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各医疗卫生健康单位:
土源性线虫病(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等)曾是我县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及时掌握我县土源性线虫病的感染状况和流行规律,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根据《2023年浙江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在我县开展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工作,现将《2023年松阳县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落实监测工作。
附件:2023年松阳县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
松阳县卫生健康局
2023年4月11日
附件
2023年松阳县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工作方案
一、背景
土源性线虫病(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等)曾是我县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20年抽取5个乡镇共5个行政村检测1020人份,钩虫感染率为1.67%,钩虫也已成为人群感染的突出虫种。为及时掌握我县土源性线虫病的感染状况和流行规律,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根据《2023年浙江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在我县开展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工作。
二、监测目的
1.了解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
2.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点设置
抽取古市镇、新兴镇、玉岩镇、大东坝镇、象溪镇5个乡镇,每个乡镇各抽取1个行政村开展监测工作。
四、内容与方法
1.人群感染情况监测
(1)内容:钩虫、蛔虫、鞭虫及蛲虫,检查到带绦虫等其它虫种一并登记。
(2)对象:监测点所在村,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200人,共1000人,必须覆盖儿童、青年、中年和老年各年龄组人群。
(3)方法:采集监测对象粪便样本(>30 g),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两检(表1)。钩虫卵阳性者再以试管滤纸培养法进行粪样钩蚴培养,鉴定钩虫种类并记录每份样本钩蚴数量;各监测县做50名钩虫感染者的钩蚴培养,不足50人的全做。3~9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粪便采用盒及虫卵检测肛拭胶贴到县疾控中心地方病科统一领取)
(4)指标:钩虫、蛔虫、鞭虫、蛲虫分别计算感染率。
2.相关因素监测
了解监测点的地理环境、气温、湿度、降雨、农作物、经济水平、卫生状况、防治措施等自然和社会因素(表2)。
选择样本时应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以入户的方式选取采样对象,选中户后该户内的全部居民均作为采样对象,编号时以户为单位进行。除有目的地选择3~9周岁儿童检测蛲虫外,不得通过学校等集体人群进行采样或动员。
五、职责分工
1.各监测点负责采样对象的宣传发动、标本的采集运送、宣传品的发放及相关因素调查资料的收集。
2.县疾控中心组织开展对监测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负责宣传品的采购、标本的制作、镜检工作、数据录入,及时上报工作总结、报表。
七、进度安排
1.4月上旬制定全县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
2.4月中下旬开展现场采样及镜检工作,完成相关因素调查资料收集。
3.在现场工作结束后1个月内报送工作总结、报表,10月底前完成总结报告。
附件:1.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
