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断电应急处置工作指引
断电应急处置工作指引参照《丽水市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 等编制。
一、应对准备工作
1.构建立体化应急指挥网络,推进应急指挥“一张图”不断 升级完善,统筹应急队伍调配、装备管理、物资储运、后勤保障、信息发布,实现应急决策、现场指挥、远程调度的有机统一。
2.建立“八化”(制度体系化、流程标准化、任务清单化、防 范网格化、研判智能化、区域协同化、抢修军事化、管控数字化)应急运转体系,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应急准备、处置等全流程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全域统筹资源配置,完善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抢修全链条管理机制。
3.完善供电企业《防汛抗台抢险救灾工作手册》,进一步明确 各级管理职责及工作流程,要求每一位生产员工熟悉防汛“一事 一卡一流程”,全面掌握各种预警状态下的响应要求,切实提高断 电应急处置实效,确保各项抢险救灾工作安全有序、高效开展。
4.提前落实应急抢险部署,按照专业和区域组建应急救援基 干分队和应急抢险队,确保应急抢险第一时间拉得出、顶得上。
二、政府及部门应急措施
1.属地政府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对受供电影响范围、严重程 度、抢修时间和发展趋势作出研判,并按程序决定启动应急响应。
2.属地政府组织电力主管部门、电力企业等单位研究、制定
抢修方案;收集、汇总受影响区域用电需求信息,提出供电应急 方案,确保重要电力用户、重点区域和重要设施用电。
3.公安、武警等部门在发生断电的地区要加强对关系国计民 生、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重点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加强社会 巡逻防范工作,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 定。
4.消防部门做好各项灭火救援应急准备工作,及时扑灭大面 积停电期间发生的各类火灾。
5.交通管理部门组织力量,加强断电地区道路交通指挥和疏 导,协助引导应急抢修车、应急通信车、应急救护车等特种车辆 通行,缓解交通堵塞,避免出现交通混乱,及时发布路网运行信 息,并采取公路应急保障措施,保障各项应急工作正常进行。
6.教育部门负责做好学生安抚及疏散工作,学校要组织人员 维护校园秩序,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必要时协调粮食和物资储备。
7.新闻宣传部门组织宣传、广播电视、通信运营等单位,通 过电视、广播、短信、网站等途径向社会发布停电信息。
8.物资供应部门要迅速组织有关应急物资的加工、生产、运 输和销售,保证居民在停电期间的基本生活供给。
9.各应急救援单位和应急救援专业队伍按照军地协调、同意 指挥、部门协同的应急联动机制,参与断电时间造成的事故应急 救援工作。
10.通知停电地区各类电力用户要及时启动相应停电预案,有 效防止各类次生灾害的发生。
11.在当地电力抢修力量不足,及时向上级请求支援。
三、供电公司应急措施
1.建立健全电力、建设等部门和电力用户、社区、物业等联动机制。发生断电突发事故后,电力企业立即按本单位应急预案进行先期处置,最大限度控制事态发展,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同时向本级防指、电力主管部门、能源监管机构报告。属地电力主管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对事故性质和类别做出初步认定,按程序向上一级电力主管部门或省能源局、同级政府报告,并通报同级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
2.电力企业根据需要,应优先开展供水、通信、交通、燃气 等重要用户和重点枢纽场所的供电恢复;无法恢复时,可使用应急发电车、发电机保电等临时应急方式,恢复重要用户的重要负 荷供电,保障城市基础设施正常运行。
3.点对点及时通知重要电力用户断电信息,指导做好停电应 急处置工作,防止引发次生衍生事故。
4.在条件具备时,按照先后次序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电力供 应,优先恢复政府机关、医疗、交通、通信、广播电视、供水、供气、粮食物资保供、应急救援等重要用户的电力供应。
5.固化支援抢修队伍和设备主人“双勘察”机制,确保现场 勘察到位、安全措施布置到位。固化抢修作业工作票“三种人” 分工模式,明确属地公司和支援抢修队伍安全职责。支援抢修队 伍随队配置安全督察员,与抢修队伍同进同出,强化现场安全检 查和指导。在当地电力抢修力量不足时,及时向上级请求支援。
