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探索推行“三四五”工作法,通过“三本台账”、“四项举措”、“五个抓手”,全面提升实名制管理精细化水平,助推机构编制管理提质增效。 一、夯实数据基础,建立健全“三本台账”。立足机构编制管理实际,坚持做好“三本台账”,对机构编制动态进行实时维护,实现月末对账、年末对账,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一是建立健全“机构编制调整台账”。对于各类机构编制调整事项文件进行实时登记,详细记录相关单位的机构、编制、职数调整情况,同步在实名制系统维护相关调整信息,确保各项机构编制事项及时更新。二是建立健全“实有人员变化台账”。与承担机构编制事项审批的科室紧密衔接,及时维护各个单位的用编情况,联合组织、人社等部门,实时跟进领导干部调整、新考录人员等变动情况,阶段性跟踪相关人员入编进程,实现人员数据底清账明。三是建立健全“中层用职核准台账”。单位用职审批手续完成后,实时跟进单位发文人事任免情况,同步跟进实名制系统职务变动维护情况,实现用职审批、任职发文、系统维护的纵向延伸管理。 二、聚焦系统管理,落实落细“四项举措”。在实名制系统管理的基础上,注重数据联动,推进信息共享,多措并举提升实名制数据质量。一是开展机构编制业务培训。采取“线上+线下”方式,结合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业务培训会、事业单位法人培训班等载体,开展机构编制日常业务、实名制系统信息维护等培训。二是开展数据比对压力测试。建立实名制与养老等系统数据共享机制,定期与人社养老系统人员信息开展姓名、身份证号等字段比对工作,今年已校验比对养老系统数据4.5万余条次,发现不一致信息及时核实并纠正,提升实名制系统数据维护速度和精度。三是开展人员信息专项核查。充分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定期开展实名制专项核查,逐项核实人员的教育信息等相关字段,未及时更新的,按程序办理信息变更手续,累计落实部门整改实名制数据65条次,有效确保实名制管理的规范性和实用性。四是开展集中对账实地核查。结合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双随机”抽查等工作,联合相关部门采取集中对账和现场查验等方式开展实名制数据实地核查,确保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准确完整、真实可靠。 三、创新方式方法,用好用活“五个抓手”。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创新监管方式,完善监管链条,不断优化机构编制管理服务格局。一抓预警监管平台。依托浙江省机构编制预警平台,构建“智能预警-在线反馈-跟踪督办”工作机制,采用派发“工作单”方式,将问题及时发送相应部门,实行全程留痕、动态更新、定期盘点。二抓数据分析。深化实名制数据分析应用,以“海宁数智编办”数字化应用场景为依托,多方位多维度探索加强专项领域分析,提升实名制系统大数据服务能力。三抓质效评估。每年初制定评估工作方案,围绕“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情况”等五个维度设置58项评估指标,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力求全面了解被评估单位的机构编制现状。四抓合规性审查。制定《机构编制合规性审查实施办法》,持续优化巡察、审计等联动工作模式,建立“监测清单”和“负面清单”,完善问题整改与机构编制审批联动机制,提升部门机构编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五抓全流程管理。坚持关口前移,对数据录入、信息维护各环节加强审核,严格落实月报机制,形成流程联动的闭环管理,及时发现纠正出入编办理不及时、数据更新不完整等问题,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