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县城自古就有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这条轴线从北直街的朝天门起,一路向南,串联了“三庙、明善书院、何联奎故居、药皇宫、南直街(明清老街)、南明桥、青田码道和老南门大桥”等松阳最重要的文化遗产,这就是老城“文化遗产中轴线”,是城市之魂。但这条中轴线目前还未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价值也没有充分发挥,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整体性不足,各点位关系“支离破碎”。长松路、太平坊路、紫荆路将中轴线拦腰斩断,使轴线空间上没有连成真正的整体,大家很难直观感受到这条线,这条线也就仅仅成了地图上的轴线,因而难以体现其真正的价值。
二是保护利用不均衡,各点位发展“冷热不均”。有的点位发展相对充分,比如明清老街,有的还籍籍无名,比如青田码道。这就在客观上弱化了中轴线,降低了中轴线的实际价值。
老城中轴线不仅承载了我县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城市经济发展主动脉,对我们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文明县城”以及打造“松阳老城”,意义重大、刻不容缓,因此我们必须更加重视。为重振其荣光,破解现有难题,我认为应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点位“连成线”,解决整体性不足问题。加强整体谋划,进一步完善“文化遗产中轴线”,将北侧的朝天门以及南侧的瓦窑时光里也都纳入中轴线整体打造,形成一条展现松阳历史演进、活生生的“文化遗产中轴线”。
二是区域“做亮点”,解决保护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对于三庙药皇宫、青田码道、老菜场和老南门大桥等重要点位加大保护力度,综合进行定位、业态、景观和空间等方面的升级,推进中轴线提升“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