6.应提早全面摸清地下配电站房、低洼配电设施、临近河道 电杆等防汛薄弱环节,突出重点、不留死角,按“一站一档、一 线一档”完善配网防汛隐患台账管理,根据历史降雨情况做好风 险评估。
7.对被淹风险较大的地下配电站房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迁移至 地面,对于短期无法移到地面的站房,做好电缆沟防水封堵,备 齐防水沙袋、防水挡板,提升站房防汛能力。
8.加大配网建设改造力度。推进配网网格标准化建设,加快 多级串供、单辐射线路改造,夯实配网防灾基础。加大老旧设备改造,同步做好配电自动化、智能融合终端、站房环境监测建设,提升配网状态感知和设备健康水平。
9.定期与地方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开展联合演习,利用无人机、在线监测等技术设备,为地方政府指挥决策提供地理环境、道路交通、救灾力量等数据。广泛开展防火、防汛等宣传,加强重点林区防火基础设施、城市防内涝、市政施工等风险监测系统建设。配备大型排涝、发电车等特种装备,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开展紧急救援任务。
10.完善“政府和电力主管部门主导、公司负责、全社会协同”的联动机制,优化电力设施运行环境。加大安全用电宣传,协助用户提高安全用电水平,督促重要及高危用户按要求配置自备应急电源。
11.按照“保电网稳定、保重要用户、保民生用电”的原则明确抢修复电策略。固化架空线路、配电站房等设备大面积受损修复方案和标准化抢修流程。推广水淹配电设备“通风、清淤、消杀、清洗、烘干、试验”标准工序以及四类永临结合的过渡抢修方案,抢修复电更加快速、规范。
12.明确不同灾害、不同规模设备受损情况下省地县应急响应 联动和跨区支援协同机制,细化专业人员、机械装备和物资配置 要求。协同政府、重要用户、小区物业等明确不同场景下应急预 案,确保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信息共享、高效联动。协同做好 低洼区域、地下配电设施防淹措施,最大程度减小受灾范围。
13.统筹协调应急管理科技资源和力量,开展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救援、应急通讯与保障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强紧急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应用无人机移动基站等技术设备,多途径完善应急通信手段。支持基层配置应急通信终端,必要时配备灾时卫星通讯设备。
松阳县断路应急处置工作指引
断路应急处置处置工作指引参照《丽水市道路交通事故应急 预案》等编制,适用于松阳县范围内的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 农村公路和市政道路。
一、应对准备工作
1.成立县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组织协调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下设现场指挥部和专家组。
2.编制或修订部门应急工作预案,督促相关运输企业和运维保障企业制定企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演练;交通运输、建设和公安等道路运输主管部门应当积极落实应急抢险队伍、机械设备、防汛物资等应急资源准备工作;
3.坚持以防为主,防抗结合。通过各类媒体广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增强公众的责任意识和预防、自救、互救能力。强化交通运输、公安、应急管理、气象、通信、宣传等部门的联系沟通,确保应急决策科学。
二、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急措施
1.发生道路中断突发事件后,交通运输、建设和公安等道路运输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应第一时间派人赶赴现场,立即按照应急预案先期处置、初步判断事件等级,最大限度控制事态发展,同时向上级道路运输主管部门和属地政府报告,并视情向应急管理部门通报。
2.道路运输主管部门及时会同公安交警部门对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路段实施封道,对积水严重的低洼路段设置警示标志,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实施交通管控和维护现场交通秩序,安全防范、应急值守,防止人员、车辆进入。同时,向因断路影响的相邻县级道路交通主管部门通报。
