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2023年度松阳县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清单》已经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松阳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5月15日
2023年松阳县高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点任务清单
序号 | 任务名称 | 年度任务内容 | 核心指标 | 责任单位 |
1 | 农林牧渔业 增加值 |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3%以上 |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3%以上 | 县农业农村局 县自规局 |
2 | 农民“两项收入”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94以内。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 | 县农业农村局 县人力社保局 |
3 | 夯实粮食 生产基础 | 做好“非粮化”后半篇文章,整治后未种植面积降至5%以下;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63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0.77亿斤以上。 | 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63万亩,总产量0.77亿斤以上 | 县农业农村局 |
4 | 完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保持稻谷最低收购价高于国家最低收购价。健全粮食应急保供体系,粮食应急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日以上,应急供应网点达到20个以上。 | 粮食应急加工能力达到100吨/日以上,应急供应网点达到20个以上 | 县发改局 | |
5 |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耕地违法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520亩、粮食功能区改造提升8585亩。 | 新建高标2520亩,粮食功能区改造提升8585亩 | 县农业农村局 | |
6 | 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改造灌溉设施80座,除险加固病险水库2座,整治病险山塘水库6座,加强连接灌区骨干工程与田间地头渠系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 更新改造灌溉设施80座,除险加固病险水库2座,整治病险山塘6座 | 县水利局 | |
7 | 加快农业 “招大引强” | 以农业主导产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全年招引大项目2个,年内到位资金1.5亿元。 | 全年招引大项目2个,年内到位资金1.5亿元 | 县农业农村局 |
8 | 深化农业农村投资“一件事+明白纸”集成改革,完善招商项目库,优化乡村营商环境,全年完成投资7800万元以上。 | 全年完成投资7800万元以上 | 县农业农村局 | |
9 | 积极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品牌效应,发挥带动作用,培育市级龙头企业3家。 | 培育市级龙头企业3家 | 县农业农村局 | |
10 | 培育壮大 新农人队伍 | 深化农创客培育工程,新培育农创客220名。 | 培育农创客220名 | 县农业农村局 |
11 | 深化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乡村工匠培育计划,开展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750人次以上,农民普及性培训2万人次以上。 | 开展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750人次以上 | 县农业农村局 | |
12 | 实施乡村绿领人才培育计划,新招引160名以上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 | 新招引160名以上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 | 县委统战部 | |
13 | 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省市县联动选派科技特派员40人次以上。 | 省市县联动选派科技特派员40人次以上 | 县科技局 | |
14 | 推进乡村文化 资源活化利用 | 推动“红绿金”文化融通,做实“艺术家入驻乡村计划”,建成乡村博物馆3家,开展送戏下乡200场,文化走亲10场。 | 建成乡村博物馆3家,开展送戏下乡200场,文化走亲10场 | 县文广旅体局 |
15 | 实施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传承计划,启动全县革命遗址保护规划。 | 启动《松阳县革命遗址保护规划》编制 | 县文广旅体局 | |
16 | 实施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村项目13个(重点村项目1个、一般村项目12个),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建设。 | 完成第九批13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 | 县农业农村局 县建设局 | |
17 | 传承发扬乡村节气文化,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松阳系列活动。 | 举办5场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 | 县农业农村局 | |
18 |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建设5家高端精品民宿。 | 建设5家高端精品民宿 | 县农业农村局 | |
19 | 推动现代农业 高质量发展 | 制订茶产业链发展方案,完善茶产业扶持政策,全年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达140亿元;办好第十六届中国茶商大会暨浙江省“三茶统筹”发展推介会;稳步推进有机茶基地建设,全年新增有机茶转换认证基地1000亩。 | 全年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达140亿元 | 县农业农村局 |
20 | 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重点发展黄精、三叶青、条叶榕三大品种,新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2000亩以上。 | 新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2000亩以上 | 县农业农村局 | |
21 | 深入实施香榧“个十百千万”工程,培育香榧标准化加工场1家,香榧精品园1个,香榧造林500亩,香榧基地抚育1万亩;发展油茶2000亩、低产林改造3000亩。 | 培育香榧标准化加工场1家,香榧精品园1个,香榧造林500亩,香榧基地抚育1万亩 | 县自规局 | |
22 | 实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000头以上,支持家禽、湖羊、牛等产业发展。 | 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000头以上 | 县农业农村局 | |
23 | 稳定保障性蔬菜基地面积,蔬菜产量保持在12万吨左右;做优做强食用菌等特色产业。 | 全年蔬菜产量稳定在12万吨左右,食用菌生产规模稳定在5000万袋左右 | 县农业农村局 | |
24 | 推进丘陵山区适用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打造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1个、农机创新试验基地1个,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3%以上。 |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3%以上 | 县农业农村局 | |
25 |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争创未来农场1个,推进省级农事服务中心建设。 | 争取成功申报茶香牧业为未来牧场;完成省级农事服务中心一期建设 | 县农业农村局 | |
26 | 支持分级分类建设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农产品产地冷藏、冷链物流设施建设。 | 建设1座库容约6万立方的集中式冷库 | 县农业农村局 | |
27 | 开展茶园减固碳潜力和路径研究,筹建(全国)茶园碳汇合作研究中心并在松阳挂牌,探索茶园碳汇金融属性,推进茶园碳汇交易。 | 筹建(全国)茶园碳汇合作研究中心并在松阳挂牌 | 县农业农村局 | |
28 | 推广配方肥由主要农作物向经济作物拓展,年推广主推配方4300吨以上。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9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6%,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3%。 | 推广配方肥由主要农作物向经济作物拓展,年推广主推配方4300吨以上 | 县农业农村局 | |
29 | 创新稳粮肥田、园地套种等种植技术,推广稻经轮作和稻渔种养模式。 | 推广粮经轮作、稻渔共生模式500亩 | 县农业农村局 | |
30 | 严格执行休禁渔期制度,扎实抓好禁渔期管理,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加强渔业资源修复保护。 | 实施禁渔区、禁渔期制度,年增殖放流379万尾鱼苗 | 县农业农村局 | |
