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产业集聚区地下水污染防治 助推地方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索引号:     发布机构: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18 16:21:40

文号: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县政协委员提案答复表

答复类别:A

提案人

民盟界别活动组

提案号

36

提案案由:加强产业集聚区地下水污染防治 助推地方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尊敬的民盟界别活动组:

您在松阳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加强产业集聚区地下水污染防治 助推地方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我局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地下水污染防治基本情况

近年来,松阳县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工业经济的融合健康发展,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遵循科学、环保、经济的原则,先行先试实施了一系列污染防治措施,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产业集聚区地下水污染得到有效改善。

主要措施

(一)科学制定积极谋划,持续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项目。通过松阳生态产业集聚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项目和补充调查,摸清工业园区环境底数,追溯地下水污染成因,建立模型精准锁定地下水污染污分布范围和污染程度。依托松阳县西屏工业园及江南工业园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针对集聚区早期区块的历史存量污染,采用“污染源排放控制+存量污染削减+下游可渗透反应墙(PRB)风险管控”的技术路线,开展地下水污染管控修复工作。目前该试点项目已完成建设,在江南和西屏优先管控区下游因地制宜构筑注入式PRB和漏斗门式PRB,对江南中段7200m2油相污染区的多相抽提和原位注射,江南和西屏区块28.7万m2重点管控区企业自主抽出-处理,有效削减存量污染,降低地下水污染浓度,避免污染物向下游扩散,有效改善地下水对地表水的污染,确保园区水质向好发展趋势。

(二)坚持重点行业源头防控,严防地下水污染进一步增加。全面实施不锈钢行业技术革新,强化行业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不仅提升了园区企业的环保治理水平,同时大幅减弱了地下水污染迁移扩散的水文驱动力,为持续改善县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坚实保障。一是酸洗场地改造。将传统“地埋敞开式”酸洗池改造成“架空密闭一体化+自动进退料”的酸洗设施,有效控制和减少跑冒滴漏现象,真正做到“暗改明、下改上”。二是轧机场地改造。按照技术导则的统一标准完成轧机和拉拔机地面防渗漏改造,严防机油渗漏风险。三是拆除燃煤锅炉和炉窑,减少燃料堆场和相关设置在淋溶作用下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四是污水管网改造。完善雨水、生活污水、生态废水三大收集系统,成功创成“污水零直排”星级标杆工业园区,实现“雨污全分流、污水全收集、纳管全排放”。为有效控制污染源向地层中渗漏污染,开展松阳县不锈钢产业高浓废水集中处理输送工程,增设高浓度废水专项管网。

(三)完善地下水管理制度,全面提升精准管控和监测预警水平。深化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落实地下水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渗漏排查等法定义务。不断完善不锈钢企业相关环保入园标准,进一步规范不锈钢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印发《不锈钢行业污染防治导则 地下水预警监测系统建设》,消除不锈钢企业酸洗和轧机生产环节的酸洗废水、机械废油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安全隐患。针对工业园区地下水污染污染严重程度和对周边关联环境要素的风险大小,将工业园区需管控的范围优先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优先管控区”、“重点管控区”和“一般管控区”,分别采取集中修复及风险管控、企业自主抽提、长期监测管控模式。搭建地下水数字化管理平台——长观系统,实施工业区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跟踪监控监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实现地下水监测、预警、溯源与环境精准管理。

地下水污染防治任务长期而艰巨,下一步我们要持续开展地下水环境监测,强化污染源头防控和风险管控,健全地下水管理和保护长效机制,有效控制增量,逐步消减存量,确保我县地下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承办负责人

张辉

承办人

潘晓波

联系电话

15105886052

丽水市生态环境局松阳分局

2024年7月31日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