3.接到断路事件报告后,应对受道路中断诱发因素、影响范围、严重程度、抢修时间和发展趋势作出研判,并按《丽水市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有关程序决定启动相应等级应急响应。
4.及时组织交通运输、公安、自然资源、建设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救援、抢修方案,科学组织抢险,救援危险区域内的滞留车辆和人员。优先抢通国省道道路、市政主干道路。必要时可以借助无人机进行空中侦察勘验。
5.救援和抢险过程中,联系属地气象部门,根据未来天气预报情况,分析研判是否可以马上开始抢险还是暂停抢险。
6.组织危险区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及时清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7.属地交通运输部门迅速落实应急抢险中心、征调抢险机械设备,负责对受损公路进行加固、抢修和障碍清除,确保道路畅通。迅速落实运输应急保障队伍、征集运输车辆、船舶机械设备、调用应急运力,组织应急救援物资、人员的运送。
8.交通运输、建设等主管部门联系宣传、广播电视、通信运营等单位,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微视频、电视、广播、短信、网站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发布交通路况信息,及时对客运线路、公交线路等调整、停运,制订、实施客运、公交绕行方案,并第一 时间向社会公布,引导群众合理安排出行。同时,向因客运线路 调整而受影响的相邻县级道路交通主管部门通报。
9.健全相关工作机制,为应急救援抢险车辆和重点物资运输车辆提供优先通行。必要时实施航空救援,确保救援物资、设备和人员运送及时到位。
10.根据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需要,必要时协调军队和武警部队参与救援。在本地道路抢险救援力量不足时,及时向上级请求支援。
11.做好道路中断应急抢险复盘工作,统计和评估灾毁损失,逐级上报相关数据。
三、交通运输企业应急措施
1.交通运输企业应当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动态,及时跟踪政府部门最新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加强从业人员规避风险的意识,不断提高面对灾害应对的能力。
2.接到断路预警后,交通运输企业要发布通告,落实运输驾驶员避开断路路线,优先选择安全的绕行路线,保障旅客、货物的安全。
松阳县断气应急处置工作指引
为进一步做好松阳县辖区内燃气突发 “断气”事故应急工作,指导应急抢险,及时、高效、 妥善处置事故、排除隐患,确保及 时有序供气,参照《丽水市供水燃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丽水市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松阳县断气应急处 置工作指引。
一、应对准备工作
1.各级政府和有关企业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组建各类专业和兼职应急队伍,在做好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扎实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
2.加强对油气管道从业单位的安全监管,督促、指导油气管道从业单位制订完善应急预案,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人员和器材、设施,并定期进行演练和预案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常态化监测全县天然气供应情况,对运行数据进行监控、 收集、分析,按照标准规范下达指令,开展协调供气指挥、调度。
二、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急措施
1.城市燃气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和有关部门要第一时间按照有关方案,迅速实施先期处置,严防次生、衍生事故发生。同时,迅速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
2.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对受供气影响范围、严重程度、抢修时间和发展趋势作出研判,并按程序决定启动应急响应。
3.对事故现场的气体浓度进行监测,根据风向及检测结果扩大疏散范围。立即排除现场火种,视风向、风速、水流、地形、地下空间和设施、周边环境以及油气泄漏量、扩散方向等因素,检测并估算警戒、隔离和防备距离,协助属地政府开展人员疏散撤离工作。
4.现场实施紧急封闭、封锁,实行交通管制,做好抢修区域的交通疏导工作,确保应急物资设备运输车辆、人员优先通行。
