求,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累计完成60户善居工程,搭建了“力量联合,系统联通,工作联动,机制联建”救助运行新机制。
二是开展松阳县“乡村康养联合体”改革试点工作。以古市镇岗下村养老康居工程试点为切入口,整合老年助餐配送餐中心、老年健康、老年照护、老年康复、老年文体活动及助老服务等设施,建设“老年公寓+养老服务”综合体,为入驻农村老人提供“家门口”养老服务。康养联合体覆盖率达到89.5%。出台《松阳县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补助办法》,发放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6.89万元。
三是松阳县为丽水市婚俗改革实验区试点地,试点时间2年。围绕市婚俗改革实验区试点创建工作,深化全周期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建设,新建5A婚登中心,探索开展县领导颁证制度,连续组织开展“520•集体婚礼”“七待有你·幸福朝夕”结婚登记集体颁证系列活动,积极推动甜蜜经济试点,推进“结婚+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四是松阳县为浙江省级低保对象服务类救助项目试点县,试点时间1年。松阳县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对象为重点,聚焦困难群众康复服务问题,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立全县康复服务类社会救助清单,加快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规范运行,构建“动态监测、需求评估、资源匹配、精准服务、监管有力”的服务类社会救助运行机制,形成资源有效整合、供需精准匹配、流程标准规范、成效可感可及的服务类社会救助格局,为全省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提供松阳实践经验。
省市民生实事:
一是殡葬服务更惠民。自去年11月1日起,将原有的4项基本殡仪服务费用免费提标扩面至6项,实现了遗体接运、遗体存放、遗体守灵或告别、遗体火化、骨灰盒和骨灰安葬(放)的全流程免费,并且免费对象范围也相应扩大,惠民形式从过去的救助保障形式逐步向普惠型殡葬服务保障形式过渡。
二是老年木玩进机构。为养老机构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生动诠释了“积极老龄观 健康老龄化”的生活理念。让“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美好愿景照进了现实,温暖每一位老年人的心田。今年市政府将“老年木玩进机构100家”列为市民生实事,按照任务分解,我县需完成10家。目前,已完成12家机构产品安装、人员培训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