2.试管滤纸钩蚴培养法
3.透明胶纸肛拭法
附表:1.居民土源性线虫病检查登记表
2.监测点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件1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
1.材料
1.1 塑料定量模板:规格为30mm×40mm×1mm的聚苯乙烯模板,中央孔为圆台形,其上底半径3mm,下底半径4mm,高1mm,容积为38.75mm3。
1.2 刮棒: 60mm×6mm×2mm,一端平头,另一端为斜切面,斜切面斜边长8.23mm。
1.3 尼龙绢:80目,裁剪成8cm×8cm大小。
1.4 透明液的配制:取100ml蒸馏水、100ml纯甘油、3%的孔雀绿(或亚甲蓝)1ml,按此比例混合均匀。
1.5 亲水性透明玻璃纸: 40mm×25mm、厚40µm,使用前需在透明液中浸泡24小时以上 。
1.6 载玻片:75mm×25.5mm×1mm。
1.7 其它:原始登记表、镊子、剪刀、记号笔、标本盒、吸水纸、光学显微镜和一次性手套等。
2.制片
2.1 编号:每份粪样取2张载玻片进行编号(与待检粪样的编号相同)。将塑料定量板小孔朝上放置在载玻片中央。
2.2 打开待检粪样的包装,将尼龙绢平放在粪样上摊开,用刮棒轻压尼龙绢,使尼龙绢与粪样紧密贴合,再用刮棒在尼龙绢上方刮取粪样。
2.3 将通过尼龙绢刮出的粪样填入定量板的圆台孔内,直至填满。
2.4 垂直向上移去定量板,使粪样留在载玻片上。
2.5 取一张浸泡好的亲水玻璃纸,抖掉多余的浸泡液,盖在粪样上,用另一张洁净载玻片十字交叉垂直均匀轻压粪样,使亲水玻璃纸下的粪便均匀展开,不溢出载玻片,形成厚薄一致的圆形粪膜,粪膜直径约2cm。
2.6 用拇指固定亲水玻璃纸,将用来压粪样的载玻片轻轻平移取下,制备完成的改良加藤厚涂片放置在室温下使其透明。
3.镜检
将透明后的加藤片置于光学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在低倍(10×)镜下按一定规律镜检,如由上到下,由左至右检查全片,如需进一步鉴别在,可在高倍(40×)镜下观察。
4.结果判定
4.1 根据改良加藤厚涂片中虫卵的大小、形状、颜色、卵壳、内容物、卵盖、小棘等特征综合判定虫种。
4.2 计数改良加藤厚涂片中虫卵数量。
5.虫卵计数方法
5.1 全片计数
每张改良加藤厚涂片中发现的蛔虫卵、鞭虫卵、钩虫卵、华支睾吸虫卵及其他虫卵都要全片计数。
5.2 推算虫卵数
当一张改良加藤厚涂片中某种虫卵数达数千甚至数万个时,计数比较费时,为此对改良加藤厚涂片虫卵计数作以下规定:每张涂片首先随意粗查几个视野,若每个视野中某种虫卵数在10个以上,可以暂不计数该虫卵。待读完全片的其他虫卵数,再用固定视野抽查法推算全片该虫卵数。具体步骤如下
5.2.1 按下图分布固定抽查10个视野,并算出抽查的10个视野蛔虫卵总数。
或
10个视野分布图
5.2.2 计算出该涂片粪膜视野数,再推算出全片虫卵数。
按一定的规律,如自左而右,自上而下,再自右而左,一行接一行,一个视野接一个视野地用推行器移动涂片,数出全片粪膜视野数,则:
全片粪膜虫卵总数=10个视野虫卵均数×全片粪膜视野数
例:抽查的10个视野蛔虫卵数相加为366,全片粪膜视野数为78,则:
全片粪膜蛔虫卵总数=366÷10×78=2854.8≈2855
6.结果登记
镜检所得结果即时记录在原始登记表上。
7.注意事项
7.1 亲水性透明玻璃纸使用前需全部浸入透明液中,浸泡24小时以上。
7.2 粪样填入定量板时,必须填满圆台孔全孔并抹平;压片时尽量使粪便均匀展开至玻璃纸边缘,但应避免粪渣溢出。
7.3 加藤片放置时间长短是确保镜检质量的关键。一般室温25℃、75%湿度以下,涂片放置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若温度低,空气湿度大,涂片放置时间可适当延长。总之,涂片放置时间取决于粪样透明度,只要透明了,就应及时镜检,否则透明过渡,薄壳虫卵易变形看不清楚,会造成漏检或误判。
7.4 圆台孔定量板每孔所容粪便重量平均41.7mg,每片所得虫卵数乘以24,即得每克粪便的虫卵数。镜检结果记录时,每片虫卵数不必乘24,填在附表1的数值为实际数到的虫卵数。
7.5 粪样一送两检,两片全计数后取平均值。
附件2
试管滤纸钩蚴培养法
1.材料
锥形离心管(长11.5cm、管口内径1.5cm)或类似试管形状的塑料袋。试管架、吸管、载玻片、盖玻片(20×20mm)、小镊子、显微镜、温箱、解剖镜或放大镜、滤纸条(宽度略大于试管直径,长度略短于试管,约9.0×1.6cm,滤纸条要用剪刀剪,防止毛边)、竹签、旧报纸、橡皮筋。
2.步骤
2.1每管内加入冷开水约2ml。
2.2将滤纸条沿长轴纵折,以保持挺直。
2.3用竹签取0.5g粪便,涂于滤纸中段,左右各留0.5cm,上端留1cm,下端留约2cm空白,不涂粪便。