5.事故抢险现场应配备足够的灭火设备,做好各项灭火救援应急准备工作,确保抢险现场不发生安全事故。
6.当地及时组织燃气主管部门、燃气企业等单位研究、制定抢修方案。
7.收集、汇总受影响区域用气需求信息,制定相应的停气、调度和临时供气方案,优先保障居民日常生活和重要机关、事业单位的用气,其次保障重要工商企业正常生产和服务业的最低用气保障。
8.组织宣传、广播电视、通信运营等单位,通过电视、广播、短信、网站等途径向社会发布停气信息。
9.点对点及时通知重要燃气用户停气信息,指导做好停气应急处置工作,防止引发次生衍生事故。
10.抢险工作完成后,应进行全面检测,检测合格后由燃气企业按照置换程序恢复供气。
11.在当地燃气抢修力量不足时,及时向上级请求支援。
三、燃气企业应急措施
发生断气突发事故后,燃气企业立即按本单位应急预案进行先期处置,关闭区域管道阀门,封锁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及时疏散现场周边无关人员,最大限度控制事态发展,同时向燃气主管部门报告。
1.接到天然气供应中断的报警电话后,城燃企业应立即派人查明供应中断原因。
2.城燃企业做好记录,进行分析研判。
3.城燃企业准备所需工具,如地埋阀钥匙、调压箱钥匙、U形压力计、钳子、扳手、对讲机等。
4.城燃企业迅速赶赴现场,查看调压器进出口压力是否正常,以及周边是否有施工动土等现象。
5.城燃企业如调压器切断,则恢复供气前,要通知用户关闭灶具,按恢复供气作业指导书程序操作。
6.如属埋地管被第三方施工等损坏,立即控制气源,防止事态扩大,并通知停气区域,城燃企业及时下达停气通知,告知用户停气原因及大概恢复供气时间。
7.控制气源同时通知城燃企业应急抢险组、疏散警戒组、抢修施工组前往事故现场救援,后勤保障组做好相应工作准备,具体工作按照各地城燃企业内部各应急救援小组职责实施。
8.城燃企业管道抢修完毕后,按恢复供气作业指导书程序操作。
9.抢修完毕恢复供气之前,城燃企业对因抢修造成的停气区域进行恢复供气宣传,为确保安全,不得在9:30至次日 6:30之间对用户恢复供气。
10.城燃企业恢复供气时,并对抢修部位用肥皂水、测漏仪进行检测,确认不漏时,逐渐开启阀门,恢复供气。
11.抢修完毕,城燃企业要根据燃气供应中断事件实际情况,分析事件原因,编写抢修报告。
松阳县断水应急处置工作指引
参照《丽水市供水燃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特制定松阳县断水应急处置工作指引,具体如下:
一、应对准备工作
1.加强供水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全行业的安全意识和广大人民群众防范突发供水、燃气安全事故的意识;对各类可能引发供水安全事故的情况及时预防和预警,落实各项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
2.健全供水突发事故应急组织体系,明晰各方工作职责,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抢险及时的应急联动机制。
3.供水企业要定期检查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抢险应急演练,并落实专人对抢险器材、设备等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能随时处于工作状态。
二、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急措施
1.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对受供水影响范围、严重程度、抢修时间和发展趋势自作出研判,根据供水企业响应等级、救援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若依靠供水企业力量无法控制事态时,按程序立即启动相应等级应急响应。
2.及时组织有关部门、供水企业等单位研究、制定抢修方案。
3.收集、汇总受影响区域用水需求信息,按照“先生活、后 生产”的原则,落实基本应急供水措施,通过组织消防、供排水、环卫等单位部门应急送水车,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和重要公共场所用水需求。
4.组织宣传、广播电视、通信运营等单位,通过电视、微信、 广播、短信、网站等途径向社会发布停水信息。
5.做好抢修区域的道路管制和交通疏导工作,确保应急物资设备运输车辆、人员优先通行。
6.视情在居民聚集区域设立固定供水点(如公园广场、小区 物业等空旷场地),供水主管部门制定送水计划,合理调配应急送 水车,为居民提供应急用水。
7.供水主管部门联系桶装水、矿泉水供应商做好生产、储备、 调运等工作,保障居民的基本用水需求。
8.根据供水保障能力和现场抢修情况,视情实施分区域供水、 限时供水或低压供水等措施;必要时,会同相关单位加强对耗水 大户、洗车行业、洗浴业、建筑施工用水的限制。
