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2023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城乡共富示范区项目进展。对接申报国家专项债券,优化调整项目方案,明确拆分为松阳县望松农贸物流中心项目和浙江松阳经济开发区王村区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进行分别申报。目前,完成望松农贸物流中心区块土地平整及围墙建设,保障项目后续开发利用及无障碍施工;王村区块项目也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
2.煨盐鸡产业共富基地项目进展。项目投资概算934万元,建设面积约1131平方米,目前争取到资金500万元,现已开工建设。今年以来,街道积极邀请专业部门参加煨盐鸡共富工坊项目设计方案会审会,与县财政局、文广旅体局、乡服集团、中介公司等对接沟通相关事项,实地查看了黄家大院景区周边三幢房屋内部建筑,初步商讨确定了房屋租金价格,完成了项目备案、加固修缮图纸、工坊设计方案、预算预审和项目招投标等项目前期工作。预计到明年3月,共富工坊可建成投入运营。
3.省民生实事项目松阳县多元固废低碳循环中心项目进展。该项目于2023年4月启动,街道成立工作专班,4月底完成52穴坟墓迁移工作,9月底完成56户70余亩土地签约及清表工作。
4.耕地“非粮化”整治优化及后续工作。持续开展“补天窗”行动,在前期中介公司出具的图斑数据基础上,对因“开天窗”问题导致无法验收入库的田块进行集中攻坚,推进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共完成“非粮化”整治面积5507亩。积极探索旱地天目小香薯——小麦轮作试种,通过种植大户“松阳县郡郡农业农产品有限公司”种植,由终端大户“浙江聚秀万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回购的合作模式,解决街道粮食功能区土地优化整治后一些旱地无法种植水稻的难题。今年来,共种植小香薯450余亩,平均亩产量3000斤左右,市场经济效益好,实现增收200余万元。
5.山海协作项目推进情况。持续推动山海协作再升级,今年以来,成功争取西河村2023年度山海协作资金项目60万元。上半年,安吉县发改局一行到西河村专程指导山海协作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各个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6.其他项目建设推进情况。一是松阳县城北幼儿园扩建项目土地征收完成100%签约,项目进度在全县同类项目中位居前列。二是财政一事一议项目,乌石下村电力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和山仁下村村庄环境整治提升项目预计11月底完工。三是完成2023年松阳县望松街道高标准农田(粮功区)改造提升建设项目-灌溉引水工程前期工作,现已进入招投标阶段。四是松阳水网-松古平原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政策处理工作,现已完成江北主管段山仁下村临时借地和去年零星政策处理及河道整治踏勘。五是“四好农村路”提升改造工程,涉及全街道13个自然村11条村道。截止目前,龙丽线-麻洋塔-仪桥、乌井-六都-和仁桥两条“四好农村路”提升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乌井-山仁下-吴弄线路在水系项目结束后也将完工。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1.乡村振兴方面。一是产业发展存在短板。目前街域仍缺乏大产业支撑,整体结构不优、创新不强的情况仍然存在,企业低小散矛盾突出,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共富增收的项目不多,持续性收益项目紧缺,村集体“造血”功能不强,群众增收途径较窄。三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非粮化整治区块内灌溉渠系老化,灌溉面积萎缩,保水抗旱能力差,与现代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的要求匹配度不高。四是北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部分村庄路面未硬化,美丽乡村整体面貌不佳。
2.工程项目方面。一是望松核心区域的路网建设不够完善。目前望松核心区只有一段南北纵向的街道,城北3所学校、黄家大院和众多商铺等聚集两边。每逢放学、下雨等,交通严重堵塞,影响交通安全。二是北城规划工作滞缓。2018年,曾委托编制《望松街五都阳区块有机更新规划》,但在设计单位完成初稿后被叫停。多年来,望松区域没有专项规划,城乡建设滞后缓慢、城乡面貌杂乱无章。建议在全县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开展北城的城市更新专项规划,进一步有序推进北城建设。
3.安全生产方面。望松街道外来人员流动频繁,出租房数量众多,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屡改不绝等“顽瘴痼疾”。尤其是“三合一”场所、一厂多租、员工宿舍、出租房、木制品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等行业领域存在违规作业、管理制度不到位、违规用火用电、消防逃生通道堵塞、消防设施不全、电动自行车违规充停等方面安全隐患。街道现有工作力量不足,经开区职能划转后一直没有工口的工作力量下沉街道,同时也缺乏发展工业的专业人才。
二、特色亮点工作
1.圆满完成马桥后区块改造项目征迁工作。马桥后区块改造工程项目于2022年11月启动签约,到2023年3月如期实现82个大户192户小户的土地和房屋签约“双百”目标,5月中旬完成房屋腾空和选房“双百”任务,7月底完成房屋拆除工作。望松作为属地街道,全面扛起征迁工作的主体责任,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想方设法克服经验空白、人手不够、遭遇瓶颈以及疫情防控等种种困难,化解历史矛盾、锤炼街村干部、圆满完成任务,为创新我县征迁工作新模式提供了望松方案。
2.合力高效承接经开区职能划转工作。今年街道顺利完成经开区职能划转工作,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服务模式,按照“绿色正常关注”“黄色按规提示”“橙色巡查警示”“红牌重点管理”,创新探索“四色”管理体系,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和环保主体责任。同时,面对成倍增加的生产企业,主动对接,应急处置各类属地职责,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里能迅速响应、快速处置。通过资源整合、协同合作、快速响应,进一步提升了街道对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
3.持续深耕“县域流动人口特色型社区”建设。街道紧抓现代社区建设契机,以锚定建成“县域流动人口特色型社区”为目标,着力打造“务工之家 和睦新望”党建特色品牌。通过积极探索外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逐步织起联建共治组织网,拓展社区服务新维度,从而实现全域流动人员动态管理精细化以提升社区服务品质和治理能力。截止目前,高效开展“党群连心,网格走亲”行动30余次;联企联校开展文化汇演活动、优质文娱教学课程20余场;调处企业欠薪、矛盾纠纷等事件16起;排模登记流动人员7263人,有效促进居民与外来流动人群之间的情感融合,真正实现现代社区建设下的“大团圆”“一家亲”。
4.申报2023年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乡镇(街道)。近年来,望松街道在省、市、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司法行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充分调动辖区各方力量,夯实基层调解组织,推进调解规范化建设,发挥网格力量,建立联动联调机制,服务政府中心工作,有效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近年来,全街道各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473件,成功470件,成功率99.36%,其中疑难复杂纠纷155起,涉及金额1361.35万元。