31 | 推进县域 城乡融合 | 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创建和美乡村特色精品村1个、和美乡村示范乡镇1个,新建未来乡村3个。 | 新建未来乡村3个 | 县农业农村局 |
32 | 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100%,建设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7个。 | 省民生实事项目新建、提升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7个 | 县农业农村局县建设局 | |
33 | 尊重村庄原有肌理,实施微改造、精提升,推进村庄空间梳理、功能植入、标识配套。 | 完成20个以上市县微改造示范点建设 | 县文广旅体局 | |
34 | 打造“四好农村路”2.0版,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76.23公里、养护工程87.73公里。 | 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76.23公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87.73公里 | 县交通运输局 | |
35 | 全域建设幸福河湖,完成中小河流治理35.43公里,建设美丽河湖1条、“水美乡镇”1个,城乡供水同质化率稳定在96%以上。 | 建设省级美丽河湖1条、水美乡镇1个 | 县水利局 | |
36 | 加快新时代乡村电气化村建设,农村地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98%,建成新时代乡村电气化村10个。 | 供电可靠率达到99.98%,建成新时代乡村电气化村10个 | 县供电公司 | |
37 | 实施城区与乡(镇)村幼儿园一体化管理,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95%以上。推进跨地区教共体建设,逐步提高县域内融合型、共建型教共体比例。 | 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95%以上 | 县教育局 | |
38 | 推进乡村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新改扩建规范化村级医疗机构5个。 | 新改扩建规范化村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 | 县卫生健康局 | |
39 | 推进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 | 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普法宣传员作用,每个“法律明白人”每年走村入户开展不少于4次法治宣传教育 | 县司法局 | |
40 | 深化强村富民 乡村集成改革 | 实施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年收入3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超过90%。 | 年收入3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超过90% | 县委组织部 县农业农村局 |
41 | 继续实施推广村级工程“集体建”模式,充分发挥村集体和村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同时修订完善《松阳县村级工程“集体建”实施办法》,促进村级工程“集体建”规范实施。 | 完善出台《松阳县村级工程“集体建”实施办法》 | 县农业农村局 | |
42 | 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建成农业标准地6000亩。 | 建成农业标准地6000亩 | 县农业农村局 | |
43 | 推进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地理标志品牌使用率达到80%。 | 地理标志品牌使用率达到80% | 县市场监管局 | |
44 | 实施万户农家旅游致富计划,提升建设一批3A级景区村庄。 | 完成1家3A级景区村庄建设 | 县文广旅体局 | |
45 | 发展庭院经济,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30人,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 | 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30人 | 县人力社保局县妇联 | |
46 | 深入实施“流动供销致富车”项目,新增山区服务线路3条,惠及山区行政村12个。 | 完成流动供销致富车新增山区服务线路3条,惠及山区行政村12个 | 县供销社 | |
47 | 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新业态,建设电子商务专业村,实现农村网络零售额77亿元。 | 累计建成电子商务专业村26个以上,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77亿元 | 县经济商务局 | |
48 | 加快“乡村大脑+浙农系列应用”建设,大力推广“浙农码”,全年“浙农码”用码量达90万次。 | 全年“浙农码”用码量达90万次 | 县农业农村局 | |
49 | 加强乡村振兴 要素供给 | 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倾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占比达到6%。 | 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占比达到6% | 县财政局 |
50 | 持续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建设边界。扎实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整体推进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整理,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优先保障乡村建设用地需求。 | 完成垦造耕地1500亩,建设用地复垦300亩 | 县自规局 | |
51 | 落实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县级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应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的政策。合理确定农业生产、农村居民点、乡村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用地布局,城乡增减挂钩指标优先用于农村建设需要。 | 落实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大于5% | 县自规局 | |
52 | 强化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开展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价,力争全县涉农贷款余额超过206亿元。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 | 涉农贷款余额超过206亿元 | 人行松阳支行 | |
53 | 继续实施“大搬快聚 富民安居”工程,全年完成农民异地搬迁1000人。 | 全年完成农民异地搬迁1000人 | 县农业农村局 | |
54 | 提升农村社会 保障水平 | 推进农民工参保扩面,通过劳务协作、灵活就业等方式扩大就业,依托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创业。 | 全年完成20场招聘会,创业担保贷款950万元 | 县人力社保局 |
55 | 加强重特大疾病保障,完善防范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实施惠民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增设长期护理保险、出生缺陷防治、家庭共济等多元保障项目。 | 确保符合条件困难群众资助参保率和医疗救助政策落实率达100%;“浙丽保”和“长护责任”参保率达省市目标任务 | 县医疗保障局 | |
56 | 稳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落实困难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府代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政策。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达1035元 | 县民政局 | |
57 | 强化乡村 本质安全 | 实施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县域变型拖拉机禁行措施。 | 开展重要农时、重点节假日农机安全生产检查,与交警部门开展上道路拖拉机联合检查 | 县农业农村局 |
58 | 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消除动植物疫情和外来物种的传播风险。 | 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率达100% | 县农业农村局 | |
59 |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农产品全产业链风险监测管控。 | 主要农产品省级例行监测合格率98%以上 | 县农业农村局 | |
60 | 加强农业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完善农业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 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建设任务15个 | 县气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