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之窗 >> 松阳县人大 >> 专题专栏 >> 基层人大
人大望松街道工委:“小单元”里的“大能量”
(发布日期:2023-03-06 09:51:47  作者:王潇磊 佐依蔓  责任编辑:松阳人大点击数:

随着望松街道五都阳村马桥后区块改造项目最后一户农户签约成功,征迁工作如期实现“拔钉清零”,历时三个半月,82户被征迁户全部签约,房屋签约率达100%。

在征迁过程中,松阳县人大望松街道工委依托“基层单元”阵地,发动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议事员主动参与、积极作为,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创新代表履职、优化暖心服务的工作思路,展现了“小单元”里迸发的“大能量”,为征迁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线上+线下”双驱动,“小单元”里听民声

望松街道五都阳村马桥后自然村地处松阳县城西北,村庄面积111亩、户籍人口258人,因村庄建村年代较早,规划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薄弱,居住环境较不理想。征迁正是惠民利民之举,所以自工作启动,辖区9名县人大代表、53名议事员就主动加入到工作组中,通过“基层单元”平台,用“线上+线下”双驱动的方式,进一步延伸代表履职触角,深入、精准搜集民情民意,从源头了解群众需求。

一方面,人大代表、议事员通过“线下”入户走访、联络站接待选民等途径,与农户面对面沟通交流,认真听取并详细记录群众关于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政策方面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结合“松智汇”特色应用场景,利用“代表码”“’联络码”等“线上”渠道,实现全天候民意直达“基层单元”。代表们及时梳理群众反映问题,第一时间提交指挥部分析研判,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累计收集相关建议意见21条,解决群众问题30个。

“代表+议事员+乡贤”圆桌会,“小单元”里解民忧

征收工作开展以来,为能及时掌握农户动态,有效化解农户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人大望松街道工委融汇辖区代表、街道居民议事员和乡贤成员力量,在代表联络站里创新组织开展“代表+议事员+乡贤”圆桌会,发挥三个群体人熟、事熟的优势,充分激发“1+1+1>3”的矛盾纠纷化解效能。

一方面,积极借助人大代表、街道居民议事员熟悉社情民意、群众工作经验丰富,具备较强公信力、影响力、协调力等优势,发挥“和事佬”、“老娘舅”作用,将心比心做好思想疏导,真情实意调和矛盾纠纷。另一方面,“新乡贤”立足自身法律、教育等方面专长,参与化解专业性强、疑难复杂的户内纠纷,使每一户被征迁对象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三个群体齐心协力,协同推进征迁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征迁期间,依托“基层单元”,组织“代表+议事员+乡贤”圆桌会8次,化解矛盾纠纷5起,有效助力征迁工作平稳推进。

“定制服务”圆心愿,“小单元”里汇温情

签约工作顺利完成,工作组后续的服务也毫不松懈。当时临近春节,代表们通过“线下”走访与“线上”民意反馈了解到,对马桥后村民来说,虽期盼多年的征迁安置即将实现,但2023年的春节是他们在老房子过的最后一个节日,年后就将迁至新居,农户们内心充满对老宅的不舍。

“安土重迁是人之常情,作为群众的‘娘家人’,他们的心情我们感同身受。所以我们第一时间依托基层单元开了一次专题会议,商量如何满足大伙的需求。”县人大代表、望松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海燕说道。问题抛出后,大家很快拿出了解决方案,决定为农户们组织一次免费的“全家福”拍摄来留下回忆。

大年初一当天,辖区人大代表同街村干部一起,喜气洋洋地为农户们在各自的老房子前拍摄了40余张温情满满的“全家福”照片。定格的“笑脸”既承载了大家对往日生活的幸福回忆,也展现了大家对搬迁后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后,代表们将拍摄“全家福”的照片,连同签约过程中大伙打着手机灯摸黑签约,冒着寒风反复测量、拖着病躯做纠纷调解的照片传到“基层单元”的活动板块,将100多个日夜“攻坚”期间的苦与累、哭与笑都永久定格在小小单元,时光易逝、温暖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