2.4将涂布粪便的滤纸插入管中,但不应该接触管底,滤纸条插入管中的深度以水只接触纸条而不碰到粪便为度。
2.5在培养管上贴上标签并写上受检者的姓名和编号。
2.6每30~50管用橡皮筋扎住,上下均包以旧报纸,再用橡皮筋扎紧。
2.7将培养管置于31℃温度中培养4天,或置于26~30℃温度中培养6~8天。以保证所有幼虫都有足够的时间发育到感染期幼虫。
2.8分离幼虫:沿管壁加入45℃温水,淹没滤纸上的粪便,1小时后用镊子取出滤纸条,弃去。将培养管静置1小时,用吸管吸去上清液,幼虫留于管底0.5ml或更少的水内。
2.9用放大镜(4×以上)或解剖镜以侧照法检出沉淀物内有无活的幼虫。如有活的幼虫,可先将管底部浸于50~60℃的热水内抑制活动。
2.10将沉淀物置于低倍镜下(10×10)检查,为使可折光的幼虫易于观察,检查时要尽量缩小光圈减弱光线,如需详细辨认幼虫,可加上盖玻片,在高倍镜下(40×10)检查,必要时可用目镜测微计测量幼虫。每份样本鉴定钩蚴,全部鉴定记数。发现其他种类的线虫只记录虫种名不记数。
3.注意事项
3.1如载玻片上的幼虫蠕动过快,难于观察,可用以下方法制动:①将载玻片放在90℃的热水上用热气熏;②从一侧加3%~5%福尔马林一滴使之慢慢渗入;③加入1:4000的稀碘液一滴,使之慢慢渗入,不仅可制动,而且满视野内几乎无色,不影响观察。但不可加通常用的卢戈氏碘液,因其可使幼虫过度着色,内部结构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3.2如遇土壤污染,在粪便培养中可出现自由生活的线虫成虫和幼虫必须与人体寄生虫的幼虫相鉴别。
附件3
透明胶纸肛拭法
1.材料
1.1虫卵检测肛拭胶贴或普通透明胶带;
1.2载玻片。
2.步骤
2.1检测时在胶贴纸上记录受检者编号等信息,将胶贴纸纸撕下,有粘性一面向外。
2.2用食指和拇指分开受检儿童的肛门,尽量分开肛周褶皱,将胶贴纸在肛门口反复粘压。
2.3将采样后的胶贴纸贴至载玻片,尽量抹平胶贴纸,以免产生气泡。
2.4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镜检。
表1 居民土源性线虫病检查情况登记表
监测点: 浙 江 省 松阳 县(市、区) 乡(镇) 村
个案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民族 | 职业 | 文化 程度 | 检查前 3个月内 是否服用 驱虫药 | 虫卵检查结果 | 钩蚴培养结果(计数) | |||||||||
肝吸虫卵 | 钩虫卵 | 蛔虫卵 | 鞭虫卵 | 蛲虫卵 | 带绦虫卵 | 其它 | 肛拭法蛲虫卵 | 美洲钩虫 | 十二指肠钩虫 | |||||||||
受精 | 未受精 | |||||||||||||||||
填表说明:
①个案号:共5位,第1-3位为户号,第4、5位为成员号;②年龄:填周岁;③检查前3个月内是否服用驱虫药,“是”表示服用,未服用留空;④钩虫、蛔虫、鞭虫和肝吸虫检查结果填写观察到的虫卵数(不乘24),受精和未受精蛔虫卵分别计数,未观察到填“0”;⑤肛拭法蛲虫检查结果填“1”表示阳性,“0”表示阴性,“9”表示未检;⑥钩蚴培养结果填写鉴定的美洲和十二指肠钩虫数。
检查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月□□日
表2 监测点基本情况调查表
浙江 省 市 县(市、区) 乡(镇) 村(居)
行政村编号:□□ □□□□□□□□
1.自然因素
1.1地形: ①高原 ②盆地 ③平原 ④丘陵 ⑤山地;
1.2村经度:□□□.□□;
1.3纬度:□□.□□;
1.4海拔: m;
1.5上一年度年均气温: ℃;
1.6上一年度年降雨量: mm;
2.人口数
2.1总人口数: ;
2.2常住人口数: ;
3.总户数: ;
4.主要饮用水源:①自来水 ②井水 ③坑塘水 ④河湖水 ⑤其它(列名) ;
5.厕所及粪便处理情况
5.1各类厕所总数: ;
5.2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厕所数(包括露天厕所、简易厕所等): ;
5.3沼气池个数: ;
5.4其它无害化处理厕所数(包括三格式、双瓮式等): ;
6.鱼塘
6.1鱼塘数: ;
6.2周边建有直接排污入塘厕所的鱼塘数: ;
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元;
8.居民人均年纯收入: 元;
9.当地产业(①工商业 ②农业 ③渔业 ④林业 ⑤牧业)
9.1主要产业:
9.2次要产业:
10.当地有生吃鱼、肉习惯吗?①吃鱼生、②吃肉生 ③都吃 ④都不吃
11. 当地农民耕种是否有赤脚下地劳动的习惯?①有 ②部分有 ③无
填表说明:①常住人口数:指实际经常居住在该村半年和半年以上的人口数。
调查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