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聚焦存史资政育人职责,按照主题教育“明德守法 完善自我”要求,“四措并举”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主动服务主题教育,找准结合点,推进史志档事业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保持史志档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一是创建“清廉兰台 史志不渝”机关党建品牌,紧扣主责主业,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实行“周汇报、月点评、年考核”和项目清单化、闭环式管理,引导全室干部做“红色根脉”的守护者、立心铸魂的引领者、史志研究的耕耘者、正确史观的践行者。二是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精心整理编写了《松阳人民革命斗争大事记(1919年7月——1949年7月)》,获县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列入全县党员干部主题教育的学习资料,在《新松阳》报刊整版连载宣传。对“将枫坪乡高亭战斗遗址列为主题教育点位”进行可行性调研,整理“高亭战斗旧址、高亭乡党总支乡苏维埃政府旧址、高亭战斗纪念碑(亭)、高亭战斗烈士纪念碑”相关史料,助力所在乡镇提升改造党史学习教育点位。
坚持质量至上,做好史志档编研工作。一是争创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在《松阳年鉴》连续两年获评浙江省精品年鉴的基础上,主动对标更高要求,积极申报2023年度“中国年鉴精品工程”。二是扎实推进党史正本《中国共产党浙江松阳历史(1978-2012)》的编撰工作,率先在全市完成初稿。三是加强本土党史文献编研,编撰出版“松阳档案史志文献集”第一辑,即《“八八战略”在松阳的实践与探索》《党史百年·松阳百事》《湘湖师范在松阳》系列松阳本土红色读本。编撰《永恒的印记》《党报看松阳复县40周年1982-2022》和《一张蓝图绘到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全纪录》《浙江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带》丛书松阳部分。四是加强地情资料编研,整理汇编《从玉岩到玉湖》《世遗之光松古流》专刊;收集整理湘湖师范在松办学电子档案,完成黄南水库移民档案捐赠档案整理,建立“松阳红色档案”“松阳地情档案”“媒体看松阳”“脱贫攻坚”等专题数据库。
紧扣“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加强史志档宣传。一是开展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形式,举办“践行八八战略 山海协作共富”松阳成果展,入选浙江在线“国际档案日”云展厅;服务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现场会松阳点位宣传;联合团县委等单位开展“学习二十大 争做好队员”暨“红领巾走进档案馆”主题实践活动,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松阳的故事;拍摄《松阳全面小康成果宣传片》,微视频《一滴水的奇遇》《芳华》,《红色影像:1922“潮社团”》;配合做好“浙里学史”“浙里有志”、丽水市“红立方”革命遗址数字智治应用等平台数据上传和信息宣传。联合融媒体中心《新松阳》和掌上松阳APP线下线上同时开设《红色印记》《档案解密》《松阳方言》《松阳历代诗词》等专栏,在“田园先锋”公众号开设《松阳历史上的今天》专栏。二是积极资政辅政。协助布展界首村“界首震东小学”校史、内孟村“黉源书屋”孟氏文化、古市镇党群服务中心展示馆等主题教育寻迹溯源现场教学点;参与松阳水利档案方志馆、玉湖移民档案博物馆、刘学锴祖居、明善书院、周权诗文馆、药皇宫、下马街历史街区等史料收集整理编研,助力现代化“田园松阳”建设。
坚持队伍锻造,筑牢史志档事业人才根基。一是以创“中国年鉴精品工程”为契机,构建大档案史志工作格局。建立工作群,加强培训,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档案史志工作格局。二是实施青年史志干部“一堂课”成长计划。制作宣讲课件《烽火湘师路与奋斗中的松阳》《从“地瓜经济”看基层发展》《“抗美援朝——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党史国防学习教育课》等,开展“七进”宣讲14课,受众1100余人次。