5.望松街道山仁下村老党员吴兆明获评2023年第一季度“浙江好人”(诚实守信类)。
三、2024年工作思路
(一)持续推进望松经济高质量发展
1.生态工业方面。进一步探索优化经开区部分职能划转后的协同机制,全面承担服务保障和社会事务职能,突出抓好辖区企业尤其是经开区划转属地的企业的服务和管理。抓好项目引进和对接,充分利用好我县“二次创业”的东风和望松区位优势,吸引产业项目在望松落地生根发展。紧盯“脉诺不锈钢项目”落地,力争各产业项目尽早达产达效。进一步加大对“低小散乱”的整改力度,将政策压力传导到位,整改政策宣传到位,推动望松工业产业提质增效。
2.传统农业方面。做实“非粮化”整治优化后半篇文章,在小香薯轮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实践符合实际、高附加值、可复制推广的轮作轮种模式。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与浙江聚秀万顺等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培养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与村级债务化解,实现所有行政村高质量消薄全覆盖。同时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资金项目,计划在望松村、王村村、乌石下村建设光伏项目,预计每村每年收益不少于4万元。
3.新业态培育方面。深度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继续充分挖掘“状元+”衍生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农业、林下经济、电商经济。2024年,继续落实落细“强村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支持头上红煨盐鸡、乌石下联心牛和翁村状元笋、状元茶做大做强,以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形式,助推农民致富增收。
(二)持续打造宜居宜游新家园
1.持续整治城乡环境。积极推进“三治一提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结合省级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探索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空间资源整合利用,实现资源要素流动和城镇化建设。加大力度推进存量垦造耕地项目的落地实施,进一步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优化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激活产业振兴动能。全力保障多元固废循环利用项目,不定期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的相关培训,对建筑垃圾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呼吁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和垃圾二次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和执行率,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2.高质量建设品质乡村。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不断深化4A级景区街道和A级景区村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依托黄家大院景区、王景纪念馆,开展文化节、非遗项目展演、健步走等各项文体活动。进一步加快翁村村露营地观景平台、溪田悦上民宿、煨盐鸡工坊等项目实施,带动周边区域村庄和传统村落旅游发展。
3.全面抓好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对标“创建省示范文明县城实地测评标准”,坚持把创文工作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治一提升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形成多方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引导辖区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让现代城市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持续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1.平安建设方面。一是持续性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对排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形成专项整治方案,探索街域范围内样本式整改模式。同时持续性开展安全警示教育,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将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有机结合,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能力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强平安政法宣传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平安宣传,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平安建设参与率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防范知识知晓率,努力营造“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和谐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做到积案化解清仓见底、初信初访“首位解决”、信访秩序规范有序。持续健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统筹抓好生产、消防、交通、食品药品等安全领域隐患治理。
2.基层治理方面。持续深化“县域温暖型社区”建设,社企联建文章,让服务“一老一小”工作在经开区工业企业中全面铺开。对标对表“现代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指标,完成社区“微改造 精提升”工程,实现社区服务推进专业化、常态化。依托新望社区不断健全和完善“网格化、科学化、自治化”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模式。在总结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村务监督、矛盾调解的工作经验基础上,积极探索推广“村民议事会”治理新模式,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贡献“望松实践案例”。同时,不断深化基层治理体系,探索完善乡贤共治工作模式,迭代升级“乡贤帮帮团”,借助乡贤“软文化”啃下社会治理“硬骨头”,实现基层治理效能最大化,助推县域治理现代化建设。
(四)持续提升服务民生水平
抓好民生政策落实。进一步落实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做好2024年度城乡医保、浙丽保、长护险的征缴工作,及时通知到龄人员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核定,持续做好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工作。进一步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持续关注低保、低边对象的动态,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做好低保、低边及临时救助的审批工作。继续落实残联各项优惠政策办理,抓好街道“残疾人之家”的检查和监督,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