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松阳明善书院的“明善讲堂”里,县政协青年委员与西屏街道民生议事堂成员、团工委委员、创业青年等围坐一堂,为解决青年人才回归、招引、留人“三难”窘况,助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集思广益。
近年来,本土青年加速流失与外来青年流入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松阳县的创新创造活力。为尽可能地满足青年所需,让青年回得来、留得下,松阳在全省率先编制出台了《松阳县建设青年发展型县域行动计划(2022-2025)》以及《“青松向阳”青年发展新政十条》,聚力打造有用管用的规划环境、优质公平的教育环境、充满活力的人才环境、多元开放的就业环境、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稳定可信的安全环境等六方面对青年更友好的县域环境。
随着创业青年的回归,与他们一同到来的新知识、新理念、新风尚和新技术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动能,空心村重新有了活力。“农村天地广阔,是青年施展才华成就梦想的绝佳舞台。”县政协委员叶丽琴经营的民宿综合体“云上平田”是旅人必去的网红打卡地。她感慨说自己很早就开始思索“如何留住服务一线的年轻人”,经过长时间的体会与感受,认为化解之道的着力点在于“提供成长通道,保障发展权;维护劳动权益,保障获得感;完善沟通渠道,保障归属感。”
随着“青创货”“农村青年电商扶持计划”等金融扶持项目的实施,从事农村电商工作的青年积极性日益高涨,松阳成为全国农产品直播带货活跃度最高的县之一。然而,“大多数的优秀电商人才还是选择在大城市扎根。”从事电商招商工作的政协委员叶方龙说,松阳想要招引,除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还要给予人才足够的接纳与关注,让人真切感受到他们的困难与诉求是被重视的,他们是“被需要的”,这个城市有家一般的温暖。
“我们目前的理念需要突破。”县政协委员毛君明接过叶方龙的话题说,周边县市人才政策值得借鉴学习,松阳需要以类似身体全面体检的方式,结合实际所需开展必要的人才招引,从了解新时代青年人才的个性与需求入手,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居住环境,以及激励机制。
议事堂成员叶泽军是一名社区干部,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让他对“留人”有更开阔的思维。他建议,整合现有城市空间,例如借助明善书院“明善讲堂”这样的平台,常态化开展青年学习会、青年会客厅,通过更多有趣、好玩的青年交流活动,让青年在松阳找到阵地、找到伙伴,继而提升他们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县城创业以集群性为主,有很多新业态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提升。”县政协社法委主任毛雄津对叶泽军的提议产生了共鸣。他说,“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需要增加吸引青年的元素,根据年轻人需求搭建更多跨行业、跨领域的平台,引导年轻人转换就业观念,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实现自我价值上有更多的新设想。
“青年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锋力量,满足青年所需,发挥青年所能,激发青年创新创造活力,是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重要之举。”县政协副主席潘力平强调,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能有效转变市民群众思想观念,涵养精神文明,联动“温暖型县域”工作的推进与创建。为此,今年县政协将“青年发展型城市创建——青年人才招引”纳入重点“请你来协商”工作,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廖宝云担任课题组长,希望通过政协力量找出存在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推动青年高质量发展和县域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