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4月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检测结果公示表(2023年第3期)
索引号:00266421_4/2023-17432     发布机构:县市场监管局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12 16:36:05

文号: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4月,松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共计抽检各类食品、食用农产品80批次,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75批次合格,5批次检出不合格。具体情况通告如下:
一、松阳县乐尚副食品店销售的香蕉,噻虫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浙江华才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二、松阳县萍安副食品店销售的猕猴桃,氯吡脲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浙江华才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三、松阳县九妈鲜果店销售的杨梅,三氯蔗糖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浙江华才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四、松阳县宋子美水果店销售的杨梅,糖精钠(以糖精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浙江华才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五、松阳县好鲜生水果店销售的小台芒,吡唑醚菌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浙江华才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关于不合格项目的说明:
一、噻虫嗪
噻虫嗪是烟碱类杀虫剂,对蚜虫等有较好防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9)中规定,噻虫嗪在香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2mg/kg。香蕉中噻虫嗪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二、氯吡脲
氯吡脲是一种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即化学合成的植物膨大剂,收获前需要有一段时间的休药期。《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氯吡脲在猕猴桃中最大残留限量为0.05mg/kg。猕猴桃样品中检出氯吡脲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在将近采收的猕猴桃树上不当使用。
三、三氯蔗糖
三氯蔗糖又名蔗糖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甜味剂之一,也是最接近蔗糖的一种甜味剂。大部分研究认为三氯蔗糖是相对安全的食品添加剂,但近年来也有研究发现三氯蔗糖及其水解产物具有一定毒性,因此其安全性还需进一步研究。杨梅中检出三氯蔗糖的原因,可能是商家为了提高水果甜度,促进销售,采用浸泡等方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四、糖精钠(以糖精计)
糖精钠是普遍使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在人体内不被吸收,不产生热量,大部分经肾排出而不损害肾功能。但如果长期摄入糖精钠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杨梅中检出糖精钠(以糖精计)的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增加产品甜度,而超范围使用甜味剂。
五、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是具有保护、治疗和传导作用的杀菌剂。用于防治主要的植物病害,如谷物的小麦壳针孢、柄锈菌、小麦德斯霉菌,花生的球腔菌,大豆的线虫病、思茅松毛虫病和大豆锈菌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规定,小台芒中吡唑醚菌酯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5 mg/kg。

松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4月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检测结果公示表(2023年第3期).xls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