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平台上集聚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青年”。如,麻功佐团队在抖音全网粉丝量超过1000万,年销售土蜂蜜超2500万,直接带动160余户低收入农户户均增收5000多元。如,“龙魂骑兵”叶芳阳微博粉丝量432.2万,主持#身边的战疫##奋进新时代#等话题39个,合计阅读量达80亿。如,26岁裸辞返乡青年“汤汤”,一次性租赁山中民居20年,《95后,退休了:花了不到10万块,买下20年松弛感》全网阅读量超8000万。
上述三个青年,既有返乡青年,也有本土青年,还有新松阳人,而他们只是众多“松阳网络青年”的缩影。以抖音为例,目前松阳万粉达人超550人,百万粉超5人。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目前政府部门官方平台的粉丝量有多少?一篇推文能达到十万、百万已是爆款,但网络青年一个短视频一夜阅读量突破千万,甚至上亿也并非少见。可以说,一个网络青年能有效影响、有效动员其背后的巨量粉丝,而这些粉丝群体,恰恰是整个社会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也恰恰是党委政府以现有方式和载体难以有效触及和精准服务的对象。
基于此,我建议:县委县政府将“青年经济”作为“年轻态、活力范、时尚感的新业态新模式”加以考量,将“网络青年”作为“新就业群体”加以对待,将“网络青年现象”作为“青年助力共同富裕”的新模式加以探索,积极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加快实现“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进一步打响擦亮“青松向阳”县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