9.在当地供水抢修力量不足时,及时向上级部门请求支援。
三、供水企业应急措施
1.发生城市供水中断突发事件发生后,供水企业要第一时间按照有关方案,迅速实施先期处置。
2.坚持“早发现早处置、先发现先处置、边报告边处置”的原则,尽快判明事件性质和危害程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严防次生、衍生事故发生。同时,迅速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
3.点对点及时通知重要供水用户停水信息,指导其做好停水应急处置工作,防止引发次生衍生事故。
4.组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设施抢险力量,按照企业抢险救援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开展对供水中断事发现场的工程设 施抢险和安全保障工作。
5.由于爆管引起的大面积停水,供水企业应立即组织抢修人员赶到现场,对主要管线设施进行排查、巡视,了解现场闸门的工作状态,摸清现场管道的材质及管道相应的情况,确定漏点及受损情况,开始组织抢修。
6.统计受损区域用户数量,并将停水范围上报,做好对用户的解释工作,合理调整机组运行,确保未受损地区供水压力。
松阳县断网应急处置工作指引
松阳县断网应急处置工作指引参照《浙江省通信保障应急预 案》《丽水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编制。
一、应对准备工作
1.建立以属地为主的联动协调机制,和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
2.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检查,确保随时能拉得出、用得上,保证人员防护装备正常使用;应急通信队伍 24 小时值守,随时待命救援。
3.加强政企联动,特别是通信企业与电力企业的相互保障和支撑,及与气象、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的信息共享。
二、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急措施
1.属地政府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对受通信断网影响范围、严重程度、抢修时间和发展趋势作出研判,并按程序决定启动应急响应。
2.属地政府组织通信主管部门、通信运营企业等单位研究、制定抢修方案;收集、汇总受影响区域通信需求信息,提出通信保障应急方案,下达通信保障应急任务。
3.通信保障及抢修遵循先抢通、后修复、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具体顺序如下:①党委、政府领导专线;②防汛防台指挥联络通信电路;③党政专网电路;④保密、机要、安全、公安、 武警等重要部门租用电路;⑤防汛防台、气象、医疗等部门租用的与防汛防台抢险救援、气象信息发布、医疗急救等有关的电路;⑥金融、铁路、税务、电力等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部门租用的电路;⑦其他需要保障的重要通信电路。
4.由属地县级政府组织协调电力、能源企业为通信保障应急工作提供必要的电力、油料供应。
5.做好抢修区域的道路管制和交通疏导工作,确保应急物资设备运输车辆、人员优先通行。
6.在当地通信保障力量不足时,及时向上级请求支援。
三、通信企业应急措施
1.发生通信断网突发事故后,通信运营企业立即按本单位应急预案进行先期处置,最大限度控制事态发展,同时向通信主管 部门报告。
2.通信断网事故发生后,通信运营企业应将相关信息及时通报重要单位、用户和与防汛防台有关的政府部门。
3.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应按照预案要求迅速派出应急通信保障队伍,立即赶赴灾害现场,通过光纤、微波、卫星等接入方式以及应急通信车、便携基站等保障装备开通应急基站,实现 4G、5G等无线信号的覆盖。
4.根据要求的频次,做好通信受损及保障恢复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
5.在遇特大洪水、台风、地震等通信完全中断的情况下,应考虑到遭受灾情后,受灾时间较长;通信恢复比较困难;赴灾区参与救灾的道路不畅等特点,根据企业现有通信设备,选用以下手段:
①由企业应急通信人员携带车载或便携式卫星电话,陪同指挥长及应急队伍随队保障,为指定区域临时开通卫星电话。
②利用通信大网资源,为应急指挥中心等重要部门应急指挥中心搭建阶段性视音频指挥系统,通过企业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延伸。
③在临时通信系统恢复后,启动丽水本地网应急保障预案,抢修受损城域网和 